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聞觀察】「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一場調侃盛宴
「那麼問題來了,挖掘機技術哪家強?」如果你到現在還沒聽過這句話,那麼你OUT了!
「學挖掘機技術哪家強?中國山東找藍翔!」原本是山東藍翔技校的一句廣告,在經過各種版本的演繹後,成為時下最流行的網絡語。各種段子後面,總會順帶來一句:「順便問一下,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甚至連新華社在其微信公眾號中也未能「免俗」:「接受今年首輪中央巡視的地方和部門紛紛曬出『整改清單』,動輒上萬字。通過這些『整改清單』可以發現,巡視組簡直堪稱最強『反腐挖掘機』。」
「挖掘機」的風行肇始於今年9月初,當時藍翔技校副校長王某某帶領上百名技校職工、學生及社會人員從山東濟南趕到河南商丘,與校長榮蘭翔妻子孔素英的家人發生衝突,而事件起因則是榮蘭翔和妻子離婚爭奪財產。此事引起轟動後,網友迅速掀起圍觀高潮:「打架鬥毆哪裡強?中國山東找藍翔!」
隨後,北京兒童挖掘機項目40元玩5分鐘,路政交通技能大賽挖掘機操作高手比拼投籃,一波波來襲的「挖掘機」讓藍翔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廣告效果。
隨著公眾關注,有媒體開始挖掘藍翔的前世今生,還有人考證這是不是藍翔的營銷策略,更有心思別致的評論人士,開始解讀出,網友的戲謔包含著精英教育對職業教育的不尊重,網友的嘲笑亦有白領歧視藍領的成分。
其實,「學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無關戲謔,也無關嘲笑,只是一場純粹的網絡狂歡。在特定的語境下,天時地利加上網友助推,類似的網絡狂歡每年都有——2012年,是「杜甫很忙」;2013年,是來源於小學生作文的「我和我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網友們通過這樣的方式,或是借古諷今,或是裝嫩賣萌,完成了工作或生活中情緒的發洩。
在中國現有的話語體系中,一些不能說、不便說、不好說的問題,正在藉助特定的語境來實現巧妙的表達。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連新聞發言人都以一句網絡用語「你懂的」,來化解不願正面回應的問題。而普通百姓總要面臨種種生存壓力,一旦有適合的出口,他們當然不會放棄在「沉重」中娛人娛己的機會。
「挖掘機技術哪家強」,更像是網絡世界的一段小插曲。對當事人來說,家庭矛盾被曝光卻意外收穫了廣告效應,值與不值很難說;而對諸多參與其中的網友而言,大多不過是圖樂湊個熱鬧。網絡世界,這樣的事並不稀奇,下一次或許也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