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超級間諜阿貝爾,手下叛變被抓,為救他拿美國飛行員換

2021-01-09 騰訊網

魯道夫・伊凡諾維奇・阿貝爾1902年出生於列寧格朝,年輕時曾是蘇聯紅軍中的一名無線電技術工程師。他生性聰穎,機智過人,富有事業進取心,而且具有語言方面的天賦。20歲的阿貝爾講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和德語,他說德語時完全跟一個德國人沒有什麼區別。因此,阿貝爾很快被蘇聯情報機關看中,並於1927年5月被招募為情報人員,從事對外諜報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阿貝爾奉命執行第一步潛伏計劃。他化名約翰・利貝爾,以一名孤身德國人的身份遷居蘇聯立陶宛共和圖首都裡加,並加入了德國少數民族俱樂部。這個俱樂部是一個與蓋世太保有聯繫的秘密組織,目的是建立第五縱隊,阿貝爾經常在這裡發表一些親納粹的「愛國言論」,因而引起了納粹分子的注意。不久,阿貝爾隨同在裡加的大批德國人離開蘇聯遷往德國。他被編入駐波蘭的納粹佔領軍,分配在德軍最高統帥部軍事諜報局的一個部門裡開車。

德國入侵蘇聯後,阿貝爾所在部隊開赴東線與蘇軍作戰。在一次戰鬥中,他立功負傷,得到了納粹第一枚勳章,並取得了諜報局的初步信任。很快,他成了一名情報軍官,加入了納粹黨。此後,阿貝爾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諜報網,還吸引了一名有反納粹思想的黨衛軍保安局軍官。這個諜報組織不斷進行秘密活動,開展卓有成效的情報工作,而且進一步向第三帝國的核心情報機構滲透。

機會終於來了。1943年秋天,希姆萊的親信、德國國家保安總局第六處(國外政治情報處)處長瓦爾特·舒倫堡將軍向軍事諜報局要一名助手。條件必須是「純阿利安人,無任何親人,受過良好教育,精通外語,而且具有間諜才能的納粹黨員」。阿貝爾完全符合這些嚴格條件,他被推薦給了舒倫堡,並經受了種種生與死的考驗,得了希姆萊和舒倫堡的特殊信任,被授予黨衛軍旗隊長銜(相當於德國陸軍上校)。一份份情報通過阿貝爾諜報組送回了莫斯科。

1944年夏末,阿貝爾向蘇聯情報部門透露了德國人秘密派造特務小組深入蘇聯後方進行暗系和破壞活動的「旋風計劃,並以假亂真派手下一名特工冒名頂替這個小組的負責人,配合蘇軍消滅了納粹這支特種小隊。1945年春天,他設法弄清了希姆萊的代表沃爾夫將軍在瑞士伯爾尼同美國戰略情報局的杜勒斯進行秘密談判的事實真相。還得知德國空軍首腦戈林、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黨務部長鮑曼以及蓋世太保頭目繆勒都各自企圖與西方盟國搭上關係。阿貝爾將這一重要情況密報了莫斯科,同時在納粹各派系勢力之間製造矛盾,再加上蘇聯向盟國施加了政洽和外交壓力,因而使希姆萊等納粹頭目與西方單獨溝通和陰謀破了產。

不久,他又千方百計搞到了蓋世太保一批潛伏特務的名單和照片,用微型膠捲拍攝下來然後把原件交給了舒倫堡,進一步得到了他的器重。在此期間,阿貝爾同時獲得了兩枚高級勳章一一納粹鐵十字勳章和蘇聯英雄勳章,並晉升為紅軍上校。蘇軍攻入柏林前夕,他秘密返回了蘇聯。

此時的阿貝爾已精通英、法、德、意等數國語言。1947,他受莫斯科情報總部的派遣持美國公民安德烈·卡約蒂斯的護照由加拿大潛入美國,擔任了蘇聯駐美國情報站站長。控制著美國各種以及美洲的好幾個諜報網。以後的十年間,他換了許多名字,以不同的身份從事間諜活動,竊取了美國大量的機密情報,尤其是軍事情報。然而,一次小小的疏忽卻使蘇聯的諜報組織露出了破綻。

阿貝爾諜報網的一名成員無意中將一枚裝有微型膠捲的5美分硬幣花掉了。這枚硬幣從一位報童手中不慎掉在地上裂成兩半,他發現了裡面的微型膠捲,把它交給了警察,因此引起了美國聯邦調查局的重視。

1957年5月,阿貝爾手下一名間諜叛逃,向美國警方供出了他。聯邦調查局的反間諜人員根據線索,尋蹤而至,在一家小旅店逮捕了化名為馬丁·柯林斯的阿貝爾。當時,他非常鎮靜,只說了一句:「是的,我是蘇聯上校魯道夫伊凡諾維奇阿貝爾。我為自己的國家從事情報活動這是我能告訴你們的全部情況。」在審訊期間,阿貝爾拒絕同聯邦調查局合作。四個月後,他被判處三十年監禁。

阿貝爾身陷囹圄,使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大為震驚。1960年5月,美國U-2高空偵察機在蘇聯上空進行間諜活動時被擊落。美方急於弄清飛機被擊落的真相,要求用阿貝爾換回活著的飛行員鮑爾斯,蘇方立即應允。1962年春,在東西柏林間一個交界處,雙方交換了各自的情報人員。阿貝爾在度過了五年鐵窗生活中,回到蘇聯被授予最高榮譽獎列寧勳章,並晉升為將軍。

相關焦點

  • 王牌特工阿貝爾,縱橫諜海30年,最終卻被一個酒鬼終結了間諜生涯
    憑著過人的才藝和巧妙的交際能力,他很快就交了許多朋友,他在美國的工作也打開了局面,與蘇聯在美洲的潛伏間諜取得了無線電聯繫,建立了一個緊密高效的情報網,阿貝爾成了蘇聯情報機構在北美和南美的主要負責人,代號「馬克」。
  • 蘇聯間諜阿貝爾:精通6國語言,立功無數,卻栽在13歲小孩手上
    後來,阿貝爾曾利用雙方短兵相接的機會,一次次保護蘇聯的機密文件,與此同時,他還憑藉悍不畏死地衝殺,得到了德國人的信任。整整4年,阿貝爾在德國搜集了大量情報,他不但幫助蘇聯在正面戰場上取得勝利,還偷出一份記載了德國間諜的花名冊。不久之後,蘇方揪出了大量混入的德國間諜,阿貝爾憑藉一己之力,壓倒了整個德國情報部門。
  • 《間諜之橋》閃現「善之中心」
    湯姆·漢克斯飾演的詹姆斯·多諾萬原本不過是紐約的一個保險律師,他被指派去給被抓的前蘇聯間諜魯道夫·阿貝爾做辯護。這也就是個法律援助之類的活計吧,但他和家人都知道,接了這個活兒就會被認作千夫所指的賣國賊。可他堅持按照美國的憲法精神為自己的委託人爭取最大的權利和利益。
  • 蘇聯擊落U2偵察機,讓美國顏面掃地,飛行員被俘後遭遇了什麼?
    消息如下:蘇聯防空部隊在蘇聯中部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擊落一架綽號「黑寡婦」的美軍U-2高空偵察機。美國感到震驚,因為按照蘇聯空軍的實力和他們擁有的飛彈,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擊落在3.3萬米高空飛行的U-2。但蘇聯向媒體展示的U-2殘骸卻讓他們不得不相信。蘇聯的這一舉動無疑加劇了冷戰的烈度。
  • 史上最冒險的勞動節,蘇聯遭美間諜機縱穿!誰給這美國飛行員的膽
    60年前的這一天,前蘇聯防空部隊首次用飛彈擊落了一架美國U-2型間諜飛機,美蘇因此陷入一場嚴重的軍事危機,被抓的飛行員鮑爾斯也成為絕無僅有的一位傳奇角色。 U-2擊落事件一度造成國際轟動,兩個超級大國最終達成交易,用一名蘇聯間諜與美國飛行員進行交換。
  • 《間諜之橋》律師談判「一人換兩人」,這種美國精神值得讚賞!
    但是他十分警覺並且精通反跟蹤技巧,很快地就甩掉這群人。然後在河邊的長凳下,拿到了他想要的東西。原來竟是一枚硬幣,打開後是一張寫滿信息的紙條。其實啊,他就是蘇聯的間諜,不多久,這群人就衝到了中年男的房間,以間諜罪的名義逮捕他。而他們是美國聯邦調查局的,他們十分肯定間諜男的間諜身份。不過狡猾的間諜男趁他們不備毀掉了那張寫滿情報的紙片。
  • 上世紀60年代,蘇聯是如何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的?
    上世紀60年代,蘇聯是如何擊落美軍U-2高空偵察機的?根據U-2的飛行員鮑爾斯於1970年寫了一本書《越界飛行》的書,他說他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就被擊落了。神秘之處就在於當時蘇聯的防空飛彈和戰鬥機是否能飛行到U-2偵察機的高度,因此不具備打下來的可能性。
  • 豆瓣8.1高分,真實故事改編的人物傳記電影——《間諜之橋》
    《間諜之橋》 ·阿貝爾辯護,當時美蘇關係緊張,詹姆斯依然堅持公平正義的原則為阿貝爾抗辯,阿爾貝欣賞他的正直,詹姆斯欣賞阿貝爾的忠誠,雖然最後輸了官司,但是兩人卻建立起微妙的情誼。
  • 「動物間諜」為美國中情局刺探蘇聯效勞
    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圍繞蘇聯展開了「無死角」的刺探,甚至動用了特殊的「人馬」——動物。活的「無人機」「動物夥伴」是中情局訓練動物完成偵察任務的代號,特別是1960年中情局飛行員鮑爾斯駕駛的U-2飛機被蘇聯國土防空軍擊落後,該計劃變得更加迫切,因為衛星偵察尚遙不可及,飛機偵察風險極高,因此使用鳥類是有效途徑之一。
  • 美軍聰明反被聰明誤,U2殘骸被蘇聯獲取,飛行員被抓卻毫不知情
    大家都知道那個時期的美國和蘇聯正處於冷戰時期,美國對於蘇聯還是實施非常嚴格的技術封鎖,他們要求飛機不能落到蘇聯人的手裡,至於飛行員個人也不能落到蘇聯人手裡,所以大家應該明白那枚毒針意味著什麼了。也許很多人都覺得這多麼像電影中看到的情節啊,其實這在那個年代的美國確確實實是存在的。
  • 五十年前,《間諜之橋》主角差點搞定卡斯楚
    在最佳電影評選中,史匹柏的最新美式「主旋律」大片《間諜之橋》(Bridge of Spies)如大部分評論家所預期的那樣,順利「陪跑」。不過,片中飾演蘇聯間諜的英國老戲骨馬克·裡郎斯(Mark Rylance)摘得了最佳男配角獎,也算是為這部冷戰題材的政治電影增添了些許新看點。
  • 蘇聯最霸氣的飛行員:給美國軍艦頭上澆油,把戰機當鋸子用
    引發這一值得被命名銘記的空戰上的重大事件的飛行員便是當時蘇聯空軍上尉瓦西裡·辛巴爾。這一事件直接在空戰領域也極大地佐證了證明了戰鬥民族的勇猛。之後不久,挪威的P-3B戰機與一架蘇27相遇,短暫的相持之後,挪威飛行員被蘇聯最新式的強大戰機驚走,但是它只是兜了個圈子,幾分鐘後就轉了回來,這回是真的惹惱了瓦西裡·辛巴爾,他駕駛著蘇27再一次出現在挪威飛行員面前,這次他準備對這架不知好歹的P-3B戰機動手了。
  • 外媒盤點蘇俄著名間諜行動:刺殺政要 竊取核機密
    法新社2016年12月30日報導稱,從在美國的休眠情報人員,到在倫敦的投毒事件,再到幹涉美國大選的指控,作為華盛頓與莫斯科之間緊張關係的肇因,被認為是俄羅斯或蘇聯間諜海外行動的名單很長。以下只是幾個比較著名的案例。
  • 蘇聯特工精通6國語言,蟄伏四年贏德國信任,卻因13歲小孩暴露
    在上個世紀,世界混亂不一,許多國家之間都互相虎視眈眈,尤其是蘇聯和美國,更是處於僵持的爭霸時期,不僅如此,其他強國之間也都會上演利益爭奪戰,可以說是當時只要是比較有實力的國家,都是以利益為主的,那時的通訊還不夠方便,而蘇聯為了掌握各個國家的第一手情報,在許多國家都安插了間諜。
  • 蘇聯對美國有多狠?用飛機猛撞,再用飛彈射擊,還誤傷了自己人
    像兩國的情報部門都進行了非常激烈地爭奪,分別是蘇聯的克格勃與美國的中央情報局。因此許多間諜題材的電影都以冷戰為背景。而美國中央情報局有一款相當厲害的間諜飛機,就叫做U2。U2飛機曾竊取過許多蘇聯情報,並且一直進入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領土進行騷擾,讓蘇聯很是憤怒。中情局局長甚至還稱,不可能有飛彈或飛機能擊落U2。於是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很想給美國人狠狠地上一課。
  • 上尉飛行員駕機叛變,投降日本人,最終換來三槍正法!
    據史料記載:1941年9月27日,國民政府空軍第一大隊奉命轟炸湘北日軍,該隊上尉分隊長張惕勤,挾持轟炸員湯厚漣、通訊員梁文華,駕駛一架蘇制SB-2型快速轟炸機趁機叛變,飛往宜昌投降日軍。圖片:當時汪偽報紙刊登的這次飛行員叛變事件。張惕勤是安徽合肥人,畢業於空軍軍官學校,他駕機投降,讓汪偽跟打了雞血一樣興奮,汪精衛親自在南京接見了張惕勤,恬不知恥地誇獎張惕勤的「義舉」。汪偽更是拿著這件事情大做文章,甚至以「得道多助」這樣不知羞恥的標題,來稱讚張惕勤的漢奸行為。
  • 蘇聯最悲催的諜報大師:因日本女友的一個小失誤,他身份暴露被絞死
    二戰,各國除了正面戰場外,在隱蔽戰線上的較量同樣激烈,一個好的間諜,提供的重要情報,往往能左右戰局,甚至改變歷史進程。但做間諜的,一般很少能夠善終,即便最善於隱蔽的「諜王」,也有馬失前蹄暴露身份的時候,比如咱們之前說到的蘇聯「千面人」阿貝爾,就因為一枚5美分硬幣暴露身份,幸運的是阿貝爾被蘇聯換回,得以善終。
  • 美國:U2高你打不到!蘇聯:呵呵,放出克格勃女諜「燕子」!
    它在1960年5月1日之前,已經多次突破蘇聯號稱世界上最嚴密的防空網,如入無人之境,實施空中偵察,並獲取大量有價值的情報。美國人出於對U-2優越性能的自信,以及對蘇聯情報的掌握,認定U-2不可能被蘇聯擊落。美國人想,即便是擊落了,U-2有自毀程序,且在2萬米高空飛行員跳傘也不可能存活,大可以來個死無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