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網消息 2017年中國財富論壇於本月16日至18日在青島舉行,本次論壇的主題為「財富發展的新全球化時代」,論壇由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財經》(博客,微博)、《財經》智庫承辦,和訊網作為特邀媒體全程直播。
歐盟小鎮聯盟(ERTS)秘書長,荷蘭NITA設計集團亞洲總代表、中國總部總裁戴軍在「特色小鎮的實踐與產業多元化」高峰論壇中指出,特色空間的營造對於特色小鎮非常重要,現在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區位轉移的時代,過去的區位優勢和將來的區位優勢正在發生轉變,要想抓住這種轉變的機遇,需要做好自己的環境,做好自己的空間,下一輪的轉移不是以產業為主的,未來是安居樂業取代樂業安居,所以每一個小城鎮的發展,特色小鎮的路都是有前景和希望的。
以下為實錄:
戴軍:謝謝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向大家匯報的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我們講特色的定位。第二部分,我們講一講產業。第三部分,我們講一講空間。
首先簡短一點,我們先講特色的定位。實際上特色的選擇大家可以從三四個方面來考慮,第一是區位。我們首先借鑑一下,在美國大家講到特色小鎮更多的是在談美國的格林尼治基金小鎮,它的區位優勢非常明顯,靠近紐約,還有其他的優勢,因為美國科技和金融業非常發達。我們再借鑑浙江,在浙江看到的幾個特色小鎮,它都有區位優勢,因為它都是圍繞著杭州附近,杭州大家都知道,浙江省是經濟發展發達的,產業基礎也非常好。
第二個優勢,我們要講資源優勢,我們要從資源優勢的角度來思考特色的問題。資源優勢無非分成兩類,一類是我們的人文資源,一類是我們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大家可能會有些歷史人物,比如說四川有李白,還有很多這樣的人文資源。當然也有很多是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比較好的我們也可以取很多地方,比方說桂林的陽朔,這些都是自然條件非常好的。
第三個,產業資源。這個是大家很困惑的,我們曾經在廣州做過一個項目,廣州「網際網路+」小鎮,這個小鎮就是在廣州的一個電子產品,原來騰訊、優酷等等都在那裡起家,所以做一個網際網路小鎮非常輕鬆,有這個基礎。
這是三大資源,但這些資源從這個角度來說,找到特色,我們大家可以想想,大家都在找特色,實際上很多特色在我看來,這是我的見解,很多是顯性特色,顯性特色給我們帶來的是品牌和形象。比方說我們這個地方有溫泉,有很多地方有茶葉,很多地方做陶瓷,即便做茶葉也有很多做茶葉的,怎麼樣找到隱性資源?我覺得這個要從特色發展的路徑和背景,這個是完全不一樣的。如果能抓住這樣的特點,那麼你的特色就區別於其他人,同時也可以具備持久的活力。
我可以舉一個小例子,大家知道荷蘭的國花是鬱金香,大家不知道鬱金香曾經讓荷蘭遭受重創,第一株鬱金香本來也不是荷蘭的,傳到荷蘭以後大家風靡,因為它的顏色、形狀,後來荷蘭人炒作,把鬱金香炒到很高,最後炒到一株賣1萬塊,自然會產生經濟危機,這可能是鬱金香導致的世界上第一次經濟危機,整個把荷蘭的大國經濟弄垮了。荷蘭最好的形象是要做貿易,它的最大形象是要誠信,由於鬱金香這個事件,沒辦法成形,很多合同違約,國家政府只能強制性的賠一個比例。後來有一個小鎮,很多荷蘭人聽到鬱金香,在那個時候聽說都很頭疼,一夜之間很多人變成窮光蛋了,但是有一個小鎮,它出名是因為有鬱金香公園,只有這個小鎮堅守了誠信。
我不延展了,可能有很多方法誠信,第一是怎麼樣保證供貨,怎麼樣提高技術來穩定生產,這些東西都不是主要的。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它能夠讓鬱金香精準開花,這是荷蘭人研究出來的,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找到任何其他的辦法。什麼叫精準開花?假如你7月5號生日,你把這個告訴他,他通過技術,你按照他的要求,他能夠準確地讓你在7月5號開花,這是最大的誠信。這種誠信把它的特色展現得淋漓盡致。
第二個方面,我講產業。特色產業可能也會分兩大類,第一大類的特色產業可能是一種原發性的產業,很多都是原發性產業。比方說它就是歷史優勢形成的,比方說在黑龍江的五常大米,它就是那個地區自然條件非常好,自然條件好再加上長期栽培形成的。當然,結合了現在的發展,有一個北方的袁隆平,他孕育了一個水稻叫稻花香水稻。當然這樣的例子很多,在歐洲特別多,很多都是自發性產生的。我們國內也有,比方說在赤水河邊的酒產業,它是有延續性的,這種延續性的產業是原生的。當然有這樣的產業發展是最好的,但這些產業多數都集中在我們的傳統產業,傳統的手工業或者農業。
現在工業的發展更多的不是一個原發性的,很多都是偶發性的,舉個例子,像基金小鎮,它就是偶發,因為原來在大城市紐約,但是後來這個地方環境非常好,格林尼治,很多人都去到那住,很多有錢人到那住,避離大城市的喧鬧。大家說在這裡搭建一個基金小鎮吧,做了一些基金,因為它的發展,更多人陸續來了。這種偶發性的因素,首先我們要掌握的是搭建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空間,讓大家有很好的環境、很好的居住條件,這樣可以吸引大家。
第二,我覺得我們要招商引資。我也遇到過不少經驗,很多小鎮為了發展,把他們家鄉的人,還有其他的名人,或者金融企業的人,或者是產業發展比較好的人,吸引來了。這是一個好事,不是不能發展,可以發展,但是我要講一個事情,我們怎麼樣把這個特色植入到這樣的產業裡面。
我再舉一個例子,還是一個荷蘭的例子。荷蘭有一個小鎮,它生產陶瓷,陶瓷大家都知道,英文名字就叫china,反過來說這個陶瓷就是外來產業。本來是荷蘭人跟中國人訂陶瓷,因為荷蘭是貿易國家,向周邊國家輸送,但是因為我們戰亂,供貨一直不及時,我剛才講到誠信問題,荷蘭人非常講誠信,不及時的話會導致他面對不了他的客戶,後來他們就想乾脆自己做陶瓷,就在這個小鎮做了陶瓷。現在這個陶瓷是世界最高檔次的一種瓷,肯定超過我們景德鎮的瓷器,它可以賣得很高。為什麼它能夠經久不衰又賣得很高?大家可能講可能是文化的植入,我覺得是對的。比方說這個城,有大畫家在那,用了很多畫家的畫,大家看到這個沒問題,我認為也沒問題,但這不是核心。我認為更核心的是大家看到藍瓷,荷蘭人對藍的理解是沒有人能超過他的,他一輩子跟海打交道,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於藍的理解,與海進行互動,對於藍的理解和表現能夠達到他的那個水平,所以他是有魂的植入的。外來產業不可怕,但是需要我們植入,不僅僅是文化,更多的是特色的魂的問題。
第三點,我想講一下空間的問題。講到特色產業肯定要講特色空間,特色空間的營造對於特色小鎮,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夢想小鎮之所以成功我們也有功勞,我們做了它的規劃設計,實際上我們給它營造了非常好的空間,包括營造的是怎麼樣能夠創客,帶來了一個團結力量的空間。如果有空,大家有時間我們可以交流怎麼樣營造這樣的空間。這些空間打造好了,可以吸引很多外來人居住。這種環境的、生態的,居住條件好的,配套設施良好的空間,我認為應該是首選。如果有了這樣的空間,自然會有人才來。反過來說,有了人才也會自然發展出一些項目。我剛才講了,有一些偶發性的事件,甚至有些政策偶發性的事件,包括發改委的政策支持,這些都是政策偶發,很容易促進小鎮的經濟發展,不需要著急。這是我講的第一個。
第二,空間的營造。剛剛沈主任也講了,小鎮要有尺度感,這種空間的營造,我們在大城市,我們在城市化建設過程當中,我們已經感覺到這種高樓大廈對我們產生的心理壓力。我們現在不光是城市病,不僅僅是環境汙染、交通堵塞的問題,更多的是社會的問題。所以怎麼樣營造這樣的尺度感,尺度以小為宜,這是一個原則,但是怎麼樣宜人的尺度,這個是非常注重的。
當然不僅僅是尺度的問題,還有歸屬感、存在感,你怎麼樣營造歸屬感、存在感?我們現在造房子只管造,造完了以後很多都是歐洲小鎮,很多都是美國小鎮,講起來都很響亮,我們都被強迫移到美國去了。你要給大家營造的氛圍是讓大家有存在感,當然還有很多交流空間,讓大家能夠更多地交流空間。
第三,我們要互聯。互聯是特色小鎮的一種出路,所謂特色小鎮,我們要抓住特色小鎮一定是講特色,特色不是全面,我們不能把特色小鎮建成小而全的孤島,我們要把特色小鎮做成一個一個的特色。這一個一個的特色要想生存,它就必須得互聯。德國的巴伐利亞州現在形成了高科技和信息產業最多的地區,這些都是以小鎮為主的,本身小鎮空間非常好,大家會去那居住。
第二,我們要利用好網際網路的手段。現在在發達地區我們可以有很強的通信能力,但是不發達地區,我們首要打造的基礎設施更多的是網絡基礎設施,因為網絡是一個扁平化的東西。講到這個,我們現在面臨的時代就是一個區位轉移的時代,過去的區位優勢和將來的區位優勢正在發生轉變,而這個轉變大家就要抓住這種機遇,這種機遇就是要做好自己的環境,做好自己的空間,下一輪的轉移不是以產業為主的,我們不是樂業安居,未來是安居樂業取代樂業安居,所以每一個小城鎮的發展,都特色小鎮的路都是有前景和希望的。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孟行 HN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