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是治療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有很多化療藥物毒性比較大,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損傷很多正常細胞;
所以化療的副作用非常大,包括脫髮、食欲不振、嘔吐頭暈噁心便秘或者腹瀉等;
尤其是以白細胞數量的明顯降低最為明顯,白細胞是身體免疫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缺少了白細胞,人非常容易感染髮炎而且很難治癒,所以感染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兇險的症狀。
牢記以下八點,對防止加重癌症病人病情至關重要!
一、儘量避免發燒
發燒就證明人體有了炎症,所以如果癌症化療後的病人感覺身體不適,要馬上觀測體溫,如果發現超過37.5度後,就要快速採取應對措施;
因為癌症化療後的病人,抵抗力會非常弱,如果有感染造成發燒,病情發展會非常快,切不可拖延。
二、熟悉感染症狀
癌症化療後的患者,經常出現的感染症狀包括:發熱或者出虛汗、喉嚨痛、口乾痰多、咳嗽、口瘡等還會有呼吸受限,腹瀉嘔吐,腹部疼痛,手術傷口紅腫,精神狀態變差等,只要有以上這些症狀中的2個以上,就要儘快就醫治療了。
三、保持衛生好習慣
一定要勤洗手,掌握正確的洗手方式,勤換衣服,保持個人衛生,癌症化療的患者身體比較弱,可以考慮接種流感疫苗等措施,預防對應的細菌或者病毒。
四、堅持正確用藥
患者化療後,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定時定量服藥,藥物不夠時要提前去醫院開藥,不要空腹吃藥,以免加重副作用。也不能隨便吃別人的藥物,哪怕是一樣的也不行。用藥期間如果出現了副作用,要及時如實告訴醫生。
五、注意傷口衛生
感染最容易出現的地方就是傷口,有的插管病人也是插管處容易出現感染。
所以為了避免感染,病人必須在醫生的指示下操作,保持導管的潔淨度和乾燥,所有設備觸摸前都必須嚴格洗手。
如果發現導管處或患處有腫脹、發紅、有膿水或酸痛感,需及時就醫。
六、注意周圍環境衛生
由於化療藥物很多會對皮膚帶來傷害,所以容易導致皮膚黏膜受損,細菌也會趁虛而入。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周圍環境衛生,比如家中要使用空氣淨化器,而且適時地保持開窗通風,給室內更換空氣。
儘量不要往人多的地方去,以免感染細菌。還有出門後回到家中要及時清洗消毒自己的貼身物品,包括家中衛生也要特別注意,以及不要使用別人用過的一些毛巾杯子等等。
七、飲食衛生
不吃生食,不吃沒有加工熟透的食物,不吃來路不明的食物,一般不要在外面吃飯,買的水果蔬菜要洗淨再吃。
八、調整心態
癌症化療的患者經歷了很多痛苦後,內心會很煩躁,這時要樂觀面對,積極調整心態,可以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分散注意力,還可以多利用網絡和外界多交流。
一般化療後兩個星期內,患者體內都是白細胞特別少,抵抗力非常弱,所以這個階段,患者的家屬要更加注意為患者提供一個潔淨的環境,減少探視,注意自身消毒,保護患者安全。
另外除了按時用藥之外,還要綜合提高患者的營養組成結構,為患者的康復提供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