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汞汙染被低估 體重60公斤者每天吃魚不宜超過170克

2020-12-23 東方網

  東方網12月5日消息:據《新聞晨報》報導,喜歡吃魚也可能帶來健康風險。昨天,由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NRDC)與世界其他95家公益組織組成的零汞工作組發布一項研究報告稱,全球海鮮中的汞汙染含量及其中的甲基汞對人體健康的危害被低估,此前一些人們所認為的「安全標準」已不再名副其實。魚類為何會與汞汙染聯繫在一起?對於這一問題,不少環保組織以及科學家一直在研究。據了解,水體中的汞來源較多,其中重要的一環來自於人類工業排放。由於化工廠不斷向海裡排放含汞的廢水,這些廢水經由浮遊生物的消化後變成了有機汞,也就是甲基汞。而這些甲基汞通過食物鏈的傳遞,最終沉澱在一些魚類的體內。

  「大型掠食魚類,如劍魚、鯊魚和部分種類的金槍魚,由於其體型巨大,位於食物鏈上端,體內富集的汞含量較高,通常被列入國家魚類消費指導名錄中。不同種類的海鮮中,通常汞含量濃度可相差100倍。」在昨天發布的研究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表述。

  記者了解到,甲基汞攝入量過度,會導致中毒。而按照最新的研究結果,即便是按照現有的健康標準所稱的正常魚類攝入的汞含量,也足以對胎兒和兒童發育構成嚴重威脅。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委員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根據美國環保局基於人體健康給出的甲基汞攝入參考量值是每日每千克體重0.4微克來計算,這意味著,今後一個體重為60公斤的人,每天吃魚不宜超過170克。而且,除了海鮮之外,由於淡水魚類體內同樣可能含有甲基汞,因此這裡所提及的魚包括海鮮以及淡水魚。

相關焦點

  • 科普:孕婦不宜多吃金槍魚等汞含量較高的魚貝類
    原標題:科普:孕婦不宜多吃金槍魚等汞含量較高的魚貝類   新華社東京11月28日電(記者華義)日本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孕婦如果攝入較多金槍魚、劍魚這類含有甲基汞較多的魚貝類,會增加孩子今後運動機能和智力發育障礙風險。
  • 這5種人千萬要少吃魚!怎麼吃魚最健康?
    丹麥科學家讓有痛經史的女性每天吃兩克魚油,3個月後,她們的痛經症狀得到明顯改善。 患有關節炎的人群。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據美國媒體報導,有新的證據顯示吃魚可以緩解關節炎的症狀。波士頓布萊根女子醫院的研究人員收集了150多名關節炎患者的飲食信息。那些每周吃不同類型非油炸魚的人比很少吃的人的腫脹和關節疼痛要少。在魚類消費量最高的人群中,症狀改善最多。
  • 這些含汞產品可能正在傷害你
    如果1克外洩汞全部蒸發,可使一間15平方米大、3米高的房間空氣中汞的濃度達到22.2毫克/立方米,是我國規定的汞在室內空氣中的最大允許濃度的2000多倍。一般來說,水銀體溫計打碎後,水銀並不會全部瞬間揮發,但要引起足夠的重視,特別是有孕婦和小孩的家庭。人體暴露於汞可能會傷害大腦、心臟、腎臟、肺和免疫系統。
  • 經常吃魚皮和魚頭有危害?營養師:吃魚時,這幾個錯誤不要犯
    對於魚來說,魚頭確實是魚身上積累重金屬最多的地方,在正常水裡養殖的魚,魚頭含汞量雖然低於國家標準,但是隨著魚年齡的增長,魚頭還有魚皮中的含汞量也會隨之增長。如果你購買到的魚是在受到汙染的水質環境中成長出來的,那麼魚頭還有魚皮中的重金屬含量肯定比正常水裡的魚含量要高,吃到這種魚的威脅也更大。還有就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魚類,比處在食物鏈底端的魚類重金屬含量要高。
  • 魚塘現畸形魚 魚類哪個部位重金屬汙染嚴重
    目前,高郵市環保局及當地水產部門已介入調查,環保部門初步推測,畸形魚可能受到某種物質的汙染。昨天,高郵 環保局已至現場取樣,具體的情況還有待進一步檢測結果。  蹊蹺  他養的魚不是尾巴禿,就是魚骨彎了  據了解,事發魚塘位於高郵市卸甲鎮境內,總面積約70畝,承包者是耿冠寶的父親。
  • 給娃吃魚補DHA怎麼選對魚、鱈魚、三文魚哪些是低汞魚?
    為什麼不是什麼魚都能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因為幾乎所有的魚,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汞。汞是一種在環境中自然產生的元素,存在於海洋、湖泊、溪流中,它會損害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吃魚吃得越多,也就可能意味著,汞攝入的量越多,反而會危害健康。
  • 重金屬對魚類的危害及汙染防治
    水產動物重金屬汙染問題,在世界範圍來說是一個較普遍的食品衛生問題。如加拿大。美國。日本因河流被汙染,大量魚、貝類的汞含量超過規定指標。諸如此類問題,給人類帶來了嚴重危害。淡水魚類重金屬汙染問題情況很複雜,汙染的有毒化學物質種類繁多,涉及的範圍很廣泛,常見的有汞、砷、鉛、鉻、鍋等,其中砷屬於非金屬,但常將其納入重金屬類加以考慮。
  • 什麼情況下,不可以吃魚以及魚的什麼部位不能吃
    3、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一般人都認為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或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來不及完全排除,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並非最好。
  • 孕期吃魚攻略!這4種魚萬萬不能吃
    ◇魚類海鮮富含ω-3 脂肪酸,對胎兒生長發育有好處◇孕期吃魚面臨著寄生蟲的潛在危險和汞汙染◇選擇低汙染魚類,烹熟食用,孕期每周吃魚量控制在兩餐內。這些菜看得人直咽口水、食指大動,可魚類海鮮在懷孕時能吃嗎?
  • 孕期多吃魚利胎又利己,但需注意「兩吃三不吃」,孕媽可別選錯了
    ,卻險些傷害胎兒張瀟懷孕已經快五個月了,這個時候也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聽人說魚肉挺滋補而且不容易長肉,於是每天都會猛吃,一日三餐恨不得頓頓有魚。1) 蛋白質根據營養學會的建議,蛋白質的攝入對孕婦而言十分重要——孕早期每天需要50克左右;孕中期每天需70克左右;孕晚期每天則需要80克左右。
  • 這幾種魚含汞量高,營養價值再高,也別給寶寶吃
    專家表示,鯰魚除了體型相對較大以外,它還是生命周期很長的食肉魚,其體內汞含量比其它魚偏高,兒童不宜食用。 旗魚,旗魚肉白多筋,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但旗魚屬於大型掠食性魚類,體型龐大生命周期長,體內汞元素含量較高,不適合給寶寶食用。
  • 不宜吃魚的六種病!
    應該都適合大家吃,但是有六種疾病患者,卻是萬萬不可吃魚的,是哪六類病患呢?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多食魚。  血小板減少、血友病、維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疾病患者,要少吃或忌吃魚。魚肉中含有二十碳六烯酸,它具有防止膽固醇黏附於血管壁的作用,對於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患者來說是十分有益的。但是,二十碳六烯酸還可抑制血小板凝集,容易使出血性疾病患者的毛細血管出血不止,從而加重出血症狀。
  • 安全與營養——孕婦如何安全地吃魚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魚類都是一種對身體很有好處的食材。我國民間也非常鼓勵孕婦吃魚。甚至流傳的類似吃魚會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的說法。因此我們很多孕婦幾乎每天都會吃一些魚肉。但我不得不說這種吃法並不正確。很多研究都已經證明絕大部分魚類都會含有汞。
  • 吃魚也有禁忌,快告訴身邊人!!
    活殺現吃——殘留毒素危害身體一般人都認為吃魚越新鮮越好,因此喜歡活殺現吃,認為這樣才能保證魚的鮮美和營養。但這實際上是一個認識誤區。無論是人工飼養的魚類或野生的魚類,體內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質。活殺現吃,魚體內的有毒物質往往來不及完全排除,魚身上的寄生蟲和細菌也沒有完全死亡,這些殘留毒素很可能對身體造成危害。此外,活殺現吃的魚蛋白沒有完全分解,營養成分不充分,口感也並非最好。
  • 孩子該怎麼吃魚,你真的知道嗎?
    A:@輔食達人張丹 :1)6-12個月:由少到多,逐漸過渡,推薦烹調方法:清蒸、水煮和入餡;2)6-12個月: 25-40克/日;3)1-3歲寶寶:40-60克/日;4)3-6歲寶寶:60-100克/日   @開水族館的生物男 :需要補充的是,針對嬰幼兒這個特殊的群體,大多適合嬰幼兒的魚刺少的魚都屬於食物鏈頂端,所以還是建議日常飲食以食肉為主
  • 孕婦吃魚並非多多益善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 王勃詩廣義的魚油是包括魚肝油在內的魚的脂肪,但一般所指的魚油其功效成分是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DHA的分子非常不穩定,在空氣中很容易發生氧化而變質。因此,除食物補充外,膠囊依然是目前補充魚油最常規的方式。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因為水汙染,魚類很容易蓄積重金屬,比如甲基汞,就是一種典型的通過魚類攝入的重金屬汙染物。它主要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造成語言和記憶障礙等。魚身上一個部位千萬碰不得,比砒霜還毒,還有4個部位,一定要少吃,最好從今天開始別再吃了!
  • 孕期不宜吃哪些食物?
    孕期如何吃得健康合理,一方面要保證寶寶的營養,另一方面要避免那些對孕媽和寶寶不利的食物呢?哪些食物不宜吃?只要準媽媽每天攝入的咖啡因少於 200 mg,還是很安全的。對應的是240ml的速溶咖啡的量,不要超過了。另外,茶、可樂以及巧克力也含有咖啡因,適當控制自己的欲望。
  • 孕期吃魚好處多,但這4種魚孕婦要遠離,對胎兒發育不利!
    寶寶視力好懷孕時多吃優質魚類,如沙丁魚和鯖魚,孩子視力發育就比較好。這是由於優質魚類富含有一種構成神經膜的要素,被稱為Ω(奧米茄)-3脂肪酸。 而Ω(奧米茄)-3脂肪酸含有的HDA與大腦內視神經的發育有密切的關係,能幫助胎兒視力健全發展。
  • 準媽媽注意 這四種魚不能吃
    魚類被廣泛公認是健康食品,有些魚還含有保護心臟的脂肪。然而,不同種類的魚體內會積聚著不同量的汞,這是一種對人體有害的天然元素。所以,吃魚也有研究注意。、旗魚及方頭魚,因為這四種魚的汞含量可能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