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日生日》講述生日當晚慘遭殺害的泰莉,一覺醒來仍然生勾勾,她以為只是生日前夕的惡夢,怎知醒來後的經歷跟夢境完全一樣,生日當晚再慘遭殺害,然後又一覺醒來…究竟是上天的大禮,還是死神的玩笑,她竟然無限次被殺,再無限次重返生日早上!泰莉醒完又死,死完又醒,她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出殺自己的神秘兇手,否則會被困在生日和死忌的無限輪迴,直到永遠!
這部電影的開頭我認為剪輯有些混亂,節奏稍快,而且攝影在剛開始的時候有些地方也有些唐突,在女主角Tree(名字好奇怪..)的第一次被殺的時候,大致的細節與背景已經告訴觀眾了,一些主要的人物例如Tree的室友Lori,和她偷情的大學老師兼醫生,還有每次被殺都會在Carter的房間裡醒來等等,所以在第一次死亡的故事裡,我們還可以知道這一天是Tree的生日也是她的祭日,她的爸爸總是打電話祝她生日快樂,她卻總是不接電話。Tree在影片的開頭並不是一個很Nice的人,對人並不友善,對志願者冷漠,冷嘲熱諷吃早飯的女同學,對室友冷漠,甚至把專門給她做的生日蛋糕直接當著她的面扔到了垃圾桶裡。
在Tree的第一次死亡經歷裡面,以上大致就是給出的所有信息。再後來的幾次死亡中,我們還可以知道另外的一些重要線索:每天晚上在一個時間點,不管Tree是在宿舍還是醫院,都會短暫地停電幾秒鐘;Tree有一個很愛她,但不幸去世的媽媽,對她真的打擊很大;不管Tree在晚上做什麼,她最後都會被一個帶著面具的黑衣人殺死。然後她會回到同樣的一天:她的生日,重複地過這一天。
這部電影的劇本我認為非常不錯,前半段節奏感覺導演掌握的一般,也許是為了縮短電影的時長,攝影總的來說我也覺得一般,可能是我本身太喜歡那些固定機位的長鏡頭吧。看見很多評論認為這部電影有些地方有漏洞,但我覺得這部電影的Setting就是Tree會不斷重複自己死亡的這一天除非她找到兇手,這就是整部電影的Setting. 如果你有看過查理麥克道威爾的《愛的就是你》,你就會發現這部「科幻」電影根本就沒有解釋整個故事的原理,因為它的Setting就是這樣的,也無需多解釋。另外一個例子就是《無聲夜》,這部電影是非常純粹的驚悚片,它連兇手都沒有多加解釋,因為它只是一部驚悚片,而不是一部懸疑片。
其實兇手是誰一點都不難猜。能夠讓《逃出絕命鎮》的製作人製作的片子,難道會出現最後真兇在全劇真相前一次臉都沒露過的小成本懸疑片麼?這種可能是微乎其微的。而一般影片中涉及講設定部分的人物,基本都不會是大魔王。故而最後兇手必然出現在已知預告中,而男主那一句:「殺你的人一定知道今天是你的生日。」以及女室友那句:「生日快樂。」基本就徹底從預告中劇透出了真兇。
女主的外貌自不必多說。就其顏值而言,既有Queen S的嫵媚五官,又有Queen B的率真眼波,如果片中裸的不是背而是正面,本片就要封神了;就其演技表現而言鄙人認為至少是及格的,在女生會龍頭和校園乖乖女兩間的切換毫無突兀。女生會龍頭時那種什麼都無所謂,自我為中心,不屑他人之神情如果換谷阿莫來寫影評,必然貼上四個大字:妖豔賤貨
這個故事有一點像是在嘲諷大學女生之間的友誼--靠著女孩子你好我好大家好住在一起天天小碧池地親暱叫著還有各種條條框框束縛的必要集會結交起來的友誼,其實在涉及到男女愛情的時候顯得不堪一擊。雖然很多人會說這不是友誼真正的模樣,塑料花兒友誼並不是真正的友誼云云。但誰又能否認,當愛情來臨,不管持續了多少年的友情都往往會被排在第二位(甚至很多人會在戀愛前期直接將友情拋之腦後)呢?當兩閨蜜喜歡上同一個男人,兩人的友誼十之八九會破裂呢?我曾認為,愛情是很不穩定的東西,而友誼則會長存。即使跟戀愛對象分手了,好友會永遠站在你身邊陪伴你安慰你。其實我錯了,不管是愛情還是友誼,兩者有時候都會脆弱得不堪一擊。甚至有時候,友誼比起愛情更容易破裂。畢竟愛情中雙方的人,至少在利益方面往往不會容易衝突。
整體風格非常獨特,電影的口味更適合追求新鮮感的年輕人,全程輕鬆的快感、節奏分明也適合大眾娛樂,是還不錯的一部爆米花電影。大致內容是一個人死亡又復活循環n次最後找到殺她的兇手的故事,女主角在經歷了連番死亡循環後,終於以至於死地而後生的方法,領悟到人不應該只活在過去,而應該展望明天、活在當下的道理,設定非常有意思,和同類型的電影肯定會有感官上的類似,但是這部電影巧妙的加入了很多喜劇的元素,且也有自己的劇情走向,和驚悚交融在一起非常生趣,縱然電影對節奏、背景音樂的把控絲絲入扣,氣氛也緊張刺激,但如此啼笑皆非的結局確實很無釐頭。不在於追求每一刻的刺激,而是活得開心有意義,認真生活打破隨意對待生活的態度,將每一天認真過下去,才是生活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