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由亮相傳媒聯合娛樂工場、北京京劇院、華彬歌劇院共同推出的時尚京劇文化盛典——「亮相之夜」在北京華彬歌劇院舉行,一場將京劇、歌劇、時裝、融合而成的時尚國韻新秀吸引了來自各界大佬兒,華誼兄弟執行總裁王中磊、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王強、時尚集團董事長 劉江、著名主持人馬東、著名音樂人胡海泉、梨園世家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巖、程派傳人郭瑋等出席活動,十分驚喜的是壓軸節目京劇和歌劇、芭蕾聯袂表演的《time to say goodbye》觀賞效果十分舒適,引來現場掌聲。該活動的總策劃人馬瑛瑛表示「京劇不應是小眾文化,打造這場演出是希望拓寬視野,尋找京劇發展的更多的可能,所以這場演出完全以京劇為主體。要向大家傳達的是:用open的心去熱愛京劇。」
京劇不是元素而是主體
自從京劇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後,似乎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金字招牌」,但是縱觀各類文化活動,京劇往往是作為「配角兒」出現,如此一來,很多人對於京劇的理解就止步在面部化妝、戲曲服裝等很多表面元素上,京劇應該以什麼樣的姿態、樣貌出現在現代人的視野中成為需要突破的一個問題。
「亮相之夜」的演出,一開場便是一場華麗的戲曲時裝秀,模特身著戲曲元素華服在T臺上的展示,其中京劇演員的精彩絕倫的表演與服飾珠聯璧合,相得益彰,驚豔全場。此外觀眾還能看到原汁原味的京劇選段《霸王別姬》,青年舞蹈家郭爽的戲曲古典舞《國風舞韻》京劇梅派傳人馬少敏的《絲路花雨》等將京劇水袖、彩綢與舞蹈相結合的節目,還有來自美國黑人的經典流行與京劇的碰撞,演出中最為亮眼的是來自國家京劇院的青年演員郜恩洋和來自中央歌劇院的總政歌舞團的男高音張英席表演的京劇與歌劇芭蕾相結合的創新節目《time to say goodbye》,臺上輕音曼妙的京劇青衣唱腔與中氣十足的義大利男高音歌劇共處一臺,演繹一個別樣的節目。這樣一場混合各種藝術元素的表演完全不會有任何格澀,彼此毫不違和。其原因何在?
曾在央視戲曲音樂頻道工作多年,此場演出的主導人馬瑛瑛說:「我覺得京劇就像今晚的一個節目《傳奇》,它的美是無以言表的,但要讓現代人在現代語境中真正的了解它愛上它需要一個新的傳遞方式,今晚我設計的京劇華服也是以戲曲人物出發,以戲曲服裝為主體,在它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的延伸,整臺演出都是以京劇為主體的,而且一切手段都是為了更好的服務京劇。」
古今對話研磨時尚國韻
京劇要發展要創新的口號已經喊了多年,而 「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概念也應該隨著時代的變化,人們觀念、審美的變化不斷推出新的作品形態。
華誼兄弟的王中磊在看過演出後,表示了極大的認可和讚賞,他認為京劇文化的發展,就需要探索更符合京劇文化的發展之路。而徐小平也表示這場演出讓京劇既保留了京劇的基礎元素,又具有現代的氣息,也體現出京劇文化的豐富內涵,他本人非常看好亮相傳媒的未來發展!
對於這樣一場古典與時尚對話研磨而出的時尚國韻演出,馬瑛瑛也有自己的想法,她說:「京劇是最能代表中國的表演藝術形式,寶貴的民族文化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關注。」她甚至認為京劇是一種浸潤在中國人皮膚、血液裡的文化。她要做的是喚醒中國人身上本就存在的這些細胞,凝聚大家的力量,讓京劇成為生活中與呼吸同在的必不可又自然流轉的文化。
基於此種考慮她規劃京劇在未來發展:「這場演出只是我的一個開始,接下來我會在全國首選四、五個城市選擇劇場,對當地受眾進行調查分析,然後推出具有針對性的駐場演出。京劇有很大很大的空間,國外有迪 士尼主題公園,我們為什麼就不能打造京劇主題公園呢?還有京劇藝術體驗區、京劇主題博物館等等,不但要在內容上大膽嘗試創新,而且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技術為京劇服務,我想我們應該用一顆熾熱而Open的心去發展、推動戲曲,讓國粹京劇這個時代再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