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招兵買馬,或在開源領域有大動作?

2021-01-08 開源中國

難道蘋果也要積極擁抱開源了?近日,蘋果官網的一則招聘信息引發業內人士關注。

信息顯示,蘋果公司正在招聘開源項目工程師(open source program engineer),職位要求應聘者擁有多個領域的開源項目管理經驗,崗位職責包括精簡上遊貢獻的流程、創建自動化流程的工具、收集和報告衡量效率的指標、教育團隊鼓勵貢獻和確定新項目。從這則招聘信息中,我們可以推斷出蘋果內部關注開源的新趨勢。

「封閉」的蘋果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蘋果的主要業務都與開源大相逕庭。如蘋果獨一無二的 iOS 系統,在業內獨樹一幟,成就了蘋果手機的今天。然而 iOS 不是開源的系統,甚至連應用市場都沒有像 Android 那樣放開。

很多熟悉蘋果的人都知道,在蘋果公司內部有著極為嚴苛的保密文化。「當木匠進入辦公區的時候,員工們就知道有大事要發生了。木匠迅速修起了新牆,安裝了門和新的安全設置。過去透明的窗戶現在已經不再透明,其它房間則根本沒有窗戶。這被稱為「禁閉室」:沒有合理原因,任何信息不得流入或流出。」這是《財富》高級編輯 Adam Lashinsky 對蘋果內部保密舉措的描述。

「嘈雜聲令員工感到不安,可能你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是又不能問。如果不是透露給你,那麼就與你無關。另外,那些可以使你進入特定區域的證件,在新建築落成後也不再有效。你所能猜測的是,一個全新的、高度保密的項目正在進行,而你並不屬於知密範圍。僅此而已。」

在蘋果公司,保密文化是由內到外的,大到新品發布,小到項目進度,員工洩密就意味著被解僱甚至面臨訴訟。也得益於這樣的保密文化,每年的蘋果新品發布會就像一部大片的首映禮,總是能夠聚集全球的目光,這也為他們創造了價值不菲的人氣。

回過頭來看,蘋果極致的保密文化似乎與開源的精神格格不入,那麼如此「封閉」的蘋果,卻開始招募開源人才,是否預示著接下來他們會在開源界有什麼動作呢?

蘋果的開源貢獻

事實上,與很多人印象中的不同,蘋果近年來在開源界的動作不在少數。去年 6 月,全球頂級開源社區 CNCF(雲原生計算基金會)宣布蘋果成為其白金會員。蘋果參與的 CNCF 項目包括 Kubernetes、gRPC、Prometheus、Envoy Proxy 與 Vitess,並於去年在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會議上舉辦了 FoundationDB 峰會。與此同時,蘋果高級工程經理 Tom Doron 也加入了 CNCF 的管理委員會。 

去年 9 月,蘋果又成為了 ASWF(學院軟體基金會)的高級會員,成為繼 Netfilx、AWS 之後加盟該開源組織的又一重量級成員,與其同期加盟的還有微軟。ASWF 成立於 2018 年 8 月,由 Linux 基金會和美國影藝學院(奧斯卡金像獎的主辦單位)牽頭,致力於促進好萊塢對開源軟體的使用。

蘋果在開源領域的動作雖然沒有像谷歌與微軟那樣引起太多的反響,但是近年來蘋果確實對開源社區貢獻了不少。簡單列舉幾個比較知名的項目:

Web 瀏覽器引擎 WebKit 由蘋果所有,蘋果在它之上開發 Safari、Dashboard、Mail 和其它一些 macOS 應用; 編譯器架構 LLVM 的主要資助者是蘋果。LLVM 核心庫提供了與編譯器相關的支持,可以作為多種語言編譯器的後臺使用,它能進行程序語言的編譯期優化、連結優化、在線編譯優化與代碼生成; Objective-C 與 Swift 這兩個程式語言也都出自蘋果之手,主要用於開發 iOS 與 macOS 應用; 分布式事務 key-value 資料庫FoundationDB,這是一個支持 ACID 事務的 NoSQL 資料庫; Document Layer 是 FoundationDB 資料庫中的文檔數據模型,擴展了 FoundationDB 作為 Key-Value 資料庫的核心功能,並實現了 MongoDB wire protocol; 蘋果的 macOS 和 iOS 基於 Darwin 作業系統,而 Darwin 的內核是 XNU,蘋果也將 XNU 開源了。

由此可見,作為一家頂級的科技公司,蘋果並不像很多人印象中的那樣「閉門造車」,其對開源社區也有著一定的貢獻。有人不禁會問,像蘋果這樣擁有大量專利、以盈利為最終目的的大型商業公司,為何也要擁抱開源?不妨讓我們看看其他頭部科技企業近年來在開源界的布局。 

科技巨頭為何擁抱開源?

2018 年微軟收購 GitHub 轟動一時;2019 年 IBM 斥資 340 億美元收購 Red Hat……業內專家 David Habusha 認為,像微軟這樣的大型軟體供應商之所以支持開源項目,一方面是看重開發者和社區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希望藉此影響與開發者相關的整個開發生態。

根據 GitHub 2019 年度報告,2019 年 GitHub 新增一千萬用戶,總用戶數量超過四千萬,其中有二百五十多萬用戶對開源項目做出貢獻。在過去一年,GitHub 用戶新建了四千四百多萬倉庫,合併了八千七十多萬 pr,關閉了二十多萬 issue。

「開源從根本上減少了企業軟體供應商在發現市場需求方面的摩擦,也就是尋找開發人員、以及最終用戶需要什麼。過去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推出的新產品和新功能,現在只需幾天的時間即可交付。」這就是龐大的開源社區用戶給軟體商業帶來的影響力。

至於影響與開發者相關的生態,我們以微軟為例。VS Code 已經發展為一個大型開源項目,它將開發者社區轉變為使用現代的、輕量級的集成開發環境(IDE),該環境可以很好地與 Azure Cloud 和 Azure DevOps 等其他微軟平臺集成。因此,微軟能夠為 IDE 建立標準,吸引新用戶接觸微軟的 IDE,從而讓更多用戶使用微軟的其他開發平臺,順利搶佔 Eclipse 等其他平臺廠商的市場份額。 

這只是微軟在開源領域商業布局的冰山一角,事實上,微軟不僅通過 VS Code 佔領了大部分開發者的機器,還通過收購 GitHub 接管了整個開源生態系統,甚至前幾天收購 npm 可能正為了接管了整個 JavaScript 生態,通過 TypeScript 改變了開發者使用 JavaScript 的方式。借用某位開發者的評論 ——「JavaScript 現在基本上是屬於微軟的。」

儘管微軟以這樣的方式完成了某種意義上的再「壟斷」,但總的來說,在不改變開源社區基本原則的前提下,它給開源領域帶來的作用還是積極的。分析資料庫公司 Exasol CTO Mathias Golombek 認為,科技巨頭投身於開源領域的積極意義在於,開源技術得以成為市場標準,將得到更廣泛的應用。「大公司將開源項目做得越來越大、越來越重要,這意味著它們可以通過某種方式影響開發,但民主力量還是會導致一個無法控制的整體發展進程。」 

而對社區開發者來說,大公司的入主意味著社區能夠運營得更規範,用戶的開發體驗也會得到提升,可謂是企業、社區、開發者三贏的局面。 

自 1998 年開源定義誕生以來,開源運動就得到了全球眾多開發者的擁護。現在來看,來自世界各地的開發者,共同創造出所有人都能自由使用的工具,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正因為軟體開發是一項團隊運動,必須與其他人合作,當有一群人共同參與時,軟體才能夠更好地被開發。可以說,開源是當代網際網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既然開源浪潮難以阻擋,何不去擁抱它?這一點微軟就看得十分透徹。 

如今各大科技巨頭都在開源中找到了新的發展空間,就連曾經的「專利大魔王」 微軟都在開源社區中找到全新的商業模式,那麼一直存在「封閉」刻板印象的蘋果接下來是否也會在開源領域有進一步的大動作呢?

相關焦點

  • MIT創建微流控領域開源網站
    「微流控領域的研究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在一篇論文中看到一個非常好的晶片設計方案,但是當嘗試借鑑或模仿作者的設計時,最關鍵的部分——實際的設計文件——卻往往沒有一個系統性的詳細描述。」Kong說,「所以,全世界的研究者不得不重複地從基本開始摸索微流控晶片的設計和發明,導致效率低、發展慢。這也是為什麼開源是如此重要,開源能夠極大的加速技術的傳播和進步。」
  • 賈揚清感謝千萬開源人的背後,是國內開源領域的未來……
    近來,國內各大企業在對內部項目進行開源上顯得非常積極,以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百度、滴滴、陌陌為首的知名企業,向社區貢獻了大量的優質項目。信中還回顧了阿里做開源的初衷,以及對歷史的回顧、對未來開源領域的展望,我們先來看看他在這封信中說了什麼吧。
  • 一向「圈地自萌」的蘋果為什麼選擇將Swift開源?
    但是實際上,我們已經具備了把Swift開源移植到其他平臺的能力,LLVM、Clang以及LLDB這些Swift的基礎技術其實已經完全可以移植到Windows平臺上。我認為這是可以預見的——社區中的某個人——無論是微軟的領導者還是其他的人,早晚都會這樣去做。「為何開源?Swift 開源蘋果公司主要有兩個目的。
  • 21個必知的機器學習開源工具,涵蓋5大領域
    · 每個開源工具都為數據科學家處理資料庫提供了不同角度。· 本文將重點介紹五種機器學習的工具——面向非程式設計師的工具(Ludwig、Orange、KNIME)、模型部署(CoreML、Tensorflow.js)、大數據(Hadoop、Spark)、計算機視覺(SimpleCV)、NLP(StanfordNLP)、音頻和強化學習(OpenAI Gym)。
  • 蘋果正式進軍VR?先從U2樂隊開始
    U2樂隊和蘋果的基情早就開始了繼Facebook、Google、GoPro之後,在虛擬實境領域看起來毫無動作的蘋果終於邁出了第一步。此外,據外媒Wired的消息稱,蘋果與Vrse的合作在Apple Music發布之前便已開始了,據說與Vrse合作的虛擬實境電影也正在進行中。據了解,蘋果早在去年年底就已開始招兵買馬,試圖布局虛擬實境領域。在今年3月,蘋果還曾花3200萬美元收購德國AR軟體商Metaio。在今年8月,Hololens的首席音頻主管Nick Thompson也被蘋果挖了去。
  • 拿下年內第二張蘋果核心業務門票!蘋果鏈巨無霸又有什麼大動作?
    立訊精密:拿下年內第二張蘋果核心業務門票!蘋果鏈巨無霸又有什麼大動作?高偉電子在港交所公告,立景創新科技擬收購公司44.87%股權,總現金代價為21.96億港元。保持高偉電子獨立上市資格。高偉是具備蘋果獨有的FC-CSP攝像頭模組製造能力的四家公司之一(另外三家是LG、SHARP、歐菲SONY廠),立景創新則是立訊體系此前收購老牌攝像頭模組廠臺灣光寶後創立,經過立訊體系2年多的整合,立景已經成為華為等廠商高端攝像頭模組主力廠商,從收購時虧損到2020年預計營收一百多億且盈利數億,整合效果顯著。
  • 安卓開源背後:谷歌用開源的「幌子」,抓住了手機廠商的命根
    在手機領域,安卓與iOS壟斷了全球99%的份額,其中安卓以開源的方式,聯合所有安卓手機廠商,獨佔85%的份額。那麼安卓為什麼要開源,當然最大的原因就是谷歌並不是手機巨頭,它開發的系統,只有開源才能有手機廠商來使用,不開源,誰會用它的?
  • 蘋果進軍VR的第一步:給U2樂隊拍了個MV
    U2樂隊和蘋果的基情早就開始了,在近日,Apple Music與VR工作室Vrse合作,為U2樂隊打造了一款360度虛擬實境音樂視頻 ——《Song for Someone》,視頻的內容是U2在空無一人的多倫多體育場的演唱。先來感受下畫面效果:
  • ...吳韌宣布進軍AI晶片領域;谷歌開源量子計算軟體原始碼 | 雷鋒...
    目前關於發布會的相關信息錘子科技官方還沒有任何的預熱動作,而此前已經有細心的網友發現新浪微博已經有了#錘子科技2017秋季新品發布會#的微博話題,由此或許可以猜測距離錘子科技的新品發布會時間已經很近。富士康對夏普寄予厚望:希望手機躋身世界前五
  • 又一家券商研究所加入「搶人大戰」:今年開源證券分析師數量暴增...
    從前些年的天風證券、國盛證券,到去年的中信建投、華西證券,再到今年的浙商證券、西南證券,這些券商的研究所在高調引援的動作上都一度在業內引起強烈的關注。而今年來,原來在業內名不見經傳的開源證券研究所也在低調加速「圈人」。據統計,目前開源證券分析師的數量已較去年年底大幅增長了167%,其中不乏從其他券商新引進的各行業首席分析師。
  • 蘋果重新開源分布式資料庫FoundationDB,已在內部使用三年
    蘋果公司在 2015 年收購了 FoundationDB,並可能早已將此資料庫用於 iCloud 雲存儲服務。在一份 CloudKit 的使用說明中,蘋果工程師提到了對於 NoSQL 資料庫的使用,使得應用開發者們可以以一種通用的且易操作的方式在不同設備間同步用戶數據。
  • 「騰訊開源十年圖譜」發布,覆蓋雲原生等五大技術領域
    此次新發布的開源項目聚焦前沿技術領域,分別是雲原生一體化部署開源工具Cloudbase Framework、邊緣計算開源項目SuperEdge、以及定製化高性能開源KV資料庫Tendis。目前,騰訊已經成為全球開源貢獻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在主動開源方面,騰訊在Github上發布了超過110個精品開源項目,覆蓋雲原生、大數據、AI、移動開發、Web開發五大技術領域,獲得了超過33萬名開發者的關注和Star,穩居全球開源企業貢獻榜前十。
  • 回顧2015,Facebook在人工智慧領域做了哪些大動作?
    今天,黑匣想跟大家一起回顧2015年的Facebook,看看這家世界排名第一的照片分享站點在這一年裡是如何在人工智慧領域布局的。共享:開源深度學習工具TorchTorch是一個從2002年就開始存在的開源庫,它也是一個廣泛支持機器學習算法的科學計算框架。它可以協助機器學習技術開發工作,包括谷歌、推特和英特爾等公司都在研究中對其廣泛使用。
  • 蘋果FoundationDB 開源 CloudKit 使用的數據層
    PingWest品玩1月15日報導,引述Macx的消息,蘋果公司旗下的 FoundationDB 今天宣布,將開源 FoundationDB 數據記錄層,它提供了基於 FoundationDB 的關係資料庫語義,具有模式管理,索引功能和「豐富的查詢功能集」。
  • 技術乾貨: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中有趣的開源項目
    本文簡要介紹了10款 Quora上網友推薦的 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方面的開源項目。
  • 詳解開源界的 5 大開源許可協議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在我們所能想到的應用領域, 都有開 源軟體存在(象 WordPress,Drupal 這些開源CMS)。然而很多人對開源許可並不了解,本文介紹開源領域常用的幾種許可協議以及它們之間的區別。 而開源許可協議使這 些事情變得簡單,開發者很容易向一個項目貢獻自己的代碼,它還可以保護你原始作者的身份,使你至少獲得認可,開源許可協議還可以阻止其它人將某個產品據為 己有。以下是開源界的 5 大許可協議。
  • 蘋果ResearchKit與谷歌Baseline Study兩大醫學研究項目側重點有何...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評選,醫院卓越管理實踐大秀場。點擊查看 不久前,蘋果發布了醫學研究平臺ResearchKit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要對臨床試驗進行創新這件事對醫療領域的研究者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與之伴隨的總是這樣一個問題:當臨床試驗可以藉助移動端的試驗的時候結果到底會怎樣? 不管是蘋果還是谷歌,都在按照人們的期待或多或少的接近著醫學研究中的各種問題。
  • Swift 開源了,Objective-C還能走多遠?
    直到今天,蘋果已經兌現承諾實現開源。LLVM 正在多方面擴展和改進,以支持新優化、新目標、新領域和新特性。所以Swift不開源,Swift他爸爸不答應啊,是不是?2、看看蘋果推出 Swift 語言的背後商業目的。以蘋果之精明,不會純粹為了開發社區貢獻技術。
  • 帶來高收入的 10 大開源技術,可以漲工資了!
    此外,42% 的受訪管理人員表示,他們需要招聘更多熟悉開源技術的人才,因為他們正在增加對開源技術的使用,並且有 30% 的受訪者表示開源技術正成為他們業務的核心技術支撐。然而,絕大多數(89%)的招聘主管表示,他們發現很難找到填補崗位所需的「開源人才」。調查人員還聯繫了開源領域的專業人士和管理人員,他們當中有 86% 的人表示,加入開源領域提升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階層。
  • 開源領域再現併購案,SUSE已籤署收購Rancher的協議!
    Github以75億美元被微軟收購,紅帽以340億美元被IBM收購,連提供容器管理平臺的Rancher也在近日被SUSE收購,雖然具體金額沒有透露,但總體感覺是,開源軟體真是越來越值錢了!當然,對於廣大用戶和開發者來說,這種買與賣的關係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導買賣關係的背後掌舵人,是否會改變開源軟體原本的生態以及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