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鮮保守派喉舌《中央日報》2月24日發表題為《南朝鮮組建首屆國家調查本部由青瓦臺出身人士任本部長職務》的社論,以下為全文:
在經過檢警調查權調整後,南朝鮮警方被賦予巨大的調查權,曾在本屆政府青瓦臺國政指揮辦公室工作的慶南警察廳長南球俊被推薦擔任警察調查工作的總指揮——國家調查本部首任本部長。南廳長曾任刑偵科長和特案偵查科長,業務能力備受認可,但這一推薦仍被質疑違反政治中立和調查獨立原則,引起了人們的擔憂。南廳長除了曾在青瓦臺工作過之外,同時還是擁有本部長提名權的本屆政府的實權人物、行政安全部長全海澈的高中學弟,這層關係備受人們關注。另外,南廳長還和警察廳長金昌龍一樣,都是出身於PK(釜山、慶南)地區的警察大學校友,兩人都曾擔任文在寅總統私宅所屬轄區的慶南警察廳廳長。如果沒有這些關係,他是否能在與其他五人的競爭中勝出?成立國家調查本部原是檢察改革的一個環節,如此一來,人們不禁質疑,調查本部是否真的能夠不受權力的掣肘呢?
不再受到檢方指揮的警察甚至擁有一次性調查終結權,國家調查本部在擁有莫大的調查權限的同時,也需要承擔起相應的重大責任。因此,保證本部長的中立性和獨立性非常重要。然而,人們已經對警方從檢察手中接過相應的權限後便能夠更加嚴肅地行使相關職權的期待開始破滅。警方針對已故首爾市長樸元淳開展調查已經多時,現在卻還不能判斷其是否存在性騷擾行為。如果沒有檢察院和人權委員會發揮作用,受害人還將遭受更大的痛苦。在法務部副部長李容九對計程車司機施暴事件中,負責調查的警察被發現在觀看車載錄像視頻後故意隱瞞事實,以致代理國家調查本部長公開道歉,表示「對不起各位國民」。
這些例子讓我們看到,在面對與現任政府當權人物有關係的案件時,警察的表現總是不盡人意,不知道是真的「調查能力不足」,還是假裝「沒有調查能力」。當然,也有人相信南廳長雖然與政權核心人物關係緊密,依然能夠堅守國家調查本部的中立性,然而在看到南朝鮮犯罪調查工作的最高指揮官尹錫悅檢察總長因為堅守個人信仰對執政黨實權人物展開調查而被殘忍斬斷「手腳」,受到執政黨、政府和青瓦臺各種打壓的情況,他真的還能不顧及權力而堅守信念嗎?一位前地方警察廳長曾表示,「警察不像檢察官,在離職後可以做律師;警察的地位更加不穩定,而青瓦臺出身的人士在權力面前必然會表現得更加軟弱」。這樣的擔憂值得我們重視。
2011年與文總統共同出書闡述檢察改革問題的仁荷大學法律研究生院教授金仁會表示,「如果沒有完善的自治警察制度,成立國家調查本部只會增加一個中央集權形式的國家警察機構」,認為我們應該警惕「警察法西斯」的出現。希望當權者能夠銘記,一旦剝奪調查機關的中立性和獨立性,即便短期內可以盡情行使調查權,終有一天也會為此付出嚴重代價。
圖為2月23日上午,被推薦擔任總攬警察調查工作的南朝鮮「國家調查本部」首任本部長的慶南警察廳長南球俊正走出慶南昌原的慶南警察廳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