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偏旁的書寫規律續談
——以王鐸行書為例
…………………………
——本論題以王鐸行書範字為例,按照行書的因勢生形、點入順入帶收、橫的短化、豎的曲化、撇的直化、捺的點化、折的圓轉化、鉤的引帶化、連筆(帶連與合連)等筆畫特點和仰俯、轉側、向背、大小、主次、疏密、透氣、穿插、避讓、高低、寬窄、變換等結構要領,通過與楷書寫法的參照比較,研究行書偏旁的書寫規律。
——《行書偏旁的書寫規律》一文已經談了「牽絲引帶、連筆書寫、筆順變化、書寫簡化、筆形調整、筆畫轉換、位置改變、筆畫省略、增加空白」等書寫規律。
——本文從行書結構要領的角度分析,繼續探討行書偏旁的幾個書寫規律:仰俯對應、突出向勢、同構更異。
一、仰俯對應
——在楷書中,雨字頭、春字頭、老字頭、虎字頭、氣字頭等的上下橫筆右端都是上仰之勢,呈平行狀態。而在行書中,上面(或中間)短橫往往向右下書寫,為俯勢,與下面的長橫筆俯仰對應。這樣,既便於上下筆畫的連貫書寫,又增加斜中取正的生動效果。口字底、日字底等也具有上仰下俯的勢態。
二、突出向勢
——月字底、口字底、日字底、耳字旁、耳字底、貝字旁、貝字底、車字旁、車字底等,因左邊的撇、豎筆更宜順應上面引帶之勢而書寫為弧度外凸的豎筆,因此右邊豎筆也對應地弧度外凸,兩邊豎筆呈相向之勢。
三、同構更異
——行書中由兩個相同的部件構成的偏旁,由於筆勢方向、引帶連綿等原因,比楷書更增加了變換書寫的效果。如竹字頭,左部的撇、橫、點連寫,收筆向右上引帶送勢;右部的撇、橫、點也連寫,點為撇勢,向左下(並往往長化)引帶;左右部件的勢態相異程度很大。
——————————
參見江西美術出版社《王鐸行書要領精講》《米芾行書要領精講》《二王行書要領精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