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一首簡短的詩句道盡了遊子無限的心酸。出門在外地有幾個不想自己的家鄉呢?哪怕離家再遠,工作再忙也不會忘記回家看看。
自古以來中國人都講究落葉歸根,就算離家再遠人去世之後也想把自己的屍骨埋在自己的家鄉。但是埋屍骨的時候可不是亂埋,跌講究一個風水。
說起風水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幾千年以前,由於古時候的科學技術不發達,人們用佔卜等方式來預測未來,向神靈訴說自己的心事,這也是現在風水的一個雛形。現在很多人還是非常的相信風水,於是一些關於風水的農村俗語也流傳了下來,比如「窮不搬家,富不遷墳」,還有「十次遷墳九次敗」等。
而這句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自然也是老一輩關於遷墳的講究,那麼老祖宗為何會這樣說呢?
這句話的表面含義很好理解就是說人們千萬不要遷墳,如果你硬要遷墳,那麼你遷十次墳就有可能九次是失敗的。
當然這顯然有點不貼合實際,哪會有人一生要遷墳十次,即使是在特殊情況下遷墳十次也不會真的有九次都失敗,這麼倒黴。這句俗語之所以說得這麼誇張,其實就是為了告誡、提醒我們不要有事沒事的亂遷移墳墓。
一般來說人生前不管活得怎麼樣,但是死了一定要安心。人都已經死了,你還要胡亂遷墳去打擾它們,這本身是對死者的不敬。
再者說墳一般在農村才能看見,如果在農村方眼望去地裡都是大大小小的墳墓。可別小看看這些墳墓的位置,過去的人們對於葬墳是非常講究的,上至歷朝歷代皇帝,下至黎民百姓,特別是那些有錢有勢的達官貴人,個個修墳立碑光祖耀祖。
在選擇墳墓的時候,都是提前經過風水先生仔細觀察,精心挑選好了地方。墳的位置、方位都要認真考量,每一步工序都不能弄錯。因此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第一次下葬的地方就是風水寶地,怎麼能夠輕易的讓人給遷走呢?
再者說很多人想遷墳並不是因為這個墳的風水不好,而是懷著自己的私心的。很多人都想著遷墳後自己能夠升官發財,這樣想的話遷墳這不就是在利用死人嗎?
早幾年前的時候我們這邊挖運河,運河的工程非常浩大,光寬度都有幾十米,因此這運河也佔用了不少莊稼地。
在農村地區基本上隔上幾塊地就能看到墳,因此挖運河的時候難免會挖到墳,這其中就出了點小插曲。
我們村有戶人家的祖墳正好在運河的必經之路上,由於施工的原因,迫不得已只能讓他們遷墳。剛開始那家人不同意,無論如何也不遷,後來經過村裡的幹部和負責運河的施工人員多次調解,出夠了合理的賠償價錢那人算是同意遷墳。
遷墳哪天我也去看了,那應該是個幾十年的祖墳了,裡面的棺材都爛得不像樣子。那人本來想用那副舊的棺木,村子裡有人勸他再買個好的,他不聽,偏用這個舊的。遷墳的前一天他又請了會看風水的一個男的,讓這個人給他找個寶地,最終才把他的先人給下葬。
那是好幾年前的事情了,不過從遷過墳之後他家裡就出現很多奇怪的事情。最開始他老婆在路上被一個大貨車撞死,家裡就剩那個男的跟自己的兩個兒子。大兒子高考失利,平時成績很好,是村裡公認的大學生,提起他大兒子村裡人都說他學習好,未來肯定能上大學,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沒考上,最後出去打工了。
那個男的更是奇怪,他之前一直在礦上幹活,聽說是放炸藥的,那個活工資雖然高,但是非常危險。前年的時候那個男的在礦上引爆炸藥,把腿給炸折了,到現在還不能正常走路。
這家人的黴運,是不是與遷墳相關我們不敢保證,可是這家人現在的生活跟原來比著真的是大不如前。
總結:
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不僅是老一輩的人嘴裡所說的講究,更包含的是一種「孝道傳承」。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的,而我國就是自古以來就是推崇孝道的,因此為了這個「孝道」,我們也是不能為了所謂的利益隨便的去遷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