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貴陽清鎮職教城東區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人工湖畔,48名寮國留學生身著盛裝,與該校師生一道狂歡「潑水節」。
上午10點,風情別樣的民俗展示上演。沒有香料,學生們用多種香水混合代替滴入聖水見人均沾;一根根白線繩綁上「寮國基普」(寮國紙幣)系上手腕,雙手合十、誠懇祝福;染制的寮國國花雞蛋花不分男女,低眉戴頂;有趣的留學生還穿戴齊整扮起了新郎新娘……
民俗展示尚未結束,迫不及待的水桶、臉盆、水槍已潑向人群,節日的狂歡再難中止。活動中,女生的唇彩成了搶手貨,留學生們用它在T恤背後寫上「新年快樂」,或是用來擦「花臉」。
潑水節也叫宋幹節,是寮國的傳統新年節日,每年4月13日至15日舉行,在這為期三天的慶祝活動中,人們相互潑水、嬉戲、祈求這純淨的甘露,能洗去人們過去一年的不順,同時也帶來新一年的好運。同時,潑水節也是傣族以及泰語民族和東南亞地區的傳統節日,重要程度類似中國農曆新年。
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國際交流辦公室主任文佳介紹,這48名寮國留學生中除了應屆高中畢業生外,還有寮國各級政府公職人員,年齡在18至30幾歲不等,來校主要以進修漢語為主。
寮國的留學生們將在貴陽留學一至兩年,他們將在學校學習拼音、漢字、綜合漢語、聽力、口語等課程。
21歲的李富昌來自寮國豐沙裡省,在留學生中,他的漢語水平最高,已通過HSK最高等級六級考試。
16歲初中畢業後,李富昌就被父親送到普洱學習兩個月的漢語拼音,高中畢業後又爭取名額來到貴陽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我父親平均一個月要來雲南省一次,但還是聽不太懂中國話」,受父親影響,李富昌從小就接觸了《戰國策》《唐詩三百首》,並在寮國通過網絡完整地看完了《三國演義》。
「我想回寮國讀大學,畢業後去政府部門上班,最好能進『計劃與投資部』工作。」李富昌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以我現在的漢語水平,回寮國在修建高鐵或者做旅遊、貿易翻譯一個月至少也有一千美元的收入」。
29歲的阿明去年十月才到職教城,大學畢業後,進入寮國南塔省省政府做了六年公文秘書,目前是公派保留一半工資來中國留學、學習漢語。阿明說在建的昆曼(昆明至曼谷)高鐵經過他的家鄉,作為南塔省省政府的一名公文秘書,他今年與中國的交集會更多。「不僅僅是修建高鐵項目,還有越來越多的貿易、交流、往來。」
「派來學習,純粹是工作上的需要。」阿明說在寮國,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和「泛亞鐵路」中線的推進,學習中文是對該國公務人員的必然要求。「近年對新入職公務人員有基礎漢語的考核,懂點中文,至少可優先錄用」。
文佳說,今年暑期,貴州將迎來第十屆東協教育周,這48名寮國留學生正是該校與寮國政府籤訂的教育合作首批受益者。下月,該校還將迎來俄羅斯、匈牙利、烏克蘭等國的幾批留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