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7點多,我正在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值班,突然聽見護士叫我,隨即門被大力打開,一對夫妻抱著一個大哭的孩子衝進來。女子哭著說:醫生,快救救我孩子,他的耳朵裡有隻大蟲。
聽完,我立馬給孩子做檢查,發現耳道內確實有一隻蟲子粘在皮膚上,用鑷子輕輕的撥動一下蟲子,一點沒動,看來蟲子是緊緊叮在皮膚上的。我再一次用鑷子輕輕撥動蟲子,動了一點點,就這樣一點點撥動,最後蟲子沒有叮那麼緊的時候,我就用鑷子把蟲子撥出來了。
蟲子被取出來後,我們這才發現這是一隻蜱蟲。媽媽回憶說,孩子今天和小朋友在小區裡玩耍,小孩子頑皮,有時候就會在地上打滾,跑到小林子裡躲貓貓,蟲子可能是那個時候鑽進去的。結果晚上回到家,孩子就捂著耳朵說裡面疼,我們就拿手電筒照,就看見一隻蟲,瞬間被嚇哭了,所以就趕緊帶著孩子來你們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了。
其實蜱蟲本身個頭不大,只有芝麻那麼大,但因為孩子的耳道口已被咬破,蟲子在吸血,所以蜱蟲身子圓滾滾,直徑約有兩釐米。幸運的是,耳道口的組織較為結實,蜱蟲很難鑽入,最後取出的蜱蟲很完整,口器和足都是完整的,證明沒有殘留在孩子的耳朵裡。
隨即,我又趕緊給孩子的傷口做了消毒消炎處理,並叮囑他父母,如果有發熱或者傷口持續疼痛,一定要及時就醫。他父母連聲感謝後,抱著孩子走出了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
蜱蟲俗稱草爬子,蟄伏在草叢、植物或牲畜皮毛間。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叮咬人體時它會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因而許多人被咬時往往察覺不到。
一般來說,在叮咬後24小時至48小時,症狀較輕的可能只有叮咬痕跡,重的可能會有水泡,傷口附近的淋巴結會腫大。
貴陽銘仁耳鼻喉醫院提醒大家:如果發現蜱蟲叮咬在皮膚上,一定不要用手直接接觸或拉扯、拍打,一旦處理不當蜱蟲頭部和口器斷裂在體內,會刺激蟲體釋放更多毒素到體內。被咬傷後,應儘快到醫院進行治療,儘量不要自行在家摘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