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道長,當初是你說埋這,現在又讓遷墳,我爹和你有仇?

2020-12-20 半杯水文學
馬崇道道長,配圖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風水、喪葬系列。

「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

清朝時期,徽州至德縣有個葛洪村的地方。說起這葛洪村,這就不得不提一個人,準確來說是一個道士。他16歲拜師,28歲學成歸來,江湖人稱歪道士。其實他就是地地道道的葛洪村人,原名謝慶,以前是個不折不扣的潑皮無賴。原本葛洪村人不相信他真的悔改,能學到真本事,以為人如其名「歪道士」就是不正經嘛。特別是村裡後山下的陳水陽,現實給他深刻地上了一課,莫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其實謝慶在10歲之前,還是個中規中矩的好孩子。只不過他爹愛喝酒,對他疏於管教,才導致他後來變得遊手好閒起來。他母親過世得早,一開始謝慶長得還算正常,可是越大就越難看。直到後來十幾歲的人,看起來就有30多歲。沒過幾年和他父親在一起的時候不像父子,倒是像兄弟,因此招惹不少人恥笑。也就是那個時候他父親愛上了喝酒,對他非打即罵,直到他父親喝壞了身體,才委託舊友把謝慶託付給他,希望能拜師學藝。

要說謝慶心中有恨嗎?說有也沒有,自己長這樣他無所謂,別人恥笑又何妨,完全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模樣。拜師學藝,入了道門,每日清茶淡飯,無欲無求。這讓他有種度日如年的感覺,他心中想要的是倒不是榮華富貴,反而特別渴望名利,這也是他毫不猶豫就答應酒鬼父親來拜師求道的原因。

說到底還是恨,嘴上包括自己心裡想著,這一切只不過過往雲煙,但實際上還是很在意別人的看法,由此可見他還是個很自卑的人。這也是為什麼他要在江湖上闖出名聲,為什麼要千辛萬苦回到葛洪村的原因。

你是「謝慶」忽然一個似曾相識的中年男子出現在謝慶的眼前。不用想,此地已經是葛洪村的村口,不是曾經的熟人還能是誰?「貧道乃歪道士,道號不正子,謝慶這個名字已好久沒有人提過了,忘了吧。你叫我歪道士就好。」謝慶一本正經的說到。

那人一看,不得了,曾經的混世魔王,如今入了道門成了道長了,這是大好事。想到這裡,那人不禁羨慕起來,如果自己也能拜高人為師多好。「是,是,是,歪道長這是回家嗎?」那人一連三個「是」顯然是對這個歪道士格外尊敬。

「這天大地大,處處是家,施主你說是嗎?我是來看一看亡夫亡母,如今也學了點皮毛,好為父母選個風水寶地,也好儘儘孝心,以後也了無牽掛了。」道長說的對,於是引著道長便回了村。在那人的吆喝聲中,不一會前來看熱鬧的人數不勝數,謝慶看著眼前一個個熟悉的人,心中喜憂參半。喜是再能見鄉親們,憂是回憶過往,那一聲聲恥笑仿佛就在昨日,心中不免有些難過。

馬崇道道長,配圖來自網絡,與本文無關

很諷刺,以前個個都恥笑自己,現在卻又尊敬無比。時間只是一剎那,但腦海中猶如過千年,他想到太多東西了。索性不去管他,謝慶開始有模有樣在這大山中轉悠了起來,時不時還翻動泥土聞一聞,又或者盯著遠處沉思許久。村民們也不打擾,非常好奇的跟著他身後。

「找到了,就這裡。」說完便請村裡有點沾親帶故的人幫忙,遷墳搞了好幾天,村民們看得眼花繚亂,個個都對謝慶佩服的五體投地。當然在農村,特別是古代,對風水格外看中。如今眼前便是高人,還曾經熟悉的人,哪能放過。這第一個跳出來的便是後山下的陳水陽,他父親過世不久,根本就沒看什麼風水,隨便安葬的。

「歪道長」還請幫幫忙,能不能也給我父親尋一個風水寶地,這錢你放心,必定雙倍奉上。有一人開口,便有第二人第三人。直到最後足有幾十戶人家要看風水,反正看什麼的都有,有看房屋的,有娶媳婦的,還有做生意的等等。

謝慶盛情難卻只好答應,不過這也正是他所希望的。也不是說要害人家,但讓他們多出點錢他還是非常樂意的。這第一個便是陳水陽,這人可沒少說自己壞話,包括他死去的老爹。

謝慶索性就住了下來,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月裡,每天都會看到歪道士忙碌的身影,而他也賺得個盆滿缽滿。這一天,歪道長無所事事,終於可以清閒一日了。本村的早就看完了,經過這一個月,他的名聲越傳越大,導致十裡八鄉的人都前來找他看風水。

走著走著,謝慶就來到當初給陳水陽父親看風水的地方。忽然他發現有一絲不對勁之處,仔細一看,原本方位是對著開闊的北方,可現在卻對著山腳下,而且從外形上看,頭下腳上。完全顛倒了過來,按照道家說法,這是要出大事的。於是他找到陳水陽,問他怎麼回事?為何不按他說的做?

陳水陽支支吾吾的說不出話,原來起初他還是不怎麼相信謝慶的,後來偷偷跑到城裡問了一算命先生,結果把事情一說,那算命先生說的話恰巧與謝慶說的相反,再加上他原本名聲不好,他毫不猶豫便相信了那算命先生的話。包括現在他還不以為然,心想你這歪道長還真歪。

謝慶看出了他的心思,來不及生氣只是催促他遷墳,另尋他地。「什麼?道長,當初說埋著的是你,現在又要我遷墳,我爹和你有仇啊。看來你還真的是個歪道士。」謝慶無奈,如果想害你們,當初選地方的時候就害你們了,又何必多此一舉。不過見他不聽,自己也不好說什麼。

於是謝慶乾脆不管了,回家睡覺去算了。可陳水陽不依,在村裡吆喝著,什麼難聽說什麼。這種感覺謝慶再熟悉不過了,當初不也是這樣嗎?人言可畏,不一會謝慶門口圍滿了人,都罵他是騙子,讓他退錢。謝慶無法,雖說當初為了報復多收他們錢,但他對別人家風水可沒動過什麼壞心思。

索性,謝慶拿出所有錢往桌上一放,轉身就往後山走去。那裡是父母安息之地,旁邊有個小草屋,乾脆去那躲清靜算了。不過還真讓謝慶說準了,陳水陽家果然出事了,但此時大家不相信謝慶,所以只好以高價請來另外一位道長。

那道長說的話竟然與謝慶說的一摸一樣,「道長你有沒有看錯?」眾人還是不太相信的問到。「沒有錯,而且,你們這以前肯定來過一位特別厲害的風水先生,家家戶戶都風水極好,特別是你家,只不過你父親方向埋錯了,按理說這麼厲害的風水大師,不應該呀?」

那道長還在琢磨的時候,有村民以前先一步求見謝慶去了,但謝慶閉門謝客,那人只好把當初拿回來的錢財放在門口。有一個就有第二個,包括陳水陽,這下大家終於肯定,謝慶真的改了,真的是學成歸來,是來幫助鄉親們的。

可惜一天兩天一個月,甚至一年過去。那門始終沒開過,鄉親們放在門口的錢也分文未動。歪道長走了,或許正如他所說的一樣,了無牽掛了吧。畢竟鄉親們傷透了他的心。

好了,這個故事講完了。故事主人公謝慶,從一個不學無術的人變成一個善良的道長,可見他真的變好了。但是村民們卻不相信,一次又一次傷害他,人言可畏。或許當初沒有別人的恥笑,他也不會變成潑皮無賴。學成歸來後,沒有別人的猜忌,也不至於好心當成驢肝肺,讓他傷透了心。要有口德,我認為就是這樣,不去詆毀別人,這是最起碼的尊重,你說是嗎?

溫馨提示:本故事屬虛構民間文學作品,不可與封建迷信相提並論。配圖來自網絡,需要請聯繫刪除。了解民間文化,從欣賞故事開始。有您喜歡,才有半杯水作品存在的價值,就讓我們一起欣賞,這遺落民間的精神瑰寶吧!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道長,你良心痛嗎?我一表人才,你讓我娶頭豬當老婆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道士看風水系列。「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許公子,清朝年間,六安人士。就當大家不抱任何希望的時候,突然一個身穿滿是補丁的道袍老者上門,自稱逍遙子的逍遙道長。許老爺有了前車之鑑,打算直接打發走算了。可奇怪的是,逍遙道長不僅不走,還大搖大擺上了餐桌自顧自吃喝了起來。等他酒足飯飽之後開口說道:「治不好,我不收你錢,你怕什麼,不過我告訴你,你家公子如果不是我,這普天之下恐怕再也沒人能治?」
  •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
    民間故事|棺中紅蛇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早些年,在四川蓬溪三鳳鎮,有個叫黃家灣的村子。村裡有個叫黃二虎的人,他父親原本是村中一個極窮的農民,打光棍到45歲時,才從不知哪帶回一個腦子有問題的女子。但對那種飢不擇食的老光棍來說,能有個女人做媳婦,還有啥不滿意呢?
  • 民間故事:張老漢無兒無女,老先生則說:走,看看你家祖墳去
    閒話不多說,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本故事的主人公姓張,是個農家老漢,我們就稱他為張老漢吧。80年代那會兒,張老漢時年43歲。他料理著家裡的一畝三分地,夫妻倆吃喝倒是不發愁。可卻有一事,是這對夫妻心裡解不開的結。
  • 民間故事:爸,媽媽的墳哪去了?父親:拿鋤頭,快跟我走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遷墳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在過去有這麼一句俗語「人窮只搬家,人富才挪墳」。這句話說的意思就是有些人做生意虧本之後,便以搬家的辦法來躲避債主。而「人富才挪墳」的意思就是很多人做生意發達之後,便覺得是祖先庇護,才得以光耀門楣,於是就用自己賺的錢將墳遷到更好的風水寶地。閒話少敘,今天要講的就是關於「遷墳」的小故事。
  • 民間故事:他拾金不昧,老漢把閨女許配給他,道長說:窮骨不見了
    每天都會有分享,都是免費訂閱,請您放心關注。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拾金不昧一直是中華文化弘揚的良好品德,本文講述了一個拾金不昧,從而改變命運的故事,意在勸誡世人,心存善念,要多為他人著想。故事純屬虛構,讀罷一笑了之,不必深究。
  • 民間故事:獵人壞了規矩,捕獵懷孕的母鹿,最終他遭了報應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28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古代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有所收穫。對於文章中所影射的寓意,希望大夥能引以為鑑!
  • 民間故事:我爹說,那裡有亂墳,咱回家吧!大明說:瞧你那點出息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394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小故事後,小田希望各位看官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話不多說了,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顧大偉,家住在一個偏遠的小山村裡。顧大偉的父親是一位老實巴交的農家漢。在顧大偉很小的時候,他的爺爺就得病去世了。其父親就和顧大偉的二爺學了扎紙,專給有白事人家扎紙具。
  • 民間故事:他與鄰居結仇,鄰居在他的祖墳裡埋東西,他從此走好運
    這就影響了他的學業,哪有時間靜下心來讀書?故此多次參加鄉試,都名落孫山。 呂賤才是個狂生,眼裡揉不下沙子,看不慣聽不慣的,他都會毫不客氣地指責,為此得罪了不少人。偏偏他的隔壁住著農戶皮難纏,是個粗人,脾氣急躁,看不起呂賤才,認為他是個無用的書生,言語裡充滿嘲諷。兩人面和心不和,心裡暗暗較著勁。
  • 農村遷墳有「十遷九敗」之說,真有那麼靈驗嗎?祖宗的話暗藏玄機
    現在很多人還是非常的相信風水,於是一些關於風水的農村俗語也流傳了下來,比如「窮不搬家,富不遷墳」,還有「十次遷墳九次敗」等。而這句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自然也是老一輩關於遷墳的講究,那麼老祖宗為何會這樣說呢?
  • 「你抱著月子仇過,我和我媽過!」說這話的男人,現在後悔了
    鄭先生現在很想挽回妻子,是的,他後悔了。事情是這樣的,當初妻子坐月子的時候,是他媽媽來照顧的。當時妻子經常跟媽媽吵架,說媽媽苛待她什麼的。鄭先生不相信呀,因為他每天晚上吃的飯都是有菜有肉,吃得很健康。所以他問都不問,就認為妻子是無理取鬧。
  • 民間有句古話,蛇咬三生怨,狗咬對頭人,知道什麼意思嗎
    民間有句古話「蛇咬三生怨,狗咬對頭人」,如果被蛇或狗咬了,一定是你以前做過對它們不好的事情。以前有個商人,在過河時看到一條蛇,商人聽說蛇肉鮮美,便把它殺掉燉著吃了。老道長趕緊和退了大黑狗,他也是有道行的人,看了一會後,對商人說:「你不應該來這裡啊!這條狗前世與你有冤讎,今天看到你,必然不會善罷甘休。」商人一聽就嚇傻了,連忙向老道長求助。老道長看他可憐,決定救他一命,對他說:「晚上你把蓑衣做成人形,放進被窩裡,你躲到床底下,等到子時偷偷下山,以後再也不要回來了。」
  • 民間故事:女屍惡嬰
    大方縣的曾寧說,他的表弟張達,年紀在二十上下,有年冬天外出跟他人幫忙,回來後就患了頭熱病,經過很長時間都沒治好,請來的郎中前後有好幾人,也沒瞧出來是什麼病因。後來他的病越來越重,已經到了不認識家人好友的地步,最後連話語都不會說,只會嚶嚶作語,行為就像個剛出生不久的嬰兒一般。
  • 民間故事:你家的風水我不看
    他的父親孫老漢已經去世了,他思前想後的尋思了很久,決定請一個先生幫老爺子選一塊福地,換一個好的墳塋,也好讓這辛苦了一輩子的老父親在下面能過得舒坦點,於是他就四下裡打聽哪裡有看得好的先生。有朋友和他說,在離他家五十裡左右鎮子上還真有這麼一位厲害的大師,不論風水面卦,他都能看得特別好,於是孫老四就徒步五十裡跑去請這位先生幫忙。
  • 民間故事:生意上有過節,他一把火,毀了對方的風水寶地
    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035期,如果喜歡我的民間故事還請動動您的小手給個關注,謝謝!文/小松北宋年間,山東巨野縣有一個大戶人家,男主家姓馮,叫馮友。他有四個兒子,一個閨女,因祖上是做藥材生意,幾輩人積累了不少家產。
  • 原來青海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民間故事!快收藏
    說起青海的基本情況,你可能會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可是,有關青海的民間故事你知道多少呢?莫家街、南佛山、老爺山、鳳凰臺……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名背後又流傳著怎樣的故事呢?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西寧的民間故事,一起漲漲知識吧!
  • 大明皇帝「嘉靖道長」艱苦卓絕的「認爹」路
    毛澄不慌不忙,他說這件事是內閣決定的,接著嘴巴一張一合又把強有力的理論依據重複了一遍,似乎在說,我有理有據,你不服不行,誰讓你做了皇帝,當皇帝就得換爹!我難以接受,氣勢洶洶找到了內閣首輔楊廷和,他聽完我訴求,直接搖了搖食指,這件事沒得談,爹得換!
  • 世仇(民間故事)
    在人們一片「殺人償命」的怒吼聲中,吳天賜咬著牙根對馬三金說:「最近,你我兩家正在爭奪一筆大買賣,無論哪家做成,臨江城將無另一家的立足之地。之前,我就懷疑是你殺了堂哥,這下你可沒話說了吧?按理,我本應該現在就一刀結果了你的狗命!可我怕嚇壞我那兩個年幼的侄兒,就讓你這狗東西暫且多活一個晚上,明天一早,我定會去給我堂哥報仇!」
  • 民間故事:老漢總是口渴,大夫說是病,道士看了卻是搖頭
    李老漢不覺得有什麼,畢竟是歲數大了,已經提不動水桶了,只能叫了小兒子。小兒子聽到老父親召喚,就過去了。小五啊!我這屋的水缸空了,你去打些水吧!聽到父親所說,這小兒子感到了奇怪,因為大前天剛打的水,按理說,還能堅持四五天呢。
  • 民間故事:父母正常,兒子卻是侏儒,道士看了還說恭喜了
    宋元和張穎兩人,身高雖說不那麼拔尖,但是絕對是高於普通水準的。張穎一家,從父親,到爺爺,也沒有一個矮個。宋元這家也是如此,從來沒有過這麼矮的人,怎麼會出現侏儒的呢?找了不少的大夫,其中還有些頗有名氣的名醫,但是見了之後,紛紛搖頭嘆氣,說不出來什麼。夫妻臉整日看著自己的兒子,感到了絲絲的絕望。
  • 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人的講究,有道理嗎?
    那麼,農村俗語「切莫遷墳,十遷九敗」,老一輩經常說的講究,有沒有道理呢?首先,我覺得「十遷九敗」可能是封建迷信思想,因為並沒有科學能夠證明這句話,但是如果沒有特殊理由或者萬不得已的情況,「切莫遷墳」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