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學京劇嗎,聊城京劇藝術體驗館開館啦!
藍臉的竇爾敦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藍臉、紅臉、黃臉等指的是京劇中的人物臉譜。臉譜藝術是京劇藝術之一。京劇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是國粹藝術之一,又是一門綜合藝術,包含文學、詩歌、音樂、舞蹈、美術以及武術、雜技、工藝等多種元素。
-
全球首家國粹京劇體驗館開業,「亮相天樂園」打造京城文旅新地標
京劇大師梅蘭芳曾在這裡連演三年,紅極一時;後來的崑曲名家韓世昌和京劇名角兒高慶奎也是從這兒發跡。6月18日,鮮魚口胡同人頭攢動,歷經200多年滄桑的天樂園大戲樓煥然一新,全球首家國粹京劇體驗館——「亮相天樂園」重裝開業。
-
京劇光看不過癮還得扮上才行,天樂園京劇體驗館幫您一秒入戲
漫步前門大街,鮮魚口胡同的各色美食引人流連,但穿過前來尋味的人潮,就會發現胡同深處還藏著一處能滿足人們「文化味蕾」的所在——天樂園京劇體驗館。天樂園有著233年的歷史,比京劇還要早5年,這裡見證了京劇的誕生、發展以及輝煌與低落。梅蘭芳先生和多位京劇界的名角都曾在此駐場演出。如今,隨著全球首家京劇主題體驗館在此落成,這家老戲樓迎來了新一輪的「高光時刻」。
-
親子體驗館精彩紛呈 福建幼兒藝術節慶「六一」
記者劉可耕 攝當天,幼兒藝術節活動現場精心創設的「走進非洲」「京劇大觀園」「我型我秀」「瘋狂小畫家」「音隨我動」「色彩變奏曲」等藝術主題親子體驗館,各具特色的藝術體驗活動吸引眾多家長和孩子們前來體驗。福建京劇院二級演員陳紅華輔導孩子們學習京劇青衣甩水袖的程式動作。
-
給孩子的京劇:關於京劇藝術的百科全書
給孩子的京劇:關於京劇藝術的百科全書「藍臉的竇爾墩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小朋友們聽過這首歌嗎?對,這個說的就是京劇臉譜,那京劇長什麼樣子呢?好戲開場嘍!京劇藝術是中國獨有的,而且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了。
-
高雅藝術進校園,京劇賞析品味國粹魅力
啟動儀式上,青島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王琳簡要介紹了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的有關情況,活動組織和協辦單位領導共同按下大屏幕啟動按鈕,啟動「京劇進校園活動」活動。京劇藝術作為具有極致之美的藝術,是中華民族的璀燦明珠和無價瑰寶,是最具群眾性、普及性、代表性的傳統藝術。
-
京劇藝術的普及之路
啟示之一,是如何充分利用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滲透性最強的現代電視傳媒,去弘揚和傳播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藝術 。 京劇之所以被稱為國粹,在我看來,乃是因為它典型地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戲曲藝術,典型地代表著中華民族通過戲曲形式把握世界的美學精神。
-
「亮相之夜」京劇時裝秀 古今對話碰撞時尚國韻
1月22日,由亮相傳媒聯合娛樂工場、北京京劇院、華彬歌劇院共同推出的時尚京劇文化盛典——「亮相之夜」在北京華彬歌劇院舉行,一場將京劇、歌劇、時裝、融合而成的時尚國韻新秀吸引了來自各界大佬兒,華誼兄弟執行總裁王中磊、新東方創始人徐小平
-
戲曲 京劇的藝術特點
京劇舞臺藝術在文學、表演、音樂、唱腔、鑼鼓、化妝、臉譜等各個方面,通過無數藝人的長期舞臺實踐,構成了一套互相制約、相得益彰的格律化和規範化的程式。它作為創造舞臺形象的藝術手段是十分豐富的,而用法又是十分嚴格的。不能駕馭這些程式,就無法完成京劇舞臺藝術的創造。由於京劇在形成之初,便進入了宮廷,使它的發育成長不同於地方劇種。
-
京劇文化:京劇,多種中國傳統藝術長期融合的結果
當談到中國傳統文化時,就一定會涉及京劇。京劇是中華民族的國寶。這一點從其所蘊涵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中就可以看出來。京劇植根於中華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集我國戲曲之大成,是中國戲曲藝術中的瑰寶。從以上劇目人們可以看出,把京劇劇目連接起來,就是一部厚重的中華民族的歷史。人們通過京劇這一特有藝術形式,用本民族獨到的眼光,去思考和評判特定的歷史,也把自己的情感與喜怒哀樂融於歷史之中。總之,京劇唱出的是本民族人民最真實的心聲,表演的是民族最真實的願望,傳承的是中華民族最值得呵護的傳統美德。京劇根植於華夏民族大眾的心靈之中。
-
京劇藝術的生命
雖然看了50多年京劇,我始終是票友之友。 前些天,翁老偶虹在《戲曲電影報》發表了一篇文章:《藝如其人的尚小雲》,說尚先生的唱,「仿佛有一股熱流,橫貫舞臺上下」,這就是「他那熱情的性格,寄之於藝,感染了觀眾」。講得真叫絕了!
-
光谷三小戲曲體驗館開館啦
6月10日下午,譚派京劇第七代傳人譚正巖先生一行參加了武漢市光谷第三小學戲曲體驗館開館儀式。儀式由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翟愛明副院長主持。戲曲體驗館古色古香的戲曲體驗館開館是光谷三小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縮影,也是光谷三小特色教育探索路上的標誌性事件。
-
簡述:國粹京劇藝術的民族特色和濃鬱的藝術魅力
近幾十年來,戲曲藝術逐漸從市民文化娛樂的主流地位趨向邊緣化。京劇也同樣如此,但是當今京劇藝術的發展也涉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保護,是一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理由。通過從京劇藝術表現手法、京劇伴奏樂器、京劇行當、京劇中的優秀人才等多方面多角度向大家介紹了我國國粹京劇,為適應時代的發展,特提出我國京劇改革發展的思路,希望國粹京劇有更好的發展。
-
京劇還能這樣唱 上海非遺傳承人用英文推廣國粹藝術
當臺上《法門寺》、《打城隍》、《玉春堂》等十餘出經典唱段引得臺下老戲迷拍手叫好時,作為最末「彩蛋」出現的英文版《搜孤救孤》卻讓所有觀眾感到驚訝,京劇還能這樣唱?>曲之先河,但時至今日丑角卻越髮式微,因此我們就在表演中引入時尚流行元素,讓表演不止與傳統對話,更能夠與年輕人對話。」
-
京劇綜合藝術及其他
來源:中國科技新聞網近期央視「向經典致敬」,華裔影人盧燕,頗有京劇功底,親受梅蘭芳指教,現場與其「粉絲」著名梅派青衣演員史依弘對唱「坐宮」經典唱段。93歲高齡的盧燕女士,大器晚成,曾與馬龍 白蘭度合作配戲,奧斯卡終身評委。
-
人民日報:戲曲舞臺 京劇是角兒的藝術
「京劇是角兒的藝術。」這句話雖然還被屢屢提及,但在現實操作中卻前景堪憂。新編京劇依靠名導演、名作曲、名編劇,幾成慣例。損資耗時且巨,反而招惹來不少批評、揶揄,而這種苗頭似乎仍沒有改弦更張之意,這不得不讓人花費筆墨談些常識性問題。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每一個藝術門類都有其自成體系的規範與法則,這些規範是經過長期藝術實踐總結出來的,也是一門藝術的靈魂所系。
-
古典並非不時尚 《一堂好課》京劇與流行樂的碰撞
2月9日(周日)20:30,央視綜藝頻道出品的《一堂好課》第十期將走進杭州西子湖畔的中國美術學院,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尚長榮先生擔任主講人,為大家帶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戲曲課
-
望京小腰亮相巴黎時裝周 與京劇藝術巧妙融合
9月30日,秀場現場望京小腰與京劇藝術的巧妙融合,讓傳統大眾化的T恤沾染國粹氣息,令人眼前一亮。據Yang Li透露,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傳統京劇的手勢,對京劇演員來說,這叫做「蘭花手指」,本質上是一種藝術化的形體「語言」,取材於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創造的五十三式蘭花指法,曾令美國戲劇評論家驚呼的「醉人的美」。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京劇宗師的四大名旦
他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共同致力於祖國的民族藝術,卻創造了四種不同的藝術風格,四種藝術流派。同是一出《玉堂春》,他們就創造了四種唱法,個性鮮明,異彩紛呈。在梅先生推出《紅線盜盒》之後,程則推出《紅拂傳》,荀推出《紅娘》,尚推出《紅綃》,這四出《紅》劇更是爭奇鬥豔,引來京劇舞臺的百家爭鳴。在藝術上,他們互不相讓,各不示弱。
-
京劇李小春資料簡介 緬懷一位為京劇藝術獻身的大師
二十年前的1990年年底,首都北京隆重舉辦了徽班進京200周年紀念活動;黨和政府很為重視京劇藝術的發展前景,也很為關注京劇事業的後繼有人問題。 一場熱烈而持久的紀念活動,所產生的巨大而深遠的社會影響,到了二十年後的今天,已讓京劇業內外人士、包括廣大觀眾,看得頗為清晰了;最為明顯的當屬京劇的「申遺」成功、五屆研究生班的開辦和一代青年京劇演員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