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推送講了為啥想學西班牙語,既然想學了,那就付出行動吧,Come on ! 但在開始階段入門一門新的語言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西班牙語雖然和英語長的有點像,但語法要複雜很多,發音規則也完全不一樣,需要正確的方法和長久的堅持去對待。
我們學校並沒有開設西班牙語的選修課,所以我選擇了自學西班牙語,但是因為我平時忙的事情比較多,而且寒暑假都在外面,所以一開始學習並沒有規律性,所以就導致學了一點很快就忘乾淨了,我大三上學期大概堅持了一個多月,一天兩個小時,現西學了五單元,但放了寒假沒學又忘的差不多了。
到了臺灣交換的時候有機會搶到了一個入門西班牙語課,一學期30課時,非常短,而且老師講的我全部都已經學過了,就相當於一個複習了,但當時有幾個字母發音困擾了我,因為我之前是學的西班牙式西語,但這個老師是拉美留學回來的,所以發音有一些不一樣,學校還有另外一個英語專業選修的西語課,是一個美國外教上的,我去蹭了一節,發音竟然還有點不一樣,別提我當時有多鬱悶了,都開始懷疑人生了。當時就決定回到大陸去報班系統學習。
5月份的時候,有一天晚上我失眠了,報班有利有弊,好處那肯定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學的更加規範,但當時我有一點點基礎,可我感覺還沒有A1的水平,所以報A2的班,我跟不上,報A1的班,還沒必要有點浪費,糾結萬分,想到凌晨3點鐘,最後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報班,暑假閉關去北京外國語大學借個校園卡在他們圖書館系統性自學,至於為啥想去北外,就是想去中國最好的外國語大學,有那個氛圍,我可能會比較有動力。
七月底旅行回來在家待了三天,脖子非常疼痛,但時間太緊,還沒休養好就再次啟程了,去北京的航班還臨時因為大雨取消了,我拖著箱子折騰轉高鐵跌跌撞撞的到了北京,然後到了北京塞萬提斯學院。我帶著作死的心態報了10月初的A2考試,賭一把,當時人家工作人員問我複習的咋樣了,那叫一個心虛啊,我很慚愧的說:「我是自學的,我準備用一個月繼續自學完A2剩餘的知識點,然後一個月用來刷題備考」,其實那個時候就會蹦躂幾個單詞,句子都連不起來。當時從工作人員的表情反應就可以看出來,這絕對是扯淡。因為工作人員很清楚,在正常情況下,培訓班系統學習500課時,大概用3、4個月的時間才是A2的水平。
但無奈我沒借到校園卡,北京租房也賊貴,時間緊,任務重,沒有辦法我只好去了隔壁的天津,租了一個青年旅舍床位,想在天津外國語大學自習室裡自習,但門衛看到我不是本校的說啥也不給我進,我軟磨硬泡最後還是無果,我又去了和平區圖書館,但早晨還是會去天津外國語大學西語系那邊晨讀,然後騎車兩公裡到和平區圖書館自習,我覺得有點折騰,後來就早晨乾脆在圖書館樓下背單詞了,晚上閉館後快速吃點東西去圖書館旁邊的天津醫科大學操場借著燈光再去背一個小時的單詞,然後跑幾圈回去睡覺,每天合理做好計劃,上午跟著教材和視頻教程學習知識點,下午鞏固複習+做課後習題,早晨和晚上背單詞,中午趴桌子上睡半個小時,每天保持有效學習時間在8—10個小時。
最開始的那幾天,脖子痛又復發了,還經常感冒,身體疲憊,面對繁重的學習任務,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獨和不自信,一度想要放棄回家休養,父母也勸了我幾次不行就回來吧,後來還是咬牙堅持,在天津閉關的21天,感覺西語的學習我每一天都能有一點進步,回想起來真是大學時代一段非常充實的難忘的時光。
開學後,九月份做好計劃進行刷題,十月初考試,壓線通過,非常激動,有點運氣成分,但我相信這個運氣一定是努力過後才會得到的。
這個學期一直都在持續性+系統性的去學,考完試後,每天保證學習量在2個小時。
接下來就詳細講一些學習方法和經驗,包括教材的選取和難點分析。
在選取教材的時候,我也上網查了很多資料,後來我選擇了國內西語泰鬥董燕生老師主編的《現代西班牙語》系列教材,《現代西班牙語》也是中國高校西班牙語專業的教材,全書有4冊,我目前手上有3冊,這也是目前市面上歡迎度最高的西語系列教材了,尤其是語法排版的非常系統全面。
對於入門的學生來說,還可以選擇《速成西班牙語》這本書,這個入門要比《現代西班牙語》簡單些,但語法不系統,如果想要長久系統性的學還是建議用《現代西班牙語》。而且聽說速西第二本非常難。
《現代西班牙語》每本書16單元,我目前學到了現代西班牙語第二冊的第14單元,初學者建議每周一單元,每天2小時,一開始語法和詞彙講的比較精細。一定要做課後習題,這是對本單元「語法、詞彙和時態」的一個鞏固練習,非常重要,語言的學習不能追求速度要注重質量。
教材+視頻結合使用
說到這裡,朋友們可能會問:「我光看書就能學好麼」? 這個問題問的好,確實,如果只看書,很難學習,發音怎麼辦?詞彙用法是啥?時態具體啥意思啊?這個時候就需要配上視頻課程了,結合教材加視頻講解就會學的比較到位了,《現代西班牙語》前三本書的視頻教程我這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找我,我免費分享給大家。
除此之外,還可以買一本語法書,這本語法書非常的全面系統,是對西語所有語法點的一個匯總,也是一些西語專業的朋友推薦給我的,在淘寶就可以買到。
西語和英語長的比較像,但發音和語法完全不一樣,發音是拼讀式,只要記住那些元音和輔音搭配的固定讀法,以後看到單詞就會直接拼讀出來的,所以我覺得在發音上面比英語簡單(大舌音除外),但我認為西語相比英語的難點主要有以下三個。
和英語不同的是,西語詞彙裡面的名詞分為陰性和陽性,並且形容詞也要和名詞的詞性保持一致,有的單詞是陰性,有的單詞是陽性,有的單詞既有陰性也有陽性。
最開始學的時候比較頭痛,不過除了一些個例以外,大部分詞彙還都是有規律的,慢慢的就會習慣了。
陰陽性有時候也是挺有趣的,比如:你要跟家裡人說準備和朋友出去玩了,如果你說amigo那就是和男性朋友,如果你說amiga那就是和女性朋友,如果家裡人不想讓你和異性朋友一起玩,這時候就要看你怎麼用這個單詞了,哈哈哈。
學西語之前,我從來不知道「動詞變位」啥意思,我認為整個西語學習過程中,動詞變位是最難的部分,名詞的陰陽性相比於動詞的變位要簡單很多。
英語裡面只有ing 、ed這樣簡單的動詞變化,但西語中,一個動詞在「我、你、他、我們、你們、他們」的人稱變化上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的時態變位也不同,一共20種時態,100多種變位。
英語當中語法出錯誤,別人可能還能理解,但如果在西語中語法錯誤,別人真的會誤會的,因為不同的變位代表不同的人稱和時態。
雖然大部分有規律的變位,但少部分的那些「頑固分子」我個人覺得非常難,必須反覆強化記憶,而這些變位不規則的往往也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動詞。
有了大舌音的存在,讓西班牙語說出來帶有一絲「性感」的感覺,但大舌音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一個難點,rrrrrrrrrra 和機關槍似的,確實挺有趣的,這個東西練一是看堅持,二就要看天賦了,不過實在不會也沒關係,別人是可以聽懂的,而且據說很多講西語的人都不會發大舌音。
我一開始練的時候,沒有持續性的練,所以沒有任何成效,去年十月份我決定要堅持訓練一下,就每天沒事的時候「得啦得啦得啦」的練,我一度也覺得自己不可能發出這個大舌音,但大概堅持了兩個月後,開始有一點感覺了,元旦的時候,我去陽朔旅行,一個舍友是西班牙人,我跟他一塊聊天,突然大舌音就發出來了,當時成就感十足,後來又練了幾天,才把大舌音發的比較成熟一些。
西語助手,功能有很多,可以查詢不認識的詞彙,有詳細用法介紹以及所有的動詞變位,還可以進行中西語翻譯,也可以進行單詞打卡(聯結了很多教材以及專四、專八、DELE考試的詞彙)
課本可以學習語法和單詞,但聽力是沒有辦法練的,除了把課本上的聽力聽完,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也需要一些其他的聽力資料。
每日西語聽力是一個非常棒的軟體,裡面有很多聽力專輯,涉及:體育、音樂、新聞等,還有一些電臺。
還有一個很方便的功能就是,教材上的聽力不用再插光碟到電腦了,這些單詞和課文的聽力在「每日西語聽力」上面都可以找到。
多鄰國(Duolingo)是一款語言學習工具軟體,從聽,讀,拼,義四個方面進行多元化的單詞和語句訓練,不止可以學西語,還可以學習英語和其他語言,非常好用。
學習語言是一個持久戰,不是一蹴而就,對於入門者來說,確實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階段,但熬過了這個階段,就會發現沒有那麼難了,並且還會發現一門語言的魅力所在。
需要持續性和系統性的去堅持,我們可以一天不學太多,但一定要堅持每天學一點,有規律的進行,並制定合理的計劃和學習方法,保證學習的效率。及時的複習鞏固,切記不要追求速度,一定要注重學習的質量,並保持一個輸入和輸出的過程,多加練習。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自學西語的相關經歷和經驗,如果有什麼問題都可以交流,對於西語的學習,我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大家一起學習進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