香文化:復甦是必然,崛起之路向陽而生

2020-12-19 沏茶姐姐

近兩年隨著中國香文化的復甦,令許多曾經不知道香的人也開始逐漸有了基礎性認知。如今的香已不僅僅是祭祀供奉的香物,從基於世俗生活的柴米油鹽,到清雅逸致的琴棋書畫,似乎都要有香的加入,方可給為意境。今天,就讓小編與大家一起來淺談中國傳統香文化發展的過往以及市場經營的最新定位。

香之初:春秋之漢魏

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對能夠提煉香料的植物就已開始了廣泛的運用。如帶香的草木、佩戴香囊、擦拭香膏等用香的方法。雖然當時香料的種類有限,但其用途卻滲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之間。

隨著疆土的擴張,於秦漢時期,南方香料進入中原大地同時「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也是極為活躍的進香渠道。以沉香為首的名貴香材既成了王公貴族的爐中佳品。而道教的盛行以及佛教的進入,無形中使得香文化有了更大的推進。

成熟期:隋唐時期

唐朝是我國經濟發展史上最為富有的朝代,對外貿易及國內貿易的空前繁榮,致使西域大批香料橫跨亞洲腹地,由此使得這一時期的香文化發展走向了成熟階段。與此同時,出現了專業的香料經營者、香器具的製作也越發的精美,對於香的運用,更是有了專香專用的分類。

普及應用:宋元明清

宋朝時期,是中國文化的鼎盛時期,繼而造就了香文化的大力發展,此刻的香用品已經成為了普通百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件。香的內在特質與文學、文化的融入在這一時期被發揮的淋漓盡致。以蘇軾為首的文人墨客對香的摯愛可謂是如痴如醉,詩書案幾、雅集聚會、讀書品茗都缺少不了香氣的圍繞。

元明清時期,香爐、香盒等與香用品搭配的香具開始多元化誕生。清末,由於戰亂的爆發,中國傳統香文化這顆璀璨的東方明珠,頃刻黯然失色。

香文化的再次崛起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人們已從物質生活的需求晉升為及更多精神層面的訴求,在這種大眾環境下,促使了香文化再次重回人們的視野之中。

我們常說一個行業的崛起和復甦都離不開時代的需求和文化的推動,就像今年的疫情,傳統零售行業大批量進入閉店潮,但與此同時卻新生了一批新零售企業的崛起。

近年來,我國的沉香產地和像酒茶香一樣的香企也在持續肩負著香文化復興的使命和責任。中國香文化的復興,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沉香收藏人士涉足與其領域。從當下沉香市場來看,香文化的力量只會持續加碼,未來也會有更多的資本進入沉香領域,而「新零售+文化」的經營模式也將全力推動沉香市場多元化發展。

相關焦點

  • 英國教授認為,中國崛起是必然的,因為中國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國家
    01「中國的崛起並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這個國家最可怕的地方在於它並非是一個真正意義上國家,而是用文明偽裝成的國家。」可能很多人認為中國是崛起了,但是還有一部分認為,中國不是崛起,只是復甦。為什麼中國是復甦,不只是崛起?文明,是一個國家存在與否最標準的判定,一個國家要是文化亡了,那麼國家即使主體存在,也只是名存實亡。放眼世界,唯一文化沒有出現過斷層的只有我們中國了,這五千年的歷史文化,讓我們和別的國家有了質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向陽而生,夢的起航
    向陽而生,夢的起航向陽而生不知不覺間,我們「向日葵」文化支教社會實踐隊的實踐活動已接近尾聲了,在這短短的十天中,我們揮灑無形汗水,播撒知識的種子;我們散發無限光芒,為渴望知識的孩子們帶去光明。同時我們也收穫滿滿,在實踐中,我們與孩子們共同成長,為了讓輔導對象更好地理解我們所傳授的知識,我們反覆修改自己的備課內容,力求深入簡出,幽默風趣,讓孩子們在歡笑中學會知識。
  • 湖北大冶金山店鎮第五屆香李文化旅遊節開幕
    湖北大冶金山店鎮第五屆香李文化旅遊節開幕發布時間:2019年06月21日 15:09 來源:中新網湖北 >  中新網湖北新聞6月21日電 (潘雪威 夏萍)6月20日,大冶市金山店鎮第五屆香李文化旅遊節在金山店鎮向陽村開幕。
  • 中冶·和悅匯:無畏堅守 向陽而生
    如今的中冶·和悅匯已成為天津河西區夜經濟示範街區,中冶置業天津公司與天津市委網信辦、天津市河西區政府聯合打造了天津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中心,並應運而生了全國首條網際網路主題中央街區公園。據了解,目前中冶·和悅匯經過不斷的升級改造,肩負起商業、旅遊、文化等多種城市功能,並計劃申請「國家AA級旅遊景區」。中冶·和悅匯不僅僅是一個商業項目,而承載了更多的城市功能性。
  • 上海開學第一課:親身體驗心肺復甦術,學非遺扎染制草藥香餅
    學生介紹「五旗」,軍官談上海解放歷史「哪裡有紅綠領巾,哪裡就有新風尚」,這既是向陽小學開學典禮的主題,也是向陽師生喜迎十九大教育活動的主題。澎湃新聞記者從校方了解到,展開以少年隊建設為主導的愛國教育,促使行為規範教育切實落地,是向陽的傳統。
  • 向死而生,向陽而活
    文丨思同 · 主播丨塗山 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在其著作《存在與時間》中提出了「向死而生」的哲學觀點,即生存的開始的同時死亡也悄然而至。時間並不是斷裂的,而是延續的不可分割的,我們可能同時存在於多個維度之中,所以生與死無法分割。
  • 向陽而生|長城書評
    這無疑是向陽的風格,大山是他的根,孩子們是他30年生命的光。認識向陽近20年,那些年每次到曲陽都勞煩他。他就像一個稱職的嚮導,不言不語,卻熟悉曲陽的每一個村子、每一條道路、每一個作坊。哪裡有貧困兒童,哪裡有民間藝術家,哪裡有新鮮事,都在他的頭腦裡。
  • 堅韌不拔,向陽而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陳玉秀
    堅韌不拔,向陽而生。陳玉秀從小立志獻身祖國航空航天事業,以高分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理學培優班,保送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氣工程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讀研第一年發表SCI等多篇學術論文,獲發明專利授權1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重大科研項目。
  • 聰明的女人會選擇向陽而生
    花草樹木會朝著有太陽的方向生長,動物會把家安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人們也喜歡有太陽的明媚日子,因為有太陽,就有能量,有太陽,就有光亮,有太陽,就有希望,所以,聰明的女人,一定要選擇向陽而生!有這樣一個發生在我身邊的真實事情。
  • 《向陽而生》熱播:願你舉目皆溫暖!
    最近熱播的《向陽而生》就是這樣一個鮮明的例子。從劇名來看就讓人心生嚮往,感懷溫暖!不知道蔣欣、高偉光會給你我呈現出怎樣一個溫情的故事呢?這部劇已經在芒果TV播出了一段時間,快帆的小夥伴們也要準備好紙巾啦!心酸過後的欣慰,才更為感慨萬千!
  • 《向陽而生》:鼓勵著我們好好生活,珍惜生命
    最近看蔣欣和高偉光主演的抗癌傳記《向陽而生》,想起2012年熊頓真實抗癌故事,忍不住淚流滿面。8年了,熊頓的樂觀,頑強依然活在很多人的心裡,依然還在鼓勵著我們好好生活,珍惜生命。
  • 向陽而生!邢臺這群小學生5年自編自導自演8部「微電影」
    留守孩子向陽而生8月中旬,大部分小學生都還在家過暑假。而內丘縣北嶺中心小學的校園內,八、九名小學生和學校老師,正在校園內對臺詞、拍攝、轉場……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微電影」《向陽而生》,正在利用暑假時間緊張的拍攝,為寧靜的校園中增添了活力。
  • 《向陽而生》:米露內涵娛樂圈,蔣欣演技亮眼
    《向陽而生》:米露內涵娛樂圈,蔣欣演技亮 蔣欣、高偉光主演的電視劇《向陽而生》正在播出。 在已經播出的劇情中,蔣欣扮演的熊頓失戀又失業,她在發布會上的怒懟記者的一幕,也成功引起了男主林知衡(高偉光飾)的關注。
  • 彩鉛線描花卉:向陽而生的向日葵
    今天我們要畫的是向陽而生、逐光起舞的向日葵。它有一個很有愛的花語:入目無他人,四下皆是你。就像向日葵,勇敢逐光,向陽而生!
  • 瑞士經濟復甦之路不平坦
    然而,隨著10月第二波疫情復燃,未來瑞士經濟的復甦之路仍將面臨高度不確定性。  瑞士聯邦經濟事務秘書處12月中旬預測,今年全年瑞士國民生產總值(GDP)將下滑3.3%,創下1975年以來該國經濟的最大跌幅。不過,這一預測相較於年中發布的預測數據已有大幅上調。6月,瑞士政府曾預測今年該國GDP將縮水6.2%。
  • 散文:花心如木,向陽而生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辦公室裡有三盆花,一盆是吊蘭,易活,一周兩周的澆一次水就足夠了,把它放在了靠東牆的文件柜上,也懶得讓它見見太陽;另兩盆我叫不上名字,儘管聽別人說了幾次,還是過後就忘,因其要比吊蘭名貴,故把它們放在臨窗向陽的地方
  • 巾幗風採 |我們都是勇敢無畏、向陽而生的「戰疫人」
    巾幗風採 |我們都是勇敢無畏、向陽而生的「戰疫人」 2020-03-06 22: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2020進賢中考學員焦宇昊:在育英優啟逆風翻盤,向陽而生
    2020進賢中考學員焦宇昊:在育英優啟逆風翻盤,向陽而生!2020進賢中考學員焦宇昊:在育英優啟逆風翻盤,向陽而生!2020進賢中考學員焦宇昊:在育英優啟逆風翻盤,向陽而生!2020進賢中考學員焦宇昊:在育英優啟逆風翻盤,向陽而生!
  • 小說推薦——玄幻小說:靈氣復甦,萬物崛起,成上古魔神
    只不過明顯的,生命因為各自層次的不同和理解的差異,其所運用的能量的純度和效果必然不能同世界運行時的本身效果,從而出現了各種程度上的弱化。而那些天生就利用高純度的世界之力的人和物,則被冠以神之名。還不等虞子瑜適應這熟悉而又陌生的環境,竟是趕上了靈氣復甦的大時代。靈氣復甦,萬物崛起……猛獸咆哮,震動山河,強者橫空,直欲裂開這天地。然而,這時,一株柳樹卻是拔地而起,遮天蔽日。能夠無限進化的它,結出的果實賦予他人詭異神通,散發的靈氣滋補一方猛獸。
  • 持續的快樂是一種能力,人生多風雨,我選擇向陽而生
    即使人生幾多風雨,我依舊選擇向陽而生。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這句詩美極了。人對於自己的生死很看重,詩人覺得生命的流逝也有獨屬於他自己的美麗。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既然來人生走一遭,便不要負山的高,水的清,草的綠,花的香。不管將來結局如何,可是有這一路的風光,你的一生,便可自成景致。其實最美的風景是自己內心的淡定從容。2·多去看看自己內心的訴求,不要苛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