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人的講究,有道理嗎?

2020-12-09 秦渭新農人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入土為安」,也就是說,人死後一定要土葬才好,因此,雖然很多地方一直在提倡火葬,但是這在農村很難被大多數人所接受。火葬都這麼難以施行,遷墳更是難上加難,不到萬不得已,沒有人敢隨便遷墳的,因為大家認為,那是對祖宗的大不敬。那麼,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常說的講究,有沒有道理呢?

首先,我覺得「十遷九敗」可能是封建迷信思想,因為並沒有科學能夠證明這句話,但是如果沒有特殊理由或者萬不得已的情況,「切莫遷墳」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

第一,土墳的地理位置是由風水先生選定的,不可隨意變動

在農村,以我們當地為例,老人去世後一般安葬在自家靠近山頭的田地,並且遵循「頭南腳北」的方位,意為俯視家鄉全貌,護佑當地百姓,當然這只是大家認為基本的原則,但是具體的位置還需要風水先生結合當地風水情況來確定,一旦,土墳的位置確定下來,已故老人的「家」就定下來了,這是不容隨意更改和變化的。如果沒有特殊情況,那麼已故老人將會在此長眠下去。

但是,凡事都有變化,有一年我們鄰村的一片土地被徵用,說是要蓋學校,但是呢,這片土地埋葬著不少村民的祖輩,如果要徵用這片土地,就意味著村民自家的土墳要遷走,這對村民來說可是大事,剛開始村民始終不同意遷墳,後來對方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這個學校的重要性及相關政策,再加上後來的補償方案,村民這才遷墳了。

第二,老人一般都喜歡清淨,過世後更不希望被外人打擾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當年諸葛亮彌留之際,告訴劉禪,說自己死後,挑選四個壯漢抬著自己的棺材一直向南走,棺材繩斷之時也就是自己的安葬之地。之後,劉禪就按照孔明的遺囑命人抬著他的靈棺一直向南走,可是三天過去了,繩子依舊沒有斷裂的跡象,四人商量後決定就地把孔明埋了,反正也沒人知道,於是,他們就高興地回去領賞錢了,劉禪見到四人後,問他們,孔明軍師埋在哪裡了?四人也不知道當地是哪裡,無法回答,一氣之下,劉禪把四人砍了,這時,劉禪才回過神來,把這四人砍了,就更不知道孔明的墳地位置了,這也就是直到現在人們也找不到諸葛亮墳頭的原因,體現了諸葛亮過人的智慧,因為他不想被後人所打擾。而遷墳這一行為,很明顯已經驚擾到先人的神靈了。

所以,「切莫遷墳,十遷九敗」雖然有迷信誇張的說法,但是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大家覺得呢?

相關焦點

  • 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常說的講究,有道理嗎?
    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農村裡確實是有這種說法的,當然了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就是封建迷信。但是,古人就信這個。一般來說俗語都是人們通過長時間觀察得出來的結果,俗語大部分也都是有道理的,就好比「清明前後,點瓜種豆」,「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等俗語。是不是很有道理!那麼,「且莫遷墳,十遷九敗」這個話有道理嗎?
  • 農村遷墳有「十遷九敗」之說,真有那麼靈驗嗎?祖宗的話暗藏玄機
    現在很多人還是非常的相信風水,於是一些關於風水的農村俗語也流傳了下來,比如「窮不搬家,富不遷墳」,還有「十次遷墳九次敗」等。而這句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自然也是老一輩關於遷墳的講究,那麼老祖宗為何會這樣說呢?
  • 農村俗語:「十次遷墳九次敗」,是什麼意思?看完漲知識了
    俗語是我國的一種隱形文化,它是有老一輩的人根據長久的生活經驗和對事物發生的規律進行總結得出了,雖然聽著很粗糙,但是還是很有道理的,只不過現在農村文化正逐漸地流失,而我們聽到的機會也少了,只有回村的時候能從上了年紀的老人口中聽到那麼幾句。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
    農村老人70大壽,一直有過九不過十的說法,有什麼講究嗎?老人70大吉利嗎杜甫有句詩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古人稱六十「花甲』、七十「古稀」,這就示意我們歲月如流水人生易老,每逢老人家大壽本就應該好好地慶賀一番。
  • 農村老人常說的「切莫遷墳,十遷九敗」是啥意思?
    在農村,如果誰家的子孫有出息,考了好學校,有了好工作並且做了官,村裡的老人都會說這家人的祖墳埋得好(墳地地方選得好),他們家的祖墳上面冒青煙了。大家很在意墳地所在的位置,不宜動遷通過上面的這個事實再說明,對於很多農村人來說,是很看重自己的祖墳,他們常常認為祖墳對於庇護後世子孫,對於保佑後世子孫能夠飛黃騰達,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大家這麼看重、忌諱這件事情,足以說明農村人在墳地選擇、造墳及守墳這件事情上的重視。
  •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中的「男人行千裡,切莫吃枸杞」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傳承至今,其中農村的俗語就是文化的一種,而這些農村的俗語也非常有意思。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或者是家裡面有一些老人的,那麼你應該經常會從他們的嘴邊聽到一些有意思的農村俗語,這些俗語卻並不像書本上寫的那些知識一樣高深莫測,或者是充滿了美妙的詞語。但是它們卻朗朗上口,有它的智慧所在,可以讓你一聽就記住。而其中這些俗語已在民間流傳千百年,是農村的人從古至今一直總結的生活經驗。
  •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講究?為什麼不能試?
    俗語「寧可試人棺,切莫試人鞋」,有什麼講究?為什麼不能試?中國的俗語經過老一輩人的口口相傳,也算是留給了子孫們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雖然很多俗語帶有一些封建迷信的思想,但是仔細想一想,其中還是蘊含著不少深刻的道理的,這也是祖輩們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所得出來的結論,今天小編要給大家講的這句俗語也是非常通俗易懂,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背後的深意是什麼?
  • 農村俗語「宅後有池塘,家敗人丁空」,是何意思?有道理麼?
    農村俗語「宅後有池塘,家敗人丁空」,是何意思?有道理麼?俗語文化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文化。我們在生活中,常常會從自己的長輩口中聽到很多的俗語。其實這些俗語的來源很廣泛,但是她們大多數都是我們的前輩們的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樣的一句俗語把。
  • 「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農村老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一位農村老人解釋,這句俗語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婚姻大事,意思是說一個家庭後面幾代的興衰與女主人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結了一門不好的親事,那後面幾代的根基就會由此衰敗。這句話中「九」只是一個虛數,表示數代,並不是實際指九代,從俗語中可以看到老祖宗們認為一個家庭中女主人的品行十分重要。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也未必各個都能明白。而我們做這個系列的初衷,就是想重拾傳統俗語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方便下一代更好得傳承。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在農村裡,請客吃飯也是有很多講究的。因此來說,這農村請客吃飯也確實有很多道道的。而主人在請客擺菜的時候,也有很多規矩的,而農村人認為上菜的時候,上雙菜為好,比如2、4、6……12個菜,以象徵著好事成雙,而單菜卻是不行的,擺3個菜更是不可以。所以在此之下,也就有了「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的農村俗語,那麼這句話有什麼含義呢?我來回答。
  • 農村俗語:「要想睡得好,切莫頭朝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這些農村俗語聽起來有些粗糙,但是這「話糙理不糙」的俗語卻正確的引領了我們的世界觀,這和一些華而不實的詩句相比,這老祖宗留下的俗語則是更有魅力。因此來說,這農村俗語更貼近農村農民的生活,並指導我們後人前進。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關於睡覺的農村俗語,而農村老話說:「要想睡的好,切莫頭朝東」,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有什麼說法呢?
  • 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東西路箭房,十人九傷亡」,啥是路箭房?老話在理嗎?農村的俗語有的是關於農業生產的,有的是關於修房蓋屋的,也有的是關於天氣變化的,俗語可謂是事無巨細包羅萬象,什麼都有涉獵。直到現在很多俗語老話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當我們平時做錯了什麼事情之後,還會有人說:看看,讓你不聽老人言,這會吃虧在眼前了吧!所以也有人把俗語叫做了十句俗語九句真。俗語也並非都是具有道理,像一些特殊年代的俗語,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慢慢的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
    農村俗語「來客不擺三盤菜,可嘆十人九不知」有什麼含義呢?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給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農村俗語流行的這句話,相信很多山東以及東北的人都聽說過吧!都知道山東人好客,那麼在這些禮節上,自然是特別恭敬的。無論是在家裡請客吃飯,還是去飯店裡吃大席。坐在桌子上,吃飯都會有一定的規矩的。比如飯桌上的飯菜,從來不會擺三盤菜的。除了這些原因,還有其他含義嗎?今天大廚就和大家普及一下這類的知識。話不多說,直接給大家上乾貨了。第一種原因:風俗習慣不同。
  • 農村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是什麼意思?
    我是農村出身,特別喜歡農村俗語,也愛研究農村俗語。雖然農民沒有城市裡的人,文化程度高,但農民的悟性很高,所說的俗語,都很有道理。今天我們來講的俗語是「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那麼它什麼意思呢?
  • 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啥含義?竟還有這講究!
    俗語:「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有啥含義?竟還有這講究! 有人把歷史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封殺了。有人把官宦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神經了。有人把衙門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跨省了。有人把真相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失蹤了。有人把廉恥扒光了放在網上,結果被提升了。
  • 俗語「一親壞,九代敗,人要窮,斷六親」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廣大農村流傳著許多俗語,這些俗語由上一輩的人口語相傳,傳到我們這一輩時,大家如果不去仔細推敲,未必能真正理解,不能理解的原因,就連我們上一輩的人
  • 俗語「飽不推頭,餓不洗澡」,有啥講究嗎?老一輩人為何這樣說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是:「飽不推頭,餓不洗澡」,有啥講究嗎?老一輩人為何這樣說?即便到了如今,許多地方的農村依舊保留著許多規矩,有人稱之為「講究」,甚至還有人調侃為「窮講究」。
  • 農村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背後有什麼講究和說法嗎?
    ,這婚姻還有挑選家裡孩子的另一半,都有很大的講究,也就流傳下來了很多的俗語,例如這「女大三,抱金磚」等農村俗語。農村結婚今天小編要講的絕對不是什麼迷信的說法,而是一句我們經常能聽到這家裡的老一輩人講的這麼一句俗語,叫做「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