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寶寶八個黃 這種去黃疸的辦法 既沒用還危害寶寶健康

2020-08-26 小脈孕寶

俗話說:十個寶寶八個黃,黃疸是新生兒寶寶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也是新手媽媽們遇到的第一個棘手的問題。

不同的家長面對黃疸有著不同的做法,有的覺得黃疸可以自己退,什麼都不做;而有的家長則比較焦慮,只要黃疸值有點高,就擔心的不行,採用各種各樣的辦法。

黃疸說輕也輕,一旦嚴重起來,可能會導致寶寶腦損傷,甚至腦癱,尤其是使用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土辦法。

那應如何正確處理黃疸呢?什麼情況就應去醫院呢?今兒小脈就和大家說說寶寶黃疸這件事。

新生兒為什麼容易出現黃疸?

黃疸是由於血液裡膽紅素過高引起的,是新生兒期常見症狀之一,它可以是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症狀,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現。

膽紅素是膽色素的一種,它是人膽汁中的主要色素,呈橙黃色,有毒性,可對大腦和神經系統引起不可逆的損害。

寶寶剛出生時,由於各種原因膽紅素會升高,而肝臟功能發育不成熟,處理膽紅素的能力有限。代謝不掉的膽紅素就會聚集在血液裡,達到一定量後就出現黃疸的症狀。

變黃先是從頭部開始,一般輕者限於面部、鞏膜(眼白)黃染,然後向下延至胸部、腹部和下肢。一般來說如果胸部和腹部皮膚發黃,就需要提高警惕了。

黃疸的發病率可以說是極高的,絕大多數新生兒在出生 3 天左右會得黃疸。通常黃疸會在寶寶出生後 5~7 天開始下降,14 天后逐漸褪完

無論是足月兒還是早產兒,出生後都會出現黃疸。其中絕大部分是生理性的,少部分是病理性黃疸

如何區分生理性黃疸與病理性黃疸?

有些家長看到寶寶黃黃的本身就有點慌張,再一聽到黃疸還有病理性的,更是害怕到不行。總擔心自己的寶寶黃疸退不下去,是病理性的。

其實,新手爸媽可以不用那麼緊張。首先,絕大多數寶寶是生理性黃疸。其次,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判斷寶寶是否是病理性黃疸。

黃疸出現時間:出生後 24 小時內出現黃疸

生理性黃疸大多數是出生後2~3天內出現,而病理性黃疸則出現時間要更早,通常在出生 24 小時內就會出現黃疸。

若如果媽媽是O型血,爸爸是A型、B型或AB型血;或媽媽是Rh陰性血,而寶寶是RH陽性血的,在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天要高度重視,很可能因寶寶與媽媽的血型不合,造成溶血引起的黃疸。

黃疸消退時間:黃疸持續性強,至少要兩周多

生理性黃疸通常2周左右就消退了,早產兒可能稍微再長一點,持續3~4周。而病理性黃疸至少要持續2周多,甚至更多,而且黃疸反反覆覆。

寶寶精神狀態:生理性黃疸的寶寶吃奶好,精神好;病理性黃疸的寶寶無論是精神還是吃奶都不好。

當寶寶是病理性黃疸時,就需要及時去醫院進行相關治療了,最常見的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照藍光。

此外,當寶寶黃疸到了膝蓋以下,如皮膚染黃到手心及腳底心或是黃疸顏色為暗黃色,大便顏色偏淺或發白時一定要及時就醫。

除了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之外,我們最常聽到還有一種叫母乳性黃疸。母乳性黃疸主要表現為母乳餵養的新生兒出現黃疸,足月寶寶多見。

母乳性黃疸目前原因不明,通常在出生 3~5 日後出現,出生後 2 周內達到高峰,在出生後 3~12 周逐漸降至正常水平。母乳性黃疸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兩種。

早髮型母乳性黃疸又叫母乳餵養失敗型黃疸,是由於母乳餵養不足引起的。比如:餵奶不夠頻繁、銜乳姿勢不當或開奶不及時等。

因為寶寶吃到的奶水少,腸蠕動就少,胎糞排出就會延遲,導致寶寶排便減少,累積在腸道的大量膽紅素就不能及時排出,很多就被重吸收了,這時寶寶的黃疸就會很明顯。

這種黃疸一般在生後3~4天出現,儘早開奶和頻繁哺乳可促進寶寶腸蠕動,減少膽紅素重吸收,進而減輕黃疸。

晚髮型母乳性黃疸在生後6-7天出現,生後2-3周達到高峰,可持續6-12周(2月~3個月)才消退。

值得慶幸的是,母乳性黃疸一般情況良好,吃奶好,糞便色黃,尿色不黃,不影響生長發育。

這個去黃「神藥」絕對不能給寶寶用

雖說隨著孩子肝臟功能一天天強大,聚集的血膽紅素最終會被排出體外,大部分寶寶的黃疸是可以自愈的。

但有些家長就是沒有耐心或是有點過度焦慮,就想著儘快幫寶寶去黃。然後就開始嘗試各種辦法,其中有效且最常見就是給寶寶吃茵梔黃。

殊不知,早在2016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就發布公告,明確指出新生兒、嬰幼兒(三歲以內)禁止使用茵梔黃注射液。


來源:《茵梔黃口服製劑說明書修訂要求(2016)》截圖

緊接著,在2017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又新發布了修訂茵梔黃口服製劑說明書的公告,其中明確強調了口服茵梔後會出現腹瀉、嘔吐和皮疹等不良反應。


來源:《茵梔黃口服製劑說明書修訂要求(2017)》截圖

我們都知道給寶寶退黃的好辦法就是多吃多拉,將多餘的膽紅素排出體外黃疸自然就退了。

口服茵梔黃的退黃原理其實和瀉藥是差不多,就是讓寶寶多拉。但新生兒腸道功能發育不全,如果出現腹瀉,也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

而且,寶寶服用後,很可能會出現因大便次數過多導致爛屁股,還有的寶寶出現的便血等各種不良反應。以及長時間的腹瀉,容易繼髮乳糖不耐受。

我們前面已經說了,絕大多數寶寶的黃疸是可以自愈的,只不過時間相對來說有點慢,但真的到不了要給寶寶餵藥來幫助去黃的。

即使是病理性黃疸,也是進行光療,很多家長擔心光療有副作用。事實上,藍光治療是新生兒黃疸最常見的醫學治療,幾乎對所有的嬰兒有效果。

光療是非常安全的,但也可能出現皮疹、腹瀉,但這都是暫時的,醫護人員會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停止光療。

去黃疸的常見誤區

1.母乳性黃疸一定要停母乳?

有的新手媽媽發現只要給寶寶停母乳,黃疸就好一點。但即使是這樣,也不建議輕易給寶寶停母乳。

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它能給寶寶提供最初所需的一切營養和免疫活性物質。

此外,母乳性黃疸也是暫時性的,隨著寶寶長大,黃疸就消退了。若中間輕易給寶寶停了母乳,是很難追回來的。

只要寶寶體重增加正常,就不用過度擔心。絕大多數的母乳性黃疸寶寶是沒有必要停母乳的,若寶寶黃疸比較嚴重,就及時就醫,遵醫囑。

2.曬太陽可以退黃嗎?

曬太陽確實是可以幫助寶寶退黃疸,但是不建議家長們這麼做。

因為太陽光裡有藍光,所以能幫寶寶退黃。但太陽光裡除了藍光,還有紫外線,剛出生的寶寶皮膚嬌嫩,是很容易曬傷的。

況且,太陽光退黃會受距離、時間、寶寶暴露面積等各方面有關。寶寶暴露不足沒有效果,暴露充足時可能會被曬傷或是受涼。

所以,通常是不建議通過曬太陽來退黃疸。

3.喝糖水能去黃?

「喝糖水退黃」是一個廣泛流傳的偏方,但糖水對退黃來說沒有任何作用

喝糖水會佔肚增加飽腹感,從而造成吃奶減少、排便減少,不利於黃疸消退。

同時,糖水中含有大量的糖,腸道會很快吸收掉糖,能夠直接進入血液,給新生兒喝糖水容易造成血糖快速升高,幹擾糖代謝,還會影響寶寶的味覺,讓寶寶喜愛吃甜,為將來的肥胖等問題埋下隱患。

4.可以自己買藍光燈在家治療嗎?

有些家長不捨得把寶寶送到醫院進行光療,就想著自己買或租藍光燈在家治療,這種做法是完全不推薦的。

因為光療是一個嚴格科學的技術操作,自行光療不能保證效果,容易延誤病情,而且還會因為操作不當引起燙傷等不良後果。

除了光療,如果一周內的黃疸程度較重,醫生還會建議輸白蛋白結合游離膽紅素,更嚴重的黃疸,甚至需要換血治療。

5.有黃疸可以接種疫苗?

有很多家長以為寶寶有黃疸是不能打疫苗的,甚至大部分的社區也是這麼做的。

但寶寶有黃疸是不影響疫苗接種。接種疫苗也不會讓黃疸加重或減緩消退速度。目前也沒有證據表明有黃疸的寶寶接種疫苗後不良反應會升高。

所以,若寶寶沒有其他併發症,寶寶黃疸期是可以接種疫苗的。

很多新手爸媽是不知道黃疸其實是可以預防的,方法就是早開奶。早開奶既有助於媽媽母乳充足,又能幫助寶寶胎便排出,減少腸肝循環,從而減少黃疸的發生。

如果媽媽因為疼痛或者某些疾病因素,不能及時的給孩子開奶或者乳量不足,孩子就會發生母乳餵養不足導致的黃疸,所致讓寶寶吃飽是預防黃疸的關鍵因素。

以上就是關於寶寶黃疸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最後,希望看到這篇文章的家長可以分享給周圍的孕婦媽媽或是剛生寶寶的媽媽,讓更多新手媽媽不焦慮、不慌張的正確處理寶寶黃疸。

相關焦點

  • 10個寶寶9個黃,寶寶黃疸怎麼辦?試試這2個退黃疸的方法!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10個寶寶9個黃,寶寶黃疸怎麼辦?試試這2個退黃疸的方法!引起寶寶黃疸真正的原因是:血液中的一種名叫「膽紅素」的東西超過一定數值,從而使寶寶的皮膚、鞏膜(即眼白)和黏膜變黃。
  • 10個寶寶9個黃,寶寶黃疸怎麼辦?試試2個退黃疸的方法
    這幾天,我帶著孩子到老家過暑假,一回來就聽到說鄰居家好幾個都剛生小孩,有個鄰居家的大姐正在來我家找我奶奶請教這事。我發現很多老一輩,在對待小兒黃疸的認知上面,都有很多問題。比如會把黃疸和胎毒聯繫在一起。再比如很多老一輩,在孕婦懷孕期間,有1個超級奇葩的觀點:吃了黃色的食物會導致寶寶黃疸。很多老人都會認為,亂吃桔子、胡蘿蔔、芒果等有顏色的食物,就會導致寶寶出生後黃疸很高。
  • 十個寶寶九個黃疸?治療新生兒黃疸,新手爸媽需了解
    每一個新手父母面對自己剛出生的寶寶時都會百感交集,其中最多的應該是興奮喜悅,畢竟這是他們生命的延續,是他們的血脈延傳。但同時父母心裡也會忐忑緊張,因為他們不知道寶寶是不是健康,因為對於任何一個父母而言,寶寶的健康遠比一切都重要。
  • 十個寶寶九個黃?孕媽養成這4個好習慣,新生兒跟黃疸說拜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現在很多新生寶寶都容易得黃疸。我閨蜜和同事先後生的孩子,兩個小孩都有黃疸,我還聽婦產科醫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十個寶寶九個黃。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血液中所含的膽紅素量較多,再加上身體內肝臟腎臟等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使得過量的膽紅素無法及時的從身體裡排出去,就很容易造成膽紅素含量過高從而引發黃疸。
  • "十個寶寶九個黃"?如何辨別生理性和病理性黃疸
    「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是每個寶寶必須經歷的階段。生理性黃疸是對人體有益的,可以抗氧化、抗炎,而病理性黃疸如果不控制,可能會引發嚴重腦損傷或者肝損壞。生理性黃疸對人體有益。寶寶出生一段時間之後,皮膚、白眼球、鞏膜出現黃疸是比較常見的問題,原因是寶寶血液中出現了膽紅素。寶寶在母體內的時候血色素是偏高的,出生的時候血色素能夠到20~22克。之後,寶寶的血色素慢慢就會降到14克。在這個過程中,會有大量的紅細胞被破壞掉,生成膽紅素。膽紅素在正常範圍之內的,叫生理性黃疸。
  • 「十個寶寶九個黃」,產後媽媽如何觀察護理新生兒黃疸?
    「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是困擾很多新手爸媽的第一個難題,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小黃人」的階段。 所以,媽媽在住院的時候,就要先了解寶寶皮膚的變化,等到出院後回家,要時時觀察寶寶的皮膚有沒有變化,如果寶寶的皮膚越來越黃,黃的部位越來越多,就一定有問題,如果黃的部位慢慢消退,就不可能不需要擔心了。 除此之外,媽媽還要觀察寶寶的大便顏色、寶寶的吃奶情況、精神狀態等。
  • 十個嬰兒九個黃,新生兒出現黃疸用不用去醫院看呢?
    十個嬰兒九個黃 很多家長認為 新生兒黃疸會自然消退 不用去醫院治療的 真的是這樣的嗎?
  • 新生兒黃疸,為什麼「十個寶寶八個黃」?
    小寶寶出生後沒幾天,大多會發現寶寶的小臉突然變得黃黃的,這讓很多缺少育兒經驗的新手爸媽變得不知所措,其實這個大多是嬰兒生理性黃疸。但因為剛出生的寶寶體內紅細胞數量多、壽命短,而且肝臟功能不成熟,當大量的紅細胞破裂、膽紅素產生速度超過清除速度時,膽紅素就在體內累積,導致寶寶出現黃疸,稱為「生理性黃疸」。
  • 十個新生兒九個黃疸?快速「去黃」的攻略,新手爸媽需了解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閨蜜前段時間剛生下二胎,是個女娃,總算兒女雙全了,全家人都很高興。可第二天,家人就發現孩子皮膚特別黃,趕緊叫來醫生。檢驗後,醫生發現寶寶的黃疸值特別高,懷疑是病理性黃疸,就讓護士把寶寶抱走了,做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 十個寶寶八個黃,對於退黃神藥「茵梔黃」,新手爸媽需要了解這些
    從醫學角度來講,黃疸是由血液中膽紅素升高導致的,新生兒出生後膽紅素會增多,但由於新生兒肝臟代謝膽紅素的能力還很弱,代謝不掉的膽紅素就會留在血液裡,達到一定量後就會出現黃疸的症狀。黃疸在新生兒中是個發病率很高的病症,俗話說十個寶寶八個黃,絕大多數足有的新生兒在出生後4-5天黃疸最明顯,但隨著孩子肝臟功能一天天強大,黃疸值也會下降,直到14天逐漸褪完。
  • 十個寶寶九個黃!寶寶到底應該怎麼辦?2大誤區,5點護理可幫去黃
    對於新生兒來說,有的寶寶出生後出現臉色發黃的情況,醫生說是出現黃疸了,需要進行治療。作為新手爸媽不太清楚它的嚴重性,還是比較憂慮的,也有一些老一輩兒家長認為問題不大,出了滿月之後就好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應該及時就醫還是等待自己退黃?
  • 寶寶黃疸多少才需要照藍光?關於黃疸的8個小秘密你都了解嗎?
    作者:寶寶知道 天津好孕優兒十個新生兒大概有八個會發生黃疸,黃疸其實是新生兒具有抗氧化保護作用的積極正常的表現。並不是部分醫生和家長們認為的黃疸超過某個值就立即要「消滅」的「壞人。在國際上,黃疸需要治療的數值也越來越寬鬆,從原來12mg/dl就要去照藍光,到現在15mg/dl之下都可以不用額外治療 ,只要寶寶精神狀態、吃奶正常就可以再觀察看看。新生兒科醫生一般會結合寶寶的胎齡、日齡、體重、健康狀況、有無高危因素以及黃疸變化曲線參考範圍等多項指標來綜合判斷是否需要進一步醫療幹預。這個決定專業性較強,建議各位家長就把這個「難題」交給專業兒科醫生吧!
  • 黃疸不用治?新生寶寶從黃疸成全身換血
    這種黃疸不治太危險!寶寶黃疸了怎麼辦?混跡媽媽圈多年得來的經驗總結是:有的媽媽被寶寶黃疸嚇哭,而有的媽媽心大到隨緣,任其自愈。深圳也有一位寶寶,膽紅素達到280μmol/L,但家長認為「十個寶寶九個黃,新生兒黃疸是小事兒」、「曬曬太陽就好了」,強烈要求出院,終止了治療。出院3天後,孩子身上越來越黃,家長才再次帶孩子去醫院,醫生看到寶寶時,寶寶全身呈現金黃色,活脫脫一個「小金人」,四肢偶爾還在抖動。
  • 十個嬰兒九個黃,都要住院照藍光,新生兒黃疸有那麼可怕?
    十個嬰兒九個黃,新生兒黃疸很可怕嗎?一、什麼是黃疸黃疸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一般新生兒出現的是生理性黃疸,並且這種生理性黃疸可自愈,不用太多的人為幹涉。黃疸,是和寶寶體內膽紅素代謝情況有關。剛出生的寶寶,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疸。輕微的黃疸不會對寶寶造成任何傷害。但是嚴重性的黃疸和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對寶寶的腦部發育和神經系統會有危害。1、生理性黃疸一般出現在面部、頸部、 鞏膜(眼白)、軀幹,嚴重的話從頭到腳遍及全身,甚至嘔吐物也會被染色。
  • 奶奶迷信滾雞蛋「治」黃疸,寶寶病情加重!「退黃」不可信偏方
    新生兒寶寶黃疸,奶奶竟用煮雞蛋治療 小昊昊(化名)的出生讓全家人高興不已,小小的他無論是吐下小舌頭還是伸個懶腰都讓家人愛不釋手。 出院回家後的第二天,媽媽發現小昊昊皮膚有些發黃,當下就有點緊張。 奶奶安慰說:「沒事!
  • 「10個寶寶9個黃」?新生兒黃疸千萬要注意,不重視竟會傷害腦部
    不少爸媽喜提寶寶後,「呀,怎麼是個小黃人?」好吧,寶寶這是得了新生兒黃疸啊,誇張點的說法是「10個寶寶9個黃」,黃疸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護理小黃人?清一清嗓子,開講啦。什麼是新生兒黃疸?這個說法其實是相對別的寶寶而言(如圖)。這是由於新生兒的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血中膽紅素水平升高,如果肝臟排除不出去的話,寶寶的皮膚、眼白都會泛黃,等爸媽發現時,已經是個小黃人了。
  • 寶寶得了黃疸,曬太陽真的能退「黃」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文|文兒有一句話是這麼說「十個寶寶九個黃」,這裡說的「黃」,指的就是新生寶寶的常見症:黃疸。早年寶寶得黃疸不被重視,大多等到寶寶出現嗜睡、驚厥等異常表現時,家長才去醫院就診。如今,家長的安全意識提高了,知道適時地對黃疸進行幹預。那麼大多數家長是怎麼幹預的呢?據我觀察,很多家長採取的方式是抱著寶寶曬太陽,來達到退「黃」的目的。讓寶寶曬太陽來退「黃」,看起來安全又經濟,不過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嗎?聽聽兒科醫生怎麼說。
  • 10個寶寶9個黃,新生兒黃疸正常數值是多少?
    新生兒出現黃疸的不在少數,病房裡基本是10個小孩8個都是黃黃的。 關於嬰兒黃疸指數標準的問題,很多媽媽都有問過。今天我就來詳細解答下。
  • 新生寶寶從黃疸變成全身換血,病理性黃疸的危害家長要知道
    新生兒黃疸不是病,十個寶寶九個黃疸等,這些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確實很多寶寶剛出生那會兒都是黃兒,老一輩見過的,多說沒事,曬曬太陽就好,但凡事不能經驗論,黃疸也有分別,不是所有的新生兒黃疸都能靠曬曬太陽好轉的。對待新生兒黃疸家長們的反應也差異很大,有的媽媽看到孩子通體發黃很擔心,但也有媽媽心大,知道黃疸(大部分)可以自愈也就沒放在心上,不過今天要和大家說說關於黃疸的知識。
  • 黃疸寶寶「退黃」不再住院,省兒童醫院開設日間藍光
    黃疸寶寶「退黃」不再住院,省兒童醫院開設日間藍光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1日訊(通訊員 姚家琦 王潔 記者 段涵敏)黃疸寶寶照藍光不再需要離開父母住院治療。11月21日,湖南省兒童醫院開設新生兒日間藍光治療中心,黃疸寶寶在爸爸媽媽的陪護下就可進行「退黃」光療,將有效縮短患兒等候時間,降低母嬰分離焦慮,促進母嬰健康,這也是醫院改善醫療服務的又一新舉措。老話說「十個寶寶八個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