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疸用茵梔黃注射液被禁止用於嬰幼兒

2020-12-22 千龍網·中國首都網

近些年,茵梔黃被廣泛用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也被奉為降黃疸的良藥。然而近日根據藥品不良反應評估結果,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公告稱,增加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修訂,這是食藥監總局第一次明確需在禁忌項中標明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字樣。

新生兒黃疸病牽動著無數爸媽的心。茵梔黃注射液不能用了,口服藥品還可以繼續使用嗎?為此《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採訪。

茵梔黃注射液被打入「冷宮」

根據公告,對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警示語包括:茵梔黃注射液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使用者應接受過過敏性休克搶救培訓,用藥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藥並及時救治。同時,食藥監總局提出需在禁忌項中明確標明新生兒、嬰幼兒禁用,並在注意事項中寫明:「目前尚無兒童應用本品的系統研究資料,不建議兒童使用。」

為此所有茵梔黃注射液生產企業均應依據《藥品註冊管理辦法》等有關規定,按照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修訂要求,提出修訂說明書的補充申請。各茵梔黃注射液生產企業根據要求對新增不良反應發生機制開展深入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做好茵梔黃注射液使用和安全性的宣傳培訓,指導醫師合理用藥。臨床醫師應當仔細閱讀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修訂內容,在選擇用藥時根據新修訂說明書進行充分的效益/風險分析。茵梔黃注射液為處方藥,應嚴格遵醫囑用藥,用藥前應當仔細閱讀說明書的新修訂內容。

被禁的只是注射液

近些年,「茵梔黃」被廣泛用於新生兒黃疸病的治療。記者從國家食藥監總局官網查詢得知,茵梔黃分為注射液、軟膠囊、口服液、泡騰片、顆粒等不同劑型。其主要成分都為:茵陳、梔子、大黃(或黃芩)和金銀花提取物。這幾味中藥性苦寒,主要功能是清熱解毒,利溼退黃。用於肝膽溼熱所致的黃疸,症見面目黃染、胸脅脹痛、噁心嘔吐、小便黃赤;急、慢性肝炎等。

據業內人士估計,在中國茵梔黃的銷售市場每年達幾億元,而其中消費的主體是新生兒。然而早在2008年10月,原衛生部緊急召開電話會議,通報了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醫院因使用了山西太行藥業生產的茵梔黃注射液(批號為071001)後,有4名新生兒發生不良反應,其中一名出生9天的新生兒死亡。

不過,記者調查了解到,目前北京寶寶在出院時,醫院會開出茵梔黃口服液,讓黃疸超標的孩子服用,多名北京醫院的兒科醫生告訴記者,目前臨床上茵梔黃注射液早就不用了,但茵梔黃口服液仍可以放心使用。

專家告訴記者,茵梔黃口服液和顆粒臨床上用於新生兒黃疸的治療,目前來看沒有發現明顯的副作用,還是比較安全的。只是有時會引起腹瀉,但一停藥就好了。不過,醫生提醒說,茵梔黃中的一些成分對於特定的人群會產生不良反應,比如廣東地區高發的「蠶豆病」,患者體內缺乏「G6PD酶」,使用茵梔黃製劑後,會加重溶血,嚴重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家長們不能亂給藥,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口服和注射製劑有不同

茵梔黃注射液為什麼被捨棄?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藥劑科楊響光主任告訴記者,口服和注射茵梔黃兩者的配方基本上是一樣的,在成分上大同小異,最大的區別在於進入人體的渠道不同——一個是口服用的,一個是注射用的。很多中成藥注射劑由於其特殊的製作原料,加上製作工藝不到位,會使藥品純度不夠,所含雜質難以剔除乾淨。簡單地說,就是好的、壞的東西不加甄別,直接注入血管中,這樣很可能會產生比較嚴重的毒副作用。而口服藥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它經過嬰兒腸胃的消化、過濾、排洩以及肝臟的解毒等各方面因素作用,雜質大部分都被排出體外了,最後進入到血液中的藥物成分就比較安全放心。

另據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5年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涉及的藥品劑型分布中,過半劑型為注射劑,約佔61.3%。

對此楊響光表示,中藥注射液的應用一直頗受爭議,因缺乏足夠的臨床研究數據,多數中藥注射液對不良反應和用藥禁忌等語焉不詳。此次食藥監總局明確提出茵梔黃注射液禁用於新生兒及嬰幼兒,應引起國內醫療界對其他中藥注射液臨床應用的審視並慎重對待。

●小貼士

新生兒黃疸類型與處理方式

所有新生寶寶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足月的孩子一般在出生後2至3天開始現黃,生後5-7天黃疸程度達峰值,但仍屬於相應日齡的正常範圍,之後黃疸值漸減,2周左右完全消退。在此期間,寶寶的精神、睡眠良好,這樣的黃疸稱之為「生理性黃疸」。

但如果新生寶寶的黃疸出現的時間過早(<24小時),或黃疸期間膽紅素值大於相應日齡正常值的高限,或黃疸消退延遲 (>2周),或消而又復現,伴嗜睡、吃奶減少、精神差等現象,這就屬於「病理性黃疸」的範疇,需要幹預治療。

母乳性黃疸是指與母乳餵養有關的特發性黃疸,母乳性黃疸的發生一般無需特殊治療。母乳性黃疸可以通過頻繁哺乳促進孩子排便、排尿幫助退黃。

國內治療新生兒黃疸常用茵梔黃。茵梔黃口服液一般醫生都會建議吃3-7天,但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吃了茵梔黃製劑(或顆粒)有可能造成腸胃不適。

相關焦點

  • 新生兒黃疸用茵梔黃退黃?警惕,這款「神藥」是國家禁用藥
    但事實是,寶寶的健康問題總是來的讓你沒有一絲絲防備,其中一個常見的問題就是新生兒黃疸。在很多育嬰論壇上,寶媽們交流著退黃的經驗,其中一個藥物被頻繁提起——茵梔黃。最近濫用茵梔黃的新聞引起了一波激烈討論...網絡新聞截圖想了解茵梔黃,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黃疸是怎麼回事?
  • 茵梔黃口服液仍可用於寶寶黃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通訊員 王娟 記者 劉峻)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總局」)發文修改了茵梔黃注射液的說明書,要求增加「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的警示語,並首次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南京鼓樓醫院臨床藥師吳曉燕告訴記者,茵梔黃注射液禁用於新生兒、嬰幼兒,並不意味著茵梔黃口服液同樣不適用。
  • 揭開寶寶黃疸神藥「茵梔黃」退黃真相!你還會給孩子用嗎?
    茵梔黃退黃早就該被淘汰了只要發現孩子黃疸指數高,多數都會用這種藥。但實際上,茵梔黃退黃存在風險1、2016年國家禁止嬰幼兒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因其曾致新生兒死亡的案例,2016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 茵梔黃退黃的殘忍真相,寶寶吃了後果很嚴重
    2016年茵梔黃注射液 新生兒、嬰幼兒禁用茵梔黃作為中醫治療黃疸的常用藥,相信月嫂姐妹們應該都不陌生,但是因為它引起的諸多不良反應,在去年國家藥監局就明令禁止了對新生兒和嬰幼兒使用茵梔黃的注射液。
  • 給新生兒退黃疸用茵梔黃 官方發文明確禁用
    2016年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在其官網發布「總局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要求增加警示語」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並在其禁忌項中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 「退黃疸神藥」茵梔黃陷入輿論漩渦 還能用嗎?
    原標題:「退黃神藥」還能用嗎?   用於退黃疸的中成藥「茵梔黃」近日陷入輿論漩渦。國家食藥監總局8月31日發布公告,要求茵梔黃注射液修改說明書,標註「新生兒、嬰幼兒禁用」以及多項不良反應。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茵梔黃口服液、顆粒能否繼續使用也陷入爭議之中。
  • 茵梔黃真的被禁用?寶寶黃疸怎麼辦
    今天出院時,醫生給我們開了2盒茵梔黃口服液,說給寶寶後面退黃疸用。但是我們現在對這個藥有一些疑問,不太敢給寶寶用,所以想跟你們諮詢一下?Y:您有什麼樣的疑問呢?Z:最近我看到同事在朋友圈裡轉發的一條關於茵梔黃治療新生兒黃疸的文章,說是國家藥監局已經明確禁止茵梔黃用於新生兒和嬰幼兒。把我們嚇了一跳,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 嬰幼兒「退黃疸神藥」被叫停
    公告要求所有茵梔黃注射液生產企業,增加「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等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和「注意事項」進行修訂。值得注意的是,在禁忌證部分,第一次明確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雖然僅涉及注射液一種劑型,但凌昊相信,「這個遲來的公告,是用命換來的」。按照他的說法,2016年1月,兒子小楠在服用茵梔黃顆粒劑後發生溶血,因病情發展太快,搶救無效,最終離開了人世。
  • 成分不明的「退黃神藥」茵梔黃,每一個新生兒都應遠離
    原創: 丁香媽媽欄目組 丁香媽媽十個娃八個黃,六個七個被推薦用茵梔黃。只要發現孩子黃疸指數高一點點,醫生都會給開這種藥。「寶寶馬上滿月了,還是沒有退黃,醫生給開了茵梔黃。」
  • 嬰幼兒退黃疸禁用這種藥 新晉媽爸要注意了
    作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常用藥,茵梔黃注射液、茵梔黃口服液、茵梔黃顆粒一直以來被許多家庭使用。  8月31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式發布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增加「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等警示語,並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9月2日,記者就此採訪了東陽市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陶品武。
  • 新生兒黃疸,茵梔黃,益生菌有用嗎?
    正常情況下肉眼觀察,足月兒中約有50%,早產兒中約80%可觀察到黃疸。2、新生兒黃疸是否需要治療?大多數健康、足月的新生兒,黃疸一般在出生後2~3天出現,4~5天可達高峰,持續7~10天可消退。這樣的新生兒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無需特殊幹預,僅需動態觀察、監測。
  • 觀察黃疸從眼睛開始
    新生兒黃疸是很多寶寶出生後面臨的一道「難題」,這時,不少醫生會給孩子開茵梔黃口服液或茵梔黃注射液。據業內人士估計,在中國,茵梔黃的市場每年達幾億元。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關於修訂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的公告,第一次明確了「新生兒、嬰幼兒禁用」。茵梔黃注射液為何被禁,新生兒黃疸又該如何處理呢?
  • 黃疸常用藥茵梔黃已對嬰幼兒禁用!請讓更多媽媽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董麼麼summer這兩天關於茵梔黃「實力坑娃」的事,讓很多媽媽人心惶惶。想到小小包剛出生的時候,被醫生開的就是這種藥。吃完藥小小包雖然黃疸褪去了,但是在他吃藥那幾天,頻繁拉肚子的情況,還是讓我挺揪心的。現在,終於有人將這件事公布出來了,讓我在氣憤的同時,也鬆了一口氣。畢竟,茵梔黃早一天被「封殺」,以後就會避免很多黃疸寶寶受苦。
  • 十個寶寶八個黃,對於退黃神藥「茵梔黃」,新手爸媽需要了解這些
    相信很多手足無措的新手爸媽面對黃疸不同的消息時,都會有這樣的困惑:茵梔黃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吃? 有沒有安全有效的退黃方法?為什麼新生兒會有黃疸?新生兒從出生後2、3天開始,會有一個肉眼可見的皮膚黃染過程,我們將其稱之為黃疸。
  • 停母乳、茵梔黃……這些傷娃的退黃方式,嚴重者會傷到孩子的腎
    很多寶媽都經歷過寶寶「變黃」,在寶寶被確診為母乳性黃疸之後,很多人都會建議寶媽給寶寶停母乳,但是又有人說沒必要停,寶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在母乳性黃疸的認知上,很多寶媽還有許多不解:什麼是母乳性黃疸呢?母乳性黃疸究竟可不可以餵奶呢?
  • 不用茵梔黃怎麼退黃疸?8 大黃疸熱門問題一次性全解決
    前段時間,丁香媽媽發了一篇文章,說使用茵梔黃治療黃疸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很多媽媽看過後更著急了:「不能用茵梔黃,那還怎麼給寶寶退黃?」十個寶寶八個黃,寶寶黃疸的問題困擾過無數新手爸媽。三甲醫院兒科主治醫生李昕老師,是北京大學兒科醫學碩士,專注新生兒疾病護理與治療。
  • 知道真相後,我扔掉了醫生開的茵梔黃
    1明確禁用的茵梔黃,開了用不用?十個寶寶八個黃,七個被推薦用茵梔黃。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事實上,2016 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 母乳性黃疸寶寶要停掉母乳餵養?!2大原因4種護理要點拯救孩子
    很多新生兒出生後都會經歷黃疸問題,像上述寶媽反饋的母乳性黃疸也很常見,但是很多人都認為母乳性黃疸需要停掉母乳來退黃疸。2大原因4種護理要點式拯救孩子但是,母乳性黃疸寶寶真的能靠停掉母乳餵養來退黃嗎?今天我們就新手爸媽比較關心母乳性黃疸問題來來分析一下。導致寶寶母乳性黃疸的原因有哪些?臨床數據顯示,黃疸是新生兒很常見的臨床問題,隨著母乳餵養率的不斷升高,母乳性黃疸出現的比率也在不斷上升。一般來說,母乳性黃疸在嬰兒出生後4-7天出現,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
  • 黃疸必須斷母乳?別讓你的誤解耽誤了娃
    很多新手媽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寶寶出生後黃疸高,被確診為母乳性黃疸,然後大多都會被建議停母乳來退黃疸。有的媽媽為了讓寶寶早日「康復」,不得不停掉母乳給寶寶餵奶粉,誰知停掉幾天後奶水就再也回不去了……那麼,什麼是母乳性黃疸?確診了母乳性黃疸的寶寶真的要停掉母乳餵養?今天我們就來解決這些疑慮。什麼是母乳性黃疸?
  • 新生兒黃疸怎麼治_新生兒-尋醫問藥母嬰頻道
    早在2016年9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就發文禁止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之內算嬰幼兒)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張思萊醫師:新生兒黃疸按中醫理論是屬於胎黃。一般茵梔黃口服液醫生都建議吃3~7天。但是,新生兒和小嬰兒吃了茵梔黃製劑(或顆粒)不但可能會影響他的消化道功能,出現噁心、嘔吐、腹瀉都是常見的不良反應,而且還促使腸道微生態平衡失調,不良反應嚴重者還會引起死亡。在國際的新生兒科學領域裡,沒有用茵梔黃降黃疸的科學證據;而茵梔黃也沒有確切可以降低膽紅素達到退黃疸的作用的說明。說白了,茵梔黃主要是一種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