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企幫村 村企互動
漢川發揮民企力量助力精準扶貧
12月3日,在恆大包裝公司敞亮車間,「扶貧愛心車間」牌子很是醒目。陳志遠忙著給紙箱打包,臉上洋溢著幸福。他的母親王桃新忙著插提手、插隔檔、撕邊。整個車間與公司其他車間一樣,忙碌而有序。
曾因走路不穩,胳膊無力,說話吐詞不清,陳志遠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到恆大包裝公司上班後,公司考慮到他的實際情況,將他母子安排在一起上班。如今,陳志遠已能勝任車間本職工作。
「扶貧愛心車間」是恆大包裝公司為身體上、精神上有障礙的貧困群眾而建立的。林芝順是恆大包裝「愛心扶貧車間」主任。通過公司的培養,他學到了豐富的團隊管理經驗,根據每個人的能力、性格、特長來分配工作,協調好生控部、生產部的工作關係。
公司副總經理林小毛介紹,在公司就業的26名貧困群眾已脫貧。投資建立的膠印扶貧車間主體建築已完成,預計2021年初投入生產。
漢川以「百企幫百村、脫貧奔小康」為載體,篩選實力較強的172家企業,採取園區鄉鎮結對、村企籤約共建的形式,通過一企幫一村、兩企幫一村、一企帶一戶、一企帶多戶的模式,採取就業、產業、技能、資金等形式,結對幫扶8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
在程鑫通訊科技公司,何正亮忙著指揮生產。曾經,因為身體原因,何正亮家裡陷入貧困,喪失生活信心。而今,對公司的工作、生活環境,何正亮都非常滿意。更令人興奮的是,通過公司培訓學習,他走上了領導崗位,他妻子李利娟當上了實驗員。何正亮介紹,公司接收的18名貧困群眾,通過學習培訓教育,走上不同工作崗位,並能勝任本職工作,順利實現了脫貧。
北河工業園區內10家重點企業與西江鄉10個貧困村籤訂「對口幫扶協議書」。採取「村摸底推薦、園區商會協調安排、企業接收登記」的方式,將有就業意願和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安排到企業就近就業,先後解決120餘名精準扶貧對象到企業就業。
北河工業園發動企業在村設立流動加工車間,給需要在家照顧老人和小孩的貧困戶和非貧困戶提供就業方便。該鄉紅旗村殘疾貧困戶張金秀,一家兩口在家開辦流動加工廠,不僅家庭月均收入15000元左右,更是帶動周邊4名村民就業,被鄉政府評為自主脫貧先進典型。
永和安集團設立「永和安專項扶貧基金」,每年扶貧資金近百萬元。與企業周邊的北橋、涵閘、華一、華二、田家、韓集等村深入開展村企共建活動,吸納60餘名貧困群眾就業,更重視加強培訓教育,把他們培養成優秀工匠和企業管理者,實現村企共建共榮。
據介紹,漢川市已累計超過2000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進企業務工,月收入在1800—60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