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陶虹在節目《女人30+》分享了和孩子之間的一段對話,引發了無數網友的好評。事情是這樣的:
陶虹的女兒小寶小時候被同學罵,說她長得醜,回到家後的小寶哭得很傷心。
面對孩子的哭泣,陶虹先是一愣,沒有急著批評女兒同學,而是問女兒:「你覺得你長得醜嗎?」女兒說:「我不醜。」
她又問:「那你覺得你長得漂亮嗎?」女兒說:「我長得漂亮。」
陶虹於是說:「那我很誠實地告訴你,你長得不醜,但是你長得也不漂亮。但我可以告訴你一個特別棒的事,就是你長得獨一無二,誰都沒辦法複製你。」
聽完媽媽的話,小寶一掃臉上陰霾,又笑呵呵了。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孩子在父母眼裡,都是最棒的。可是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總會或多或少地被否定,被質疑,這個時候大多數家長如何說,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關鍵的。
世界上美與優秀的標準並非只有一種,而那個特別的、不可複製的自己才應該是最值得我們驕傲的。
孩子的未來,就藏在父母的態度裡。
01自信,來自於認可
最近熱播的《以家人之名》裡的主角李尖尖幼年喪母,一直是由爸爸李海潮將她撫養長大。雖然是單親家庭,但是尖尖一直樂觀開朗,自信陽光,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看出李爸爸的肯定和認可非常關鍵。
李尖尖從小就成績極差,在班裡始終倒數,作為爸爸的李海潮每次參加家長會都要被老師點名批評,然而,他並沒有惱羞成怒或是因此而責怪李尖尖,反而看的很通透。
在一起吃飯的時候,他很自然的說道:「這有學習好的呀,他就有學習差的。你啊,你就盡力吧,好嗎?實在不行也就算了。」
就是這樣坦然的認可與肯定,才讓尖尖從不因成績而自卑,反而越發的活潑樂觀、積極向上。
對於尖尖喜愛的繪畫和木雕,李爸爸雖全力培養,卻從沒有過多幹涉,只要她喜歡就好。當李尖尖獲得獎項時,他不論大小,都照單全收,給予百分百的肯定和鼓勵。
在這樣的環境下,李尖尖變得越來越優秀,在自己喜歡的領域也發展的越來越好,最終通過木雕找到自己喜愛的工作。
發展心理學認為,在兒童時期,我們是通過成人的眼睛來看自己的。兒童的自信和自我認同來自父母或重要他人的評價。
當父母能夠肯定和認可孩子的時候,孩子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自信力,才能夠學會自我肯定、自我欣賞,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被父母認可和肯定的孩子,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自信、更坦然。
02 堅持,源自於鼓勵
前兩天在看綜藝節目的時候,無意中看到喜劇演員楊迪向父母下跪謝恩。
在《青春環遊記》中,楊迪面對父母講出了深藏內心的感恩之情。
他說:「你們從來沒有阻礙我,追逐我自己想做的所有事情,而且從來都是鼓勵式的教育,讓我覺得我真的很優秀,我不管幹什麼,我媽都說「好」「棒」,然後我就越發地,往我想做的事情去幹,他們從來沒說過一句不是,我非常感謝你們。」
說著說著,楊迪雙眼含淚,跪在了父母面前,引得現場的嘉賓紛紛淚奔。
而楊迪的父母也立即上前攙起他,告訴他:「兒子,沒什麼,這是我們做父母應該做的,只要你喜歡,我們都支持!」
父母的鼓勵對孩子有多重要,或許只有孩子自己最能知道。
而被鼓勵的孩子,就是那些發光的太陽,能夠一直追逐夢想,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從而不斷努力,奮勇向前。
楊迪其貌不揚,既沒有深厚的背景也沒有豐富的資源,可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小夥子,能夠從一個素人成為一個廣受歡迎的笑星,這其中的堅持是最難得可貴的,而父母的鼓勵和支持正是給了他無盡的動力,讓他能夠最終實現自己的夢想。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都是獨一無二的,作為父母,看見孩子獨特的閃光點加以引導,對孩子給予充分的肯定鼓勵,找到適合孩子成長的方式,才是給他最好的愛。
03 成功,離不開支持
去年暑假,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橫掃50億票房,獲得了口碑和票房雙豐收,而裡面對於魔丸哪吒的逆天改命,也讓人們津津樂道,不斷反思。
哪吒本是靈丸,卻機緣巧合成為魔丸,他頑劣不羈,捉弄百姓,別人說他是禍害,他就到處禍害人,並以此取樂,引得人們對他又厭又怕。然而,李靖夫婦卻從不帶著有色眼鏡看他,而是一直在努力接受孩子的與眾不同,一如既往的給予他最深的愛和信任,無條件的支持和認可他,甚至願意為他付出生命。
電影最後,哪吒在父母的愛與支持之下,終於壓制住了心中的魔性,成為拯救百姓的英雄。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只有我自己說了算。」不得不說,哪吒的脫胎換骨,來源於父母無私的愛和無條件的支持。
而電影的導演楊宇(餃子)也是一位得到父母無條件支持的「哪吒」。
本該順利成為醫生,獲得穩定、溫飽不愁的生活的他,因為心中「漫畫家」的夢想,在大三時,毅然「棄醫做動畫」,而當時大家都覺得他瘋了,支持他的,只有父母。
頂著親朋的「口水」壓力,他在家啃老三年,足不出戶做動畫。很多人在背後說他不知天高地厚,甚至等著看他笑話。這種情況下,楊宇自己都有點撐不住了,但是父母堅定地支持他:「我們相信你可以。」
最終,他成功了,成就了哪吒也成就了自己。
父母是孩子最強大的後盾,只要有了他們的支持,孩子就能發揮出無限潛力!
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效應叫皮格馬利翁效應,也被稱作「期待效應」。它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
而父母對孩子的認可、鼓勵和支持正是傳遞這種積極的期望,讓孩子能夠接收到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從而專注於發展自己,成就自己。
父母坦然的認可,是奠定孩子自信的基石;
父母溫暖的鼓勵,是引導孩子前進的動力;
父母無條件的支持,是孩子成就自我的養料。
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要我們精心呵護,耐心陪伴,給予他們自信的陽光、鼓勵的灌溉和支持的空氣,最終他們都會成長為參天大樹,不懼任何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