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2021年可就要大變了!

2020-12-23 騰訊網

在全國各地的農村,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的,經常會說一句老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就是說女兒一旦結婚,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以後家裡的大部分利益就和女兒沒有關係了。

這種重男輕女也不等於娶了女兒。有時涉及個人利益,但父母以結婚為由很難得到。比如近幾年的房屋拆遷、承包地轉讓、農業補貼等。這些似乎與已婚女兒無關。但2021年後,傳統的已婚女兒不平等觀念應該改變。

2021年,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不斷完善,許多制度性規定的不斷完善,農村已婚女兒應該享有的權利不會因為結婚而改變,也將享有婚前的同等權利。2021年,女兒在國外結婚,仍然可以享受以下四項權利。

一、農村拆遷賠償,女兒也有份

有些地方由於徵地等原因,拆遷經常發生,拆遷時會獲得相應的補償。這些賠償通常被認為與已婚女兒無關,但實際上這是不合理的,也剝奪了已婚女兒獲得賠償的權利。雖然我女兒已經結婚了,但只要她回到是本村,的村民那裡,她自然應該享有拆遷補償的權利。

二、農村宅基地繼承,女兒有繼承權

農村宅基地屬於是本村,村民享有的特殊權利,不得擅自買賣。但在農村,兒子一般可以繼承父母的宅基地,女兒一旦嫁到外面,村裡的宅基地就和她沒關係了。2021年,這種繼承關係也將發生變化。只要證明她是法定繼承人,無論結婚與否,女兒也將享有同樣的宅基地繼承權。

三、農村承包地繼承,女兒也有權

農民農村的承包地,後期基本都是兒子繼承,女兒嫁到農村,更別說繼承父母的承包地,連自己的承包地都會轉讓。但是,2020年以後,就不一樣了。即使女兒已經嫁到國外,只要戶口沒有遷出村子,就可以繼續擁有原承包地。

其次,女人結婚後,不在丈夫家分配土地,原承包的土地可以繼續擁有,也可以繼承父母的土地;另外,離婚後戶籍搬回娘家,如果前夫不給她土地,女方仍然可以獲得父母土地的繼承權。

四、農業補貼獲得權

農業補貼是對農民土地種植的相應補貼。這個補貼是給所有承包土地的農民的。但在農村,往往認為這種補貼應該和女兒結婚後沒有關係。但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女兒已經結婚,但戶籍還未遷出父母戶籍,農業補貼仍與本村村民享有同等權利。從以上四點可以看出,農村的出嫁女兒不是「出嫁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該有的,還是應該給她。要改變以前農村重男輕女的思想,孩子要一視同仁,對她來說才是最公平的。

對此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表達個人觀點。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嫁人了就不再是娘家人從封建思想上來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嫁人了就不再是娘家人,而是屬於婆家那邊的人。比如在古代姓張的女子嫁給李家就會說李張氏,姓王的女兒嫁給張家就會說張王氏,嫁了的女人就不再用自己的姓氏,而是把婆家的姓氏放在前面。
  • 【我的調解故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我的調解故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的調解故事第二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農村有句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近日,桃江法院灰山港法庭調解了一起姐弟之間因共有糾紛引起的訴訟,結案後,雙方才明白,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後,還能繼承宅基地嗎?
    宅基地,是農村人民的一項大財產,但是,這個財產卻不屬於自己的,宅基地是集體所有的,也就是說,你在宅基地上建的房子是屬於你的,而這塊地卻不是你的。而關於宅基地,有一些問題,可能好多農民自己都弄不明白。在農村都說兒子繼承父母留下來的房子,很少能夠聽到女兒能夠繼承房子的,原因還是因為重男輕女,覺得女兒總是會嫁出去的,而嫁出去後就是潑出去的水,是不能夠再得到娘家人的東西了。可以說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農村還是普通存在的,在女兒還沒有出嫁之前都會為女兒著想,但是一旦出嫁後,父母的想法都會有所變化了。
  • 老話沒錯!嫁出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
    相信大家都聽到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或許頗為無情,但這是最為恰當的比喻。覆水難收,女兒成了別人家的人,再也不是娘家人了。原因有三:1.嫁出去的女兒,重要的日子都要在婆家度過。按照傳統慣例,每逢中國的傳統佳節,已婚女子都要在婆家歡度節日。次日或擇日再去到娘家送禮問候。在節日當天,不能和娘家一起歡度,享受天倫。未免會有了分別兩家的生疏。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母親的話,讓扶弟魔女兒心寒如冰
    文|長願我心如流水有句老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根據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女兒出嫁後,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這時候,母親看見遊女士一臉怨氣,又說道:「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是爸媽不講理,你自己去問問,誰家分家產有女兒的份?」遊女士聽完母親的話,頓時心寒如冰。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的做法,讓女兒寒心
    文|秘籍君有的地方結婚有個風俗,就是在女兒的婚車走後,娘家母親要在車後面潑一盆水,原本意思是祝福女兒婚姻幸福,結了婚就不再回頭,可後來傳著傳著就變成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再是自己家的人,是別人家的人,父母可以不用再管了。
  • 嫁出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
    在農村呢,很多約定俗成的規矩是難以改變的。比如這句話:嫁出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女兒一旦嫁出去後,她與娘家就沒有權利義務關係了,娘家的事,她想搭就搭,不搭也行。父母老了,需要贍養,兒子兒媳是有義務的,女兒女婿卻沒有這個義務。當然,家產,也是兒子兒媳全得。村裡有個老婆婆,80多歲,4個女兒,1個兒子。這幾年中風,長臥病床,都是兒子兒媳服侍她。
  • 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還是撒出去的網?
    有一句流傳千古的俗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的寓意大家都清楚,但其觀點並不完全符合當代社情。如今男女平等,女兒出嫁相當於娘家地盤的一次擴張,不但不會失去一個閨女,還能帶回半個兒子。古時候出嫁的女兒,便不能再摻和娘家的事務,更別說分割娘家財產了。
  •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不能總回娘家?這合理嗎?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其實這句話是有歷史來由的,做為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有必要了解。據記載古代我國許多地方在姑娘出稼那天,待女兒上了男方的轎子時,女方家人要用一盆水灑到轎子後面,表示自己的女兒是清白之身,如果此時男方為這樁婚事有什麼不妥的話,反悔還來得及。這就是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的來歷。而並非那種女兒嫁出去之後就不再需要娘家負責任的意思。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是媽媽的寶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婆婆天天在我耳邊念叨著。婆婆一直教育我:你嫁到這邊來,就是這邊的人了,娘家逢年過節走動走動就好,只能是親戚了,不能是家了,親戚之間的走動人情不能超過倆百。還有你有倆個女兒,帶大就好了,她們早晚是要嫁人的,能少花點錢就少花點錢。你們還有個弟弟呢,到時候家產都給你弟弟好了。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孝順父母就是顧了娘家嗎?
    她母親沒有什麼文化,在這場意外之前,和大多數的農村女人一樣,主要就是負責家裡的生活還有地裡的農活,從家裡出事起就開始四處打工,賺取供兩姐弟上學。弟弟初中畢業後就不上了,他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不如早點工作減輕家裡的負擔。媛媛大學畢業就回家鄉找了工作,然後處了個男朋友,結婚了。
  •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結婚後才知道這句話很真實
    俗話這樣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家有女兒,沒出嫁之前是自己的女兒,是自家人,但是一旦出嫁,就不再是自己家的女兒了,成為了別人家的人,此生,再無瓜葛,兩不相欠。很殘忍的一個說法,但是,幾輩子就這樣過來了,沒覺得有什麼不妥,據說我老家前幾代都這樣,那時候,家家戶戶都很窮,閨女出嫁也沒什麼嫁妝,條件好的可以給個縫紉機,或者黑白電視節,條件不好的只能是個剪刀或者別的小物件,嫁出去之後,就自己顧自己了,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沒錢,能顧得上自己就不錯了,哪有餘力去顧念娘家或者女兒家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提到俗語,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語言文化,而俗語最初便是有古代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而得到的經驗。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有些俗語雖然能夠讓我們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識,但也存在某些不適用於當今時代的俗語。比如,這句「三十晚上無外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嫁出去的閨女是外人嗎?習俗是什麼?是經驗還是約束?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難道父母生病當女兒的真的不用給錢嗎?
    在我們老家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兒出嫁以後就與娘家沒有關係了,以後你只是個客人,不再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啦。當然,這也與古代「出嫁從夫」的思想有關。但是,出了嫁的女兒真的就什麼都不用管,不能管了嗎?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婆家娘家,到底哪個才是家?
    我也不能直接跟老爸說,你女兒都嫁人了,她不能總是待在娘家吧,她自己也有家。 站在婆家人的角度上想想,哪有自己家的媳婦整天待在娘家不回去的,何況對你還行,肚子裡還有人家的大孫子。就算人家不說,自己也不能太過於自我,作為一個成年人,總是要兼顧一下兩家人的感受,顧全大局的。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家長不能和孩子開這類玩笑
    文:黑豆老末兒前幾天和微友聊天,講了一個故事:我結婚後有一年回家,爸爸開玩笑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我當時也笑著說,我就是潑出去的水怎麼了。後來大概有兩三年沒有回家,因為爸爸那玩笑話讓我心裡記了個結,那幾年,如果想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寄東西或者寄錢回去,藉口就是忙。
  • 難道真的是「女大不中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那就是她的女兒萱萱已經好久沒有主動給她和老公打電話了。每次打電話過去,不是忙就是和朋友聚會,說等會打過去。可是等了好一會兒了還是不見女兒回過來。這是怎麼了?難道我養了個白眼狼?這還沒成家呢,就不聯繫我了!
  • 以案釋法 | 誰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過去有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這句話也漸漸不再被部分人掛在嘴邊1996年9月 ·施某恭、施某敬根據農村習俗,對訟爭房產進行析產,並籤訂《分房合約書》,約定施某恭與施某敬對訟爭房屋各佔一半;後空埕共有、廳堂面積公有等。2000年9月 ·施某恭就訟爭房產中的部分房屋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房屋所有權證》。
  • 古代,嫁出去的女兒死後,為什麼不能葬在娘家?
    原標題:古代,嫁出去的女兒死後,為什麼不能葬在娘家? 古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出去的女兒相當於潑出去的水,嫁出去以後,要跟別人姓
  • 嫁出去的女兒當然不會是潑出去的水!
    父訓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婆家才是她的家,婆家的事才是她身為兒媳該費心操心的,回到娘家,女兒就成了客人,對女婿不就稱為「嬌客」嗎?但事實上,每當王若弗挨了婆母的懲罰、丈夫的訓斥,總是第一時間找嫁出去的女兒華蘭回來。說到王若弗,她於夫妻情分上一般,在兒女上頭卻著實有福氣,不但生了個入閣拜相的超級聖品盛長柏,還有個聰慧賢良識大體的長女盛華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