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梔黃退黃的殘忍真相,寶寶吃了後果很嚴重

2020-12-22 騰訊網

初為人母,尤其月子裡,只要寶寶有一點情況就容易焦慮,尤其是涉及到健康問題,更是不知多少媽媽入過各種坑,尤其是茵梔黃的坑。

2016年茵梔黃注射液

新生兒、嬰幼兒禁用

茵梔黃作為中醫治療黃疸的常用藥,相信月嫂姐妹們應該都不陌生,但是因為它引起的諸多不良反應,在去年國家藥監局就明令禁止了對新生兒和嬰幼兒使用茵梔黃的注射液

注射液所有的醫生都知道了不能用於小寶寶,但茵梔黃口服製劑、茵梔黃顆粒能給小寶寶用嗎?

2017年藥監局:

茵梔黃口服劑副作用太多

而在2017年8月21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總局發布了關於修訂茵梔黃口服製劑說明書的公告(2017年第96號),明確的說明了服用茵梔黃口服製劑會引起腹瀉、嘔吐和皮疹等不良反應,脾虛大便溏者慎用。可用完很多寶寶就會拉肚子,隨時隨地拉水。

為啥要重新修訂?

因為口服茵梔黃的退黃原理其實與瀉藥類似,讓孩子多排便,將多餘的膽紅素排出體外黃疸自然就退了。

沒錯,退黃的真相就是——拉肚子!

茵梔黃到底是個什麼東東

這個茵梔黃口服液的原方出自於《金匱要略》的「茵陳蒿湯」,此方原來是用來治療成人「陽黃症」的。茵陳蒿湯原方組成是三味藥:茵陳蒿﹑梔子和大黃。茵陳蒿湯被「中西醫結合」,中藥西製成了口服液之後,還在原方之中增加了一味寒涼藥「金銀花」,目前被西醫移植廣泛用來治療新生兒黃疸,並且被作為一種標準化的治療手段。

按著中藥學的藥性來分析茵梔黃口服藥的藥性:

【茵陳】苦寒。歸脾胃肝膽經。功效:清利溼熱,利膽退黃。

【梔子】苦寒。歸心肝肺胃三焦經。

【大黃】苦寒。歸脾胃大腸心肝經。

【金銀花】甘寒。歸心肺胃經。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四味苦寒藥,給孱弱孩子雪上加霜

以上四味藥全部屬於寒涼藥!而且按著四味藥的歸經,由服用這四味藥所帶入的寒性,就會進入到嬰兒的相應的臟腑!這就解釋了大多數新生兒在服用了茵梔黃口服液之後首先會出現腹瀉。

苦寒藥堂而皇之地灌進腹中

在新生兒剛剛出生1-2天之後就被服用了巨寒藥,而且一般需要服用7-10天!可想而知,這對新生兒的身體將會造成多大的損害哦!作為新生兒父母,都會對新生兒呵護有加,唯恐其受到一點點的外來風寒,但是這樣的寒涼藥就被西醫堂而皇之地直接給灌進了新生兒的腹中!那顯而易見地比之於外來的風寒,這個長驅直入的寒涼藥對於新生兒的傷害要更嚴重千百倍以上哦!

茵梔黃用不得

2011年《中華兒科雜誌》曾發表了一篇「茵梔黃口服液治療足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的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

研究中記錄,每 100 個孩子中就有 25 個孩子會出現嚴重腹瀉的症狀,從概率學上來講, 這真的是一個很高的比例了。

新生兒腸道功能發育不全,哪裡遭得起中成藥的「蹂躪」

(茵梔黃顆粒也不要給寶喝)

這樣頻繁的腹瀉對孩子來說,已經大大超出了可以承受的範圍。

看到下面的照片真是觸目驚心,讓人心痛不已,我的寶寶甚至比這更嚴重,是整片的紅色潰爛,當時不知,還怪自己,以為是自己護理不當的原因,自責,甚至十幾分鐘換一個尿布,寶寶哭鬧的很厲害,不睡,當時真的很無助。後來才知其實都是茵梔黃害的。

而長時間的腹瀉,容易繼髮乳糖不耐受,這對還在喝奶的孩子來說,在營養吸收上是非常不利的。

退黃方法

1. 母乳餵養退黃

儘早母乳餵養。因為餵養寶寶越早,胎便就會越早排出;另外,也要給寶寶充足的水分,保證寶寶一天排尿6~8次。

2. 曬太陽

讓太陽曬曬寶寶的皮膚,主要曬腦後部、背後和小屁屁,最好選擇上午11點以前,一般曬10~20分鐘左右;

要用不透光的黑布遮蓋寶寶的雙眼,保護好眼睛,並注意保暖,且不要曬傷寶寶的皮膚。

3. 「光照療法」

根據寶寶的黃疸程度,可能需要在醫院採取光照療法來退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照藍光」,需要在醫院進行。

嚴重黃疸可能會引起可怕的膽紅素腦病,對寶寶健康造成永久性傷害。

所以,媽媽們要及時發現寶寶的黃疸類型,然後採取相應的辦法,給寶寶一個健康的未來。

4、「補充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人體、動物體內有益的細菌或真菌主要有:酪酸梭菌、乳酸菌、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放線菌、酵母菌等。益生菌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對於黃疸的恢復是有一定的幫助,主要是減少膽紅素肝腸循環,促進膽紅素排洩。

新生兒黃疸吃益生菌有用嗎?

吃益生菌對治療寶寶黃疸是有一定好處的。

具體分析:

新生兒黃疸是指新生兒時期,由於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而出現以皮膚、黏膜及鞏膜黃染為特徵的病症,是新生兒中最常見的臨床問題。而益生菌能促進腸道正常菌群的建立,可促使結合膽紅素還原成尿膽原,隨糞便排出,降低血中未結合膽紅素。膽紅素降低了,黃疸自然就會退了,因此吃益生菌是有助於退黃疸的。

新生兒吃什麼益生菌好?

1、看活菌數。寶寶的益生菌需求量和大人不同,專家推薦每天攝入活菌數約40億—100億。

2、看菌種。最好選用含有嗜酸乳桿菌、雙歧桿菌和嬰兒雙歧桿菌的益生菌產品,人體健康腸道內95%的益生菌是嗜酸乳桿菌和雙歧桿菌,嬰兒雙歧桿菌是嬰幼兒時期特有的優勢菌種。

3、看劑型。但對於較小的寶寶來說,衝劑是更好的選擇。對於較大的兒童,咀嚼片是較好的選擇。

寶服用益生菌的注意事項!

1、最佳服用時間是早晨,胃酸低,有益於益生菌吸收。

2、可在早飯前或同早餐一起服用效果最佳。

3、37°溫開水,與熱飲熱食隔開30分鐘服用。

4、使用益生菌時與抗生素等藥物間隔至少2個小時。

5、益生菌屬於厭氧菌,獨立小包裝的益生菌開封後可能會被氧化,使活菌變成死菌,一次沒吃完下次服用可能會失效。

6、一般不建議益生菌作為保健品長期服用,如需長期服用,最好選擇LGG、BB12菌株。

相關焦點

  • 黃疸用茵梔黃注射液被禁止用於嬰幼兒
    茵梔黃注射液不能用了,口服藥品還可以繼續使用嗎?為此《中國消費者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採訪。茵梔黃注射液被打入「冷宮」根據公告,對茵梔黃注射液說明書增加警示語,並對【不良反應】【禁忌】【注意事項】項進行修訂。
  • 新生兒黃疸用茵梔黃退黃?警惕,這款「神藥」是國家禁用藥
    在很多育嬰論壇上,寶媽們交流著退黃的經驗,其中一個藥物被頻繁提起——茵梔黃。最近濫用茵梔黃的新聞引起了一波激烈討論...網絡新聞截圖想了解茵梔黃,我們首先需要弄明白黃疸是怎麼回事?寶寶們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退黃呢?1黃疸是什麼?
  • 揭開寶寶黃疸神藥「茵梔黃」退黃真相!你還會給孩子用嗎?
    茵梔黃退黃早就該被淘汰了只要發現孩子黃疸指數高,多數都會用這種藥。但實際上,茵梔黃退黃存在風險1、2016年國家禁止嬰幼兒使用茵梔黃注射液因其曾致新生兒死亡的案例,2016年8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 成分不明的「退黃神藥」茵梔黃,每一個新生兒都應遠離
    「三甲醫院給寶寶開的茵梔黃……吃還是不吃?」新手媽媽經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寶寶黃疸大概是新手媽媽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寶寶不退黃,當媽的難免慌神,但給孩子用茵梔黃真的是活遭罪。為什麼這麼說?今天我們來說說茵梔黃「退黃」的真相。寶寶為什麼會有「黃疸」?
  • 十個寶寶八個黃,對於退黃神藥「茵梔黃」,新手爸媽需要了解這些
    因為懷孕時,我關注了很多有兒科醫生背景的知名育兒號,比如:丁香媽媽、鮑秀蘭診室、等等,他們都明確表示過不建議給寶寶服用茵梔黃。因此在面對醫生讓回家給孩子吃茵梔黃的建議時,我問了一句「吃茵梔黃不是對寶寶不好嗎?還要給他吃嗎?」醫生說:「是不好,但是黃疸偏高不是對寶寶更不好嗎?」
  • 停母乳、茵梔黃……這些傷娃的退黃方式,嚴重者會傷到孩子的腎
    它是由於寶媽沒有及時給寶寶餵母乳,寶寶吃的太少、能量生成不足,導致排便減少,膽紅素無法及時排出所引起。● 母乳性黃疸一般在寶寶出生後1~2周出現,這種情況的寶寶,絕大多數膽紅素數值不會特別高,但是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
  • 「退黃疸神藥」茵梔黃陷入輿論漩渦 還能用嗎?
    原標題:「退黃神藥」還能用嗎?   用於退黃疸的中成藥「茵梔黃」近日陷入輿論漩渦。國家食藥監總局8月31日發布公告,要求茵梔黃注射液修改說明書,標註「新生兒、嬰幼兒禁用」以及多項不良反應。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茵梔黃口服液、顆粒能否繼續使用也陷入爭議之中。
  • 給新生兒退黃疸用茵梔黃 官方發文明確禁用
    長期以來,一些媽媽因為新生兒黃疸不退,使用茵梔黃口服液給孩子退黃。個別醫生也建議使用茵梔黃口服液給孩子退黃疸。  對於茵梔黃注射液,早在2008年10月19日上午,衛生部緊急召開電話會議,通報了陝西省延安市志丹縣醫院因使用了山西太行藥業生產的茵梔黃注射液(批號為071001)後,有4名新生兒發生不良反應,其中1名出生9天的新生兒於10月11日死亡。
  • 知道真相後,我扔掉了醫生開的茵梔黃
    1明確禁用的茵梔黃,開了用不用?十個寶寶八個黃,七個被推薦用茵梔黃。圖片來源:科學家庭育兒原創事實上,2016 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 新手爸媽注意,不是所有「退黃」方法都靠譜
    新手爸媽注意,不是所有「退黃」方法都靠譜1、依賴「茵梔黃」退黃疸——不靠譜!很多寶媽會問,新生兒黃疸醫院開需要口服的「茵梔黃」,但是看到很多寶媽反饋吃完「茵梔黃」,寶寶拉肚子很嚴重,到底要不要吃呢?其實,早在2016年8月31日,中國藥監局就正式發文,叫停了茵梔黃注射液對於新生兒的使用,因為新生兒注射「茵梔黃」會出現多種過敏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等問題,這也是很多寶媽糾結要不要吃「茵梔黃」的根結所在。讓寶媽糾結的「茵梔黃」是通過讓寶寶腹瀉的方式,促使過量的膽紅素排出。
  • 茵梔黃真的被禁用?寶寶黃疸怎麼辦
    Y:最近有很多家長都問了我們這個問題,國家藥監局最近的確提出了禁止新生兒、嬰幼兒使用茵梔黃,但那指的是茵梔黃注射液,而不是口服液。Z:我還在網上搜過一些相關的新聞,有人說茵梔黃口服液偏寒涼,寶寶體質偏弱,胃腸功能差,吃了容易拉肚子,更有人說像茵梔黃這樣的中藥應該在中醫的監督下使用,因為西醫缺少中醫那種辨證的治療方法。我覺得說的都挺有道理的,也很怕寶寶吃了這個藥拉肚子。
  • 寶寶黃疸要曬太陽、停母乳?做錯了後果很嚴重
    但這個過程中,要定期監測經皮膽紅素、定期到醫生處隨訪,並且有些母乳性黃疸的寶寶也需要光療,這些情況都交由醫生來做判斷。 生理性黃疸不用茵梔黃也能退 3年前,國家已經明確禁止注射茵梔黃。但很多媽媽不清楚,口服藥同樣有風險。
  • 十個寶寶八個黃 這種去黃疸的辦法 既沒用還危害寶寶健康
    然後就開始嘗試各種辦法,其中有效且最常見就是給寶寶吃茵梔黃。殊不知,早在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2016)》截圖緊接著,在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又新發布了修訂茵梔黃口服製劑說明書的公告,其中明確強調了口服茵梔後會出現腹瀉、嘔吐和皮疹等不良反應。
  • 不用茵梔黃怎麼退黃疸?8 大黃疸熱門問題一次性全解決
    前段時間,丁香媽媽發了一篇文章,說使用茵梔黃治療黃疸會導致寶寶出現腹瀉、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很多媽媽看過後更著急了:「不能用茵梔黃,那還怎麼給寶寶退黃?」十個寶寶八個黃,寶寶黃疸的問題困擾過無數新手爸媽。三甲醫院兒科主治醫生李昕老師,是北京大學兒科醫學碩士,專注新生兒疾病護理與治療。
  • 寶寶經歷了黃疸,從而對它有了深一步的了解
    之前兩天測的都在正常範圍內,直到第四天我們出院的早上測出來的高了,所以在我們臨走前,醫生把老公叫到辦公的地方,告訴他黃疸高會對寶寶的大腦有危害,所以當時就給我們開了一盒茵梔黃和益生菌,讓我們回家一天一瓶分三次給寶寶喝,聽到醫生當時說的這麼嚴重,我們只好答應,回家就給寶寶餵起了茵梔黃……這麼一來,原本一直拉正常粑粑的寶寶,吃了茵梔黃之後竟然拉起了黃色水水,而且當時用的尿布,黃水印到尿布上根本洗不下來
  • 吃茵梔黃拉肚子怎麼回事?對身體有影響嗎?研究結果告訴你答案
    如果治療不及時,嚴重者會誘發神經系統上不可恢復的病變,如導致腦癱,也增加患兒的致死率,讓整個家庭蒙上陰影,遺憾終生。有的寶寶在治療的過程中,醫生給開出藥品茵梔黃傳統中成藥來治療,也有寶媽反映在服藥後,寶寶出現拉肚子的情況,這是什麼原因呢?對新生兒的健康有沒有影響呢?
  • 嬰幼兒「退黃疸神藥」被叫停
    而在微博上,知名兒科網紅醫生張思萊的一篇文章《請不要使用茵梔黃口服液給新生兒或小嬰兒退黃》,更是讓家長的擔憂達到頂峰——在很多醫院,使用茵梔黃退黃疸早已成為「標配」,注射液被「打入冷宮」,口服液和顆粒劑還能使用嗎?2「退黃神藥」出事了2016年1月1日,小楠出生。初為人父的凌昊發現,孩子的皮膚微微發黃。「十個寶寶八個黃」。
  • 家長這麼給4天的寶寶退黃疸,寶寶卻不哭不鬧生命垂危!
    據介紹,該患兒出生第二天出現皮膚黃染,兒科醫生建議轉至新生兒科治療。但寶寶的親友普遍認為,「新生兒黃疸不過是小問題,哪裡要住院那麼嚴重!回家拿草藥洗洗澡,吃點中藥就行!」為此,年輕的父母在寶寶生後3天就辦理了出院手續。回家後他們聽從親友的偏方,買了「藏紅花」給寶寶洗澡,還給他餵了中藥和珍珠粉 「去黃」,但是寶寶的黃疸不但沒退反而越來越重。
  • 茵梔黃口服液仍可用於寶寶黃疸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快報訊(通訊員 王娟 記者 劉峻)為進一步保障公眾用藥安全,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下稱「食藥監總局」)發文修改了茵梔黃注射液的說明書,要求增加「本品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性休克」的警示語,並首次明確「新生兒、嬰幼兒禁用」。南京鼓樓醫院臨床藥師吳曉燕告訴記者,茵梔黃注射液禁用於新生兒、嬰幼兒,並不意味著茵梔黃口服液同樣不適用。
  • 家長給寶寶曬太陽退黃疸,3天後寶寶病危,全身換血兩遍!
    我們常說:「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真的非常常見,新生兒寶寶基本都經歷過。 最近有姐妹私聊飛燕老師說:「寶寶黃疸可以曬太陽嗎?」「冬天這個太陽有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