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 王娟 通訊員 林思克
化妝品企業轉型升級迫在眉睫,高素質人才引入成關鍵。為推進化妝品類專業建設與教學改革,促進職業教育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提升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能力,12 月 5 日 -6 日,2020 年第三屆全國大學生化妝品配方技術技能大賽在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佛山南海校區舉行,吸引來自廣東、河南、江蘇等多個省的高職院校,共 100 多名參賽選手及教師參與。
" 理論 + 實操 " 實現教學、生產對接
據了解,全國大學生化妝品配方技術技能大賽是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聯合相關部門、行業組織、地方院校共同舉辦的一項全國高職院校化妝品配方技術技能競賽活動。本次大賽由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日用化工專業委員會、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承辦。
珠江學者、國家教學名師、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教授龔盛昭告訴記者,通過本賽項的舉辦,將實現以賽促教、以賽促改、以賽促學、以賽促建。具體而言,大賽將檢驗和展示高職化妝品類專業在化妝品生產方面技術技能的培養水平,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真實項目引領及標準化操作,實現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無縫對接,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和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學生專業素質和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培養創新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發揮引領作用;加強化妝品技術相關專業實驗實訓條件的改善,提升專業建設水平。
本次大賽技術方案由校企共同開發、裁判以企業專家為主、高校裁判為輔,旨在精準對接企業人才需求,加強校企交流。大賽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標準》規定的化妝品配方師(三級)以上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要求,設置項目包括 " 理論知識考核 "" 胺基酸透明皂實操考核 " 和 " 素顏霜實操考核 "。其中,理論知識考核佔總分比重的 20%,兩個實操考核項目加起來佔 80%。
經過兩天激烈的角逐,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南京科技職業學院、廣東省輕工業技師學院獲得一等獎。
人才成企業轉型難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經歷了 30 年快速發展的中國化妝品行業,人才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在化妝品行業整體持續高增速發展的當下,今年 7 月《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出臺,對企業轉型升級提出了更高要求。
" 導致企業陷入轉型困境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人才,眾多中小微企業短期內要培養或引入高素質人才困難重重,產業升級面臨重大挑戰。" 龔盛昭表示,人才來源的關鍵在於專業院校的培養。事實上,全國範圍內開設化妝品類專業高校數不斷增加,其中,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等國內高職院校在化妝品專業方向上積累了多年的創新型人才培養經驗。
為此,本次大賽特別設置了產教融合論壇,探討化妝品類專業發展與產教融合途徑。全國輕工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日用化工專業委員會李奠礎主任做了題為《以專業升級改造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報告,分享了教育部職業教育目錄調整的工作進展。龔盛昭做了題為《" 文化鑄魂,需求導向,元素聚焦,服務驅動 " 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以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的報告,分享在產教融合育人中的經驗。龔盛昭指出,要從產業文化、產業需求、產業元素和產業技術服務四大方面著手,積極構建高水平產教深度融合生態體系,努力打造卓越的高職教育。
" 隨著人民對美化自身的化妝品需求日益增長,化妝品產業已經細分成了原料生產、化妝品生產、化妝品營銷的完整產業鏈。" 龔盛昭表示,廣輕工自 1994 年起就開始創辦精細化工技術專業,之後還延伸出化妝品技術、化妝品經營與管理等專業,組建了圍繞化妝品產業鏈的專業群,滿足了整個產業鏈的專業人才需求,為行業培養了 150 餘名企業家、1000 餘名工程師和經理,已經成為化妝品企業家和工程師培養的搖籃。此外,經過多年校企協同創新,化妝品專業群轉化給產業的科技成果獲得成果鑑定 20 項(其中國際先進 2 項,國內領先 18 項),科技進步獎 23 次,授權發明專利 30 餘件,累積新增產值 10 億元以上,為行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來源:新快報·ZAKER廣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