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是媽媽的寶

2020-08-28 倆金媽媽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婆婆天天在我耳邊念叨著。婆婆一直教育我:你嫁到這邊來,就是這邊的人了,娘家逢年過節走動走動就好,只能是親戚了,不能是家了,親戚之間的走動人情不能超過倆百。還有你有倆個女兒,帶大就好了,她們早晚是要嫁人的,能少花點錢就少花點錢。你們還有個弟弟呢,到時候家產都給你弟弟好了。

呵呵!我只是長長的一聲「呵呵!」娘家永遠都是我的家。我自己的女兒自己疼。

我特別願意回娘家,想吃什麼了,或者想偷懶了。只要一放假,我就會往家裡跑,自己的家比哪裡都舒服,回家吃飯,聊天,帶著孩子給他們看看,或者陪陪他們,都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當然了。只要想吃什麼,媽媽二話不說就會做,自己玩就好了,孩子也有人幫忙帶。在家呆著,每根神經都是放鬆的,每寸肌膚都是舒服的。

我生二胎之後,動不動就腰椎間盤突出,一腰椎間盤突出就抱不動孩子,每次只要一個電話回去,我媽就會火急火燎的趕過來,第一件事就是幫我抱孩子,我只要躺在床上喂喂奶就好了。這個時候覺得媽媽在身邊是最幸福的。

有次特別嚴重,腰椎壓迫神經,肩膀一邊高一邊低,走路一瘸一拐的,路就好像不平一樣。高一腳低一腳走著的時候眼淚就來了。媽媽看著我這樣,就說:「孩子呀!自己的身體健康比什麼都重要,媽媽老了,只要你們好,媽媽寧願自己少幾年壽。要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孩子們,女孩都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有女孩才是福氣。」

二寶一歲斷奶,合計著,孩子喝的奶粉不能馬虎,要好點的,買便宜的不放心,多花點錢也要買大品牌的。婆婆就說:「一歲了還喝什麼奶粉,有飯吃就好了,吃大米飯比什麼都強。」我什麼也沒說,自己該買什麼樣的奶粉就買什麼樣的奶粉。小叔子18了,還天天喝牛奶。我自己的女兒自己對她好,自己疼。以後嫁了也一樣。

大女兒想學舞蹈,孩子爸不同意,家裡他一個人賺錢,要養倆個孩子,還有那麼一大家子人。我一直是想要女兒學舞蹈的,女孩子,不一定要學出個什麼名堂,學學有氣質就好了。我就自己偷偷給女兒報名了。女兒抱著我說,還是媽媽對她最好了。每天女兒學完舞蹈回來,就會給我練習學過的東西,看著女兒的練習,我就知道我的決定是對的。

相關焦點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的做法,讓女兒寒心
    文|秘籍君有的地方結婚有個風俗,就是在女兒的婚車走後,娘家母親要在車後面潑一盆水,原本意思是祝福女兒婚姻幸福,結了婚就不再回頭,可後來傳著傳著就變成嫁出去的女兒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再是自己家的人,是別人家的人,父母可以不用再管了。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嫁了的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小年?
    在封建思想裡嫁出去的女兒已經不是娘家人了,她是不可以在娘家過小年的,如若在娘家過小年會對娘家人不利。嫁出去的女兒不止小年不能在娘家過年,在端午、清明、七夕、中秋等等節日都是不可以在娘家過的。一、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嫁人了就不再是娘家人從封建思想上來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既然嫁人了就不再是娘家人,而是屬於婆家那邊的人。比如在古代姓張的女子嫁給李家就會說李張氏,姓王的女兒嫁給張家就會說張王氏,嫁了的女人就不再用自己的姓氏,而是把婆家的姓氏放在前面。
  • 【我的調解故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我的調解故事】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我的調解故事第二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農村有句俗話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近日,桃江法院灰山港法庭調解了一起姐弟之間因共有糾紛引起的訴訟,結案後,雙方才明白,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母親的話,讓扶弟魔女兒心寒如冰
    文|長願我心如流水有句老話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根據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女兒出嫁後,就像潑出去的水一樣,娘家就不得過問了。這句話的出處之一,是在明末清初西周生的長篇小說《醒世姻緣傳》裡的第九十二回:當陳師娘離世後,一家人紛爭遺產,女兒認為「父母的家當,兒一分,女一分。」但嫂嫂卻譏諷道:「這話燻人!嫁出的女,潑在地裡的水,你分我的家當?」
  • 嫁出去的女兒,是潑出去的水?還是撒出去的網?
    有一句流傳千古的俗語:「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的寓意大家都清楚,但其觀點並不完全符合當代社情。如今男女平等,女兒出嫁相當於娘家地盤的一次擴張,不但不會失去一個閨女,還能帶回半個兒子。古時候出嫁的女兒,便不能再摻和娘家的事務,更別說分割娘家財產了。
  • 嫁出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
    相信大家都聽到過「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或許頗為無情,但這是最為恰當的比喻。覆水難收,女兒成了別人家的人,再也不是娘家人了。原因有三:1.嫁出去的女兒,重要的日子都要在婆家度過。按照傳統慣例,每逢中國的傳統佳節,已婚女子都要在婆家歡度節日。次日或擇日再去到娘家送禮問候。在節日當天,不能和娘家一起歡度,享受天倫。未免會有了分別兩家的生疏。
  •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女兒嫁出去後,還能繼承宅基地嗎?
    在農村都說兒子繼承父母留下來的房子,很少能夠聽到女兒能夠繼承房子的,原因還是因為重男輕女,覺得女兒總是會嫁出去的,而嫁出去後就是潑出去的水,是不能夠再得到娘家人的東西了。可以說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在農村還是普通存在的,在女兒還沒有出嫁之前都會為女兒著想,但是一旦出嫁後,父母的想法都會有所變化了。
  • 嫁出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
    比如這句話:嫁出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女兒一旦嫁出去後,她與娘家就沒有權利義務關係了,娘家的事,她想搭就搭,不搭也行。父母老了,需要贍養,兒子兒媳是有義務的,女兒女婿卻沒有這個義務。當然,家產,也是兒子兒媳全得。
  • 為什麼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還不能總回娘家?這合理嗎?
    「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其實這句話是有歷史來由的,做為我們民族的文化瑰寶我們有必要了解。據記載古代我國許多地方在姑娘出稼那天,待女兒上了男方的轎子時,女方家人要用一盆水灑到轎子後面,表示自己的女兒是清白之身,如果此時男方為這樁婚事有什麼不妥的話,反悔還來得及。這就是所謂「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的來歷。而並非那種女兒嫁出去之後就不再需要娘家負責任的意思。
  • 農村老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2021年可就要大變了!
    在全國各地的農村,由於傳統觀念的影響,尤其是農村的老人,重男輕女的現象還是相當嚴重的,經常會說一句老話「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就是說女兒一旦結婚,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了,以後家裡的大部分利益就和女兒沒有關係了。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難道父母生病當女兒的真的不用給錢嗎?
    在我們老家有這麼一句話,叫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意思是女兒出嫁以後就與娘家沒有關係了,以後你只是個客人,不再是這個家庭的一份子啦。當然,這也與古代「出嫁從夫」的思想有關。但是,出了嫁的女兒真的就什麼都不用管,不能管了嗎?
  • 「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結婚後才知道這句話很真實
    俗話這樣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意思就是家有女兒,沒出嫁之前是自己的女兒,是自家人,但是一旦出嫁,就不再是自己家的女兒了,成為了別人家的人,此生,再無瓜葛,兩不相欠。現在,時代發展了,觀念進步了,即使女兒出嫁了,也一樣和娘家保持聯繫,關係很親密,母慈子孝,但是,也有不少女性朋友說她們真正體會到了那句: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提到俗語,想必大家都知道這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語言文化,而俗語最初便是有古代人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而得到的經驗。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有些俗語雖然能夠讓我們了解更多的生活常識,但也存在某些不適用於當今時代的俗語。比如,這句「三十晚上無外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嫁出去的閨女是外人嗎?習俗是什麼?是經驗還是約束?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家長不能和孩子開這類玩笑
    文:黑豆老末兒前幾天和微友聊天,講了一個故事:我結婚後有一年回家,爸爸開玩笑說:嫁出去的閨女,潑出去的水。我當時也笑著說,我就是潑出去的水怎麼了。後來大概有兩三年沒有回家,因為爸爸那玩笑話讓我心裡記了個結,那幾年,如果想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寄東西或者寄錢回去,藉口就是忙。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婆家娘家,到底哪個才是家?
    我也不能直接跟老爸說,你女兒都嫁人了,她不能總是待在娘家吧,她自己也有家。 站在婆家人的角度上想想,哪有自己家的媳婦整天待在娘家不回去的,何況對你還行,肚子裡還有人家的大孫子。就算人家不說,自己也不能太過於自我,作為一個成年人,總是要兼顧一下兩家人的感受,顧全大局的。
  •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孝順父母就是顧了娘家嗎?
    她母親覺得自家條件差,怕自己給女兒丟臉,所以從不去她家小住,即使媛媛再三邀請,也是買大包禮品,當天去當天回。媛媛自覺母親養大他們姐弟倆不容易,何況母親年齡也大了,身體大不如前,就勸著母親不要再去外面打零工了,身體要緊。母親卻總說她自己還能動,不能依靠他們。媛媛勸不動也就不再勸了。誰知有天她母親上班途中騎車摔倒,住院了。
  • 難道真的是「女大不中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文|西雅媽媽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那就是她的女兒萱萱已經好久沒有主動給她和老公打電話了。每次打電話過去,不是忙就是和朋友聚會,說等會打過去。可是等了好一會兒了還是不見女兒回過來。這是怎麼了?難道我養了個白眼狼?這還沒成家呢,就不聯繫我了!
  • 嫁出去的女兒當然不會是潑出去的水!
    父訓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婆家才是她的家,婆家的事才是她身為兒媳該費心操心的,回到娘家,女兒就成了客人,對女婿不就稱為「嬌客」嗎?但事實上,每當王若弗挨了婆母的懲罰、丈夫的訓斥,總是第一時間找嫁出去的女兒華蘭回來。說到王若弗,她於夫妻情分上一般,在兒女上頭卻著實有福氣,不但生了個入閣拜相的超級聖品盛長柏,還有個聰慧賢良識大體的長女盛華蘭。
  • 以案釋法 | 誰說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過去有人常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這句話也漸漸不再被部分人掛在嘴邊
  • 你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當你想收的時候收不回去了
    重男輕女的家庭,當你被視為潑出去的水時,不要憎恨父母。天下的父母不一定都是好父母,不一定都是願意為子女赴湯蹈火的父母。做一個知足的子女,做一個學會感恩的子女。你非得把女兒往外推,推著推著真的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不是女兒恨你,是因為你放棄了對女兒的愛,是你讓女兒成為了潑出去再也收不回去的水了。同一件事就會出現千萬種想法和做法,不管他人,只管自己。父母永遠是父母,該盡的孝心要做到,該還的恩情就該還,一碼歸一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