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常用藥茵梔黃已對嬰幼兒禁用!請讓更多媽媽知道!

2020-12-18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董麼麼summer

這兩天關於茵梔黃「實力坑娃」的事,讓很多媽媽人心惶惶。想到小小包剛出生的時候,被醫生開的就是這種藥。吃完藥小小包雖然黃疸褪去了,但是在他吃藥那幾天,頻繁拉肚子的情況,還是讓我挺揪心的。現在,終於有人將這件事公布出來了,讓我在氣憤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畢竟,茵梔黃早一天被「封殺」,以後就會避免很多黃疸寶寶受苦。

現在讓我們回顧一下引發這個事件的文件:

下圖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在2016年8月31日發布的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雖然在公告中只說了茵梔黃注射液,並沒有提及口服液和顆粒,但是在這裡包媽還是提醒各位媽媽口服的也慎用。

為了進一步了解修訂內容,我下載了附件,由於附件信息很多,為了節省妞兒們的時間,在這裡給大家整理與我們最關心的問題:

1、用藥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藥並及時救治。

2、包括全身性損害(畏寒、寒戰、發熱、高熱、疼痛、不適等)、消化系統:噁心、嘔吐、腹瀉、腹痛、胃腸脹氣、胃不適等(有胃腸道出血個案報告)不良反應。

3、首次明確規定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上面是文件中與我們關係最大的三點,其中注射液明確禁止給新生兒和嬰幼兒使用。包媽在這裡再囑咐一遍,為了我們的寶寶健康,茵梔黃這種成分的去黃疸藥物,請給寶寶謹慎使用,像口服液,顆粒等一定要謹遵醫囑!

既然這個藥已經出現問題了,那麼面對新生兒黃疸,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 ● ●

首先我們來了解下新生兒黃疸

常見的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若是寶寶發了黃疸,請妞兒自行對照:

1.生理性黃疸的特點

1) 一般發病於寶寶出生後2-3天,在4-6天時達高峰。足月出生的寶寶在2周左右消退,早產寶寶在後3周左右消退。

2) 寶寶皮膚呈現為淡黃色,一般只限於面部和上半身,發黃疸時寶寶無其他異常情況。

3) 化驗血清膽紅素超過正常2mg/dl,但小於12mg/d1。

小科普:dl是一個容積單位:1L=10dL

2.病理性黃疸的特點

1) 出現時間過早(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出現),黃疸消退時間過長,或消退後又出現。

2) 黃疸程度過重,全身皮膚發黃明顯。還伴有其他異狀出現:如吐奶,大小便顏色異常等。

3) 膽紅素超過12mg/dl,或上升過快,每日上升超過5mg/dl。

小科普:病理性黃疸是由疾病所引起的,使膽紅素的代謝出現異常,它發生在新生兒的特定時期,使生理性黃疸明顯加重。

3.母乳性黃疸的特點

1) 在寶寶出生4~7天出現黃疸,2~4周達高峰,一般持續3~4周,第2個月逐漸消退,少數可延至10周才退盡。

2) 黃疸期間若停止餵母乳,症狀就會明顯減輕,這期間寶寶無其他異常情況。

3) 血清膽紅素超256.6-342.0μmol/L

小科普:母乳性黃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分為早發性和晚發性兩類。

早發性發生時間與生理性黃疸相近,主要與母乳餵養不當,攝入不足有關。

晚發性多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的腸肝循環增加有關,常發生於生後1~2周,可持續至8~12周。

面對黃疸,我們該如何應對?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並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只要寶寶吃的睡的好,大小便顏色正常,過了高峰期,黃疸便會自行消退。

若是妞兒們還不放心,可以適當的讓寶寶多吃些,促進代謝,加強膽紅素的排出。

2. 病理性黃疸

如果是病理性黃疸的話,建議妞們們儘早帶著寶寶去正規的三甲醫院治療。

3.母乳性黃疸

隨著母乳餵養的提倡,現在母乳性黃疸的發生率在逐年提高,對於這個性質的黃疸,包媽要重點說兩句。

首先是最令人關心的問題:得了母乳性黃疸還可以餵母乳嗎?

若是膽紅素水平超過標準,醫生會建議暫停母乳餵養觀察,這是為了方便醫生診斷,一旦確定是母乳性黃疸,仍可母乳餵養。

黃疸的寶寶該如何治療:

1) 當明確為母乳性黃疸後,並不提倡停止母乳餵養,可以選擇少量多餐餵養。

2) 光療,就是用光線的輻射能治療疾病的理療方法,當膽紅素達到20mg/dl,就要考慮是否需要光療了,一般情況下是不需要用白蛋白或血漿治療的。

3) 注意保暖,增加熱量、營養,預防感染等疾病的發生,以免加重黃疸。

網上還有很多治療黃疸的民間偏方,比如給孩子多喝水,多曬太陽,還有的說喝葡頭糖水什麼的都不建議媽媽們盲目的跟著去學,剛出生的寶寶很嬌嫩,除了奶,儘量不要給他(她)餵其他的東西。曬太陽是好事兒,但曬的多了寶寶們一樣承受不了。如果實在不放心,請帶寶寶到正規的醫院去檢查治療。

文章來自寶寶知道,更多孕產育兒精彩內容,請下載「寶寶知道」APP

相關焦點

  • 給新生兒退黃疸用茵梔黃 官方發文明確禁用
    長期以來,一些媽媽因為新生兒黃疸不退,使用茵梔黃口服液給孩子退黃。個別醫生也建議使用茵梔黃口服液給孩子退黃疸。2016年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在其官網發布「總局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要求增加警示語」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並在其禁忌項中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 茵梔黃真的被禁用?寶寶黃疸怎麼辦
    今天出院時,醫生給我們開了2盒茵梔黃口服液,說給寶寶後面退黃疸用。但是我們現在對這個藥有一些疑問,不太敢給寶寶用,所以想跟你們諮詢一下?Y:您有什麼樣的疑問呢?Z:最近我看到同事在朋友圈裡轉發的一條關於茵梔黃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文章,說是國家藥監局已經明確禁止茵梔黃用於新生兒和嬰幼兒。把我們嚇了一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退黃疸神藥」茵梔黃陷入輿論漩渦 還能用嗎?
    用於退黃疸的中成藥「茵梔黃」近日陷入輿論漩渦。國家食藥監總局8月31日發布公告,要求茵梔黃注射液修改說明書,標註「新生兒、嬰幼兒禁用」以及多項不良反應。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茵梔黃口服液、顆粒能否繼續使用也陷入爭議之中。南方日報記者調查發現,茵梔黃來自中醫古方,在臨床使用歷史悠久,此次被要求修訂說明書的茵梔黃注射液,其實早已在大醫院停用。
  • 嬰幼兒「退黃疸神藥」被叫停
    值得注意的是,在禁忌證部分,第一次明確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雖然僅涉及注射液一種劑型,但凌昊相信,「這個遲來的公告,是用命換來的」。按照他的說法,2016年1月,兒子小楠在服用茵梔黃顆粒劑後發生溶血,因病情發展太快,搶救無效,最終離開了人世。母嬰論壇裡,無數新晉爸媽的心被公告牽動。
  • 嬰幼兒退黃疸禁用這種藥 新晉媽爸要注意了
    作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常用藥,茵梔黃注射液、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顆粒一直以來被許多家庭使用。  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增加「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等警示語,並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9月2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東陽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陶品武。
  • 這款兒童"神藥"竟是國家禁用藥!還有這6種家中常備藥,已被多地禁用!
    愛上杏壇本土丨資訊丨優惠丨交友在很多育嬰論壇上,寶媽們交流著退黃的經驗,其中一個藥物被頻繁提起——茵梔黃。最近,濫用茵梔黃的新聞引起了一波激烈討論。網絡新聞截圖想了解茵梔黃,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黃疸是怎麼回事?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退黃呢?黃疸是什麼?
  • 茵梔黃口服液仍可用於寶寶黃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通訊員 王娟 記者 劉峻)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總局」)發文修改了茵梔黃注射液的說明書,要求增加「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的警示語,並首次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南京鼓樓醫院臨床藥師吳曉燕告訴記者,茵梔黃注射液禁用於新生兒、嬰幼兒,並不意味著茵梔黃口服液同樣不適用。
  • 黃疸用茵梔黃注射液被禁止用於嬰幼兒
    近些年,茵梔黃被廣泛用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也被奉為降黃疸的良藥。然而近日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增加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修訂,這是食藥監總局第一次明確需在禁忌項中標明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字樣。
  • 不用茵梔黃怎麼退黃疸?8 大黃疸熱門問題一次性全解決
    前段時間,丁香媽媽發了一篇文章,說使用茵梔黃治療黃疸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很多媽媽看過後更著急了:「不能用茵梔黃,那還怎麼給寶寶退黃?」黃疸提早出現、黃疸程度加重、黃疸消退延遲,都屬於病理性黃疸。病理性黃疸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相關措施。4. 黃疸異常卻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會得膽紅素腦病,造成永久性的腦損傷,影響寶寶運動和聽力的發育。
  • 新生兒黃疸用茵梔黃退黃?警惕,這款「神藥」是國家禁用藥
    但事實是,寶寶的健康問題總是來的讓你沒有一絲絲防備,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新生兒黃疸。在很多育嬰論壇上,寶媽們交流著退黃的經驗,其中一個藥物被頻繁提起——茵梔黃。最近濫用茵梔黃的新聞引起了一波激烈討論...網絡新聞截圖想了解茵梔黃,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黃疸是怎麼回事?
  • 新生兒黃疸,茵梔黃,益生菌有用嗎?
    目前國際上已不再強調確定新生兒黃疸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而是更重視黃疸的幹預值。臨床會根據膽紅素列線圖(圖2)來識別存在發展為重症高膽紅素血症危險的新生兒,再依此決定是否及時幹預。如圖所示,橫坐標為寶寶生後的年齡,縱坐標為血清膽紅素值,寶寶相應日齡所測膽紅素值低於圖中曲線,則膽紅素在正常範圍內,寶爸寶媽們無需緊張,寶寶此時不需要特定的治療。
  • 知道真相後,我扔掉了醫生開的茵梔黃
    1明確禁用的茵梔黃,開了用不用?十個寶寶八個黃,七個被推薦用茵梔黃。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事實上,2016 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 成分不明的「退黃神藥」茵梔黃,每一個新生兒都應遠離
    原創: 丁香媽媽欄目組 丁香媽媽十個娃八個黃,六個七個被推薦用茵梔黃。只要發現孩子黃疸指數高一點點,醫生都會給開這種藥。「寶寶馬上滿月了,還是沒有退黃,醫生給開了茵梔黃。」
  • 觀察黃疸從眼睛開始
    新生兒黃疸是很多寶寶出生後面臨的一道「難題」,這時,不少醫生會給孩子開茵梔黃口服液或茵梔黃注射液。據業內人士估計,在中國,茵梔黃的市場每年達幾億元。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第一次明確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茵梔黃注射液為何被禁,新生兒黃疸又該如何處理呢?
  • 揭開寶寶黃疸神藥「茵梔黃」退黃真相!你還會給孩子用嗎?
    但實際上,茵梔黃退黃存在風險1、2016年國家禁止嬰幼兒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因其曾致新生兒死亡的案例,2016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 新生兒多數有黃疸,但處理方式可不一樣,不要亂用茵梔黃
    文|秘籍君相信不少媽媽在生下小寶寶之後,都會發現寶寶臉上多多少少都會有些發黃。醫生會跟你說這是黃疸。情況不太嚴重的,會給開點茵梔黃或者清肝利膽口服液,囑咐回家餵給寶寶。但很多家長反映,寶寶喝了茵梔黃之類的口服液以後,總是會出現腹瀉的情況,之後哭鬧厲害,胃口也變差了。其實,這是因為家長不懂黃疸類型,也不清楚它的處理方式,同時濫用了茵梔黃,導致寶寶脾胃受損。什麼是黃疸,黃疸如何產生?黃疸其實是膽紅素在人體皮膚上的外在表現。
  • 孩子吃茵梔黃降黃疸,後遺症嚴重到你不敢想像
    現在新生兒黃疸很常見,降黃疸的藥也有更多,其中醫院最常給開的莫過於茵梔黃口服液,但是吃茵梔黃降黃疸的後遺症卻沒有提前給說,導致我家孩子、寶媽受了很大的罪。有女米妮,如今馬上六個月,出生後三天在月子中心測黃疸值13,負責我老婆和閨女的月嫂說黃疸值不算高,可以照藍光解決,不用吃藥,一周之後黃疸值漲到18,去醫院給開的茵梔黃口服液,三天黃疸就降到8了,代價是孩子一天拉手十次以上。我們一家人還沉浸在黃疸終於降下來的喜悅中,殊不知更嚴峻的還在等著我們。
  • G6PD缺乏的新生兒黃疸安全用藥
    因此,患有G6PD缺乏症的新生兒出現黃疸,用藥需極小心,需對退黃藥進行風險評估,根據病情需要,儘量使用低風險退黃藥,慎用或禁用中、高風險藥物。下面給大家介紹幾種常用的不同風險等級的退黃藥。但因為茵梔黃口服液/顆粒含有金銀花,而有報導指出金銀花可誘發G6PD缺乏症患者病發。所以對於G6PD缺乏的新生兒,茵梔黃口服液/顆粒應作為高風險藥物,不推薦使用。
  • 白痴~這個家長用艾灸給新生兒治黃疸,將孩子身上多處燙傷
    S爸的私人微信:acamcsh版權和商務合作,請加QQ:81021960早產男孩小華(化名)才出生五天,因出現黃疸,家長聽說" 打燈火"(艾灸)可以降低黃疸,便在家裡為孩子進行艾灸,因為操作不當,孩子的前額、人中、胸部等皮膚出現明顯灼傷,而黃疸值卻較艾灸前還有所上升。
  • 寶寶黃疸的3大原因,這些並沒有那麼簡單!
    寶媽們對寶寶的各種身體變化都瞭然於心,孩子們長高一點、變胖幾斤,媽媽們都會第一時間知道。可以說,為了寶寶們的成長們,媽媽們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寶寶的健康成長她們居功至偉。初為人父人母,一邊是怎麼愛寶寶都愛不夠,一邊又有各種擔心,生怕自己做的不夠好,耽誤了寶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