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原來青海有這麼多你不知道的民間故事!快收藏

2020-12-25 西海都市報

說起青海的基本情況,你可能會如數家珍,娓娓道來。可是,有關青海的民間故事你知道多少呢?

莫家街、南佛山、老爺山、鳳凰臺……這些耳熟能詳的地名背後又流傳著怎樣的故事呢?

今天,小編整理了一些西寧的民間故事,一起漲漲知識吧!

夸父追日·日月山

日月山,多麼動聽的名字,早在《山海經》中就有它的神話傳說。《山海經·大荒西經》中說:「大荒之中,有山名日月山,天樞也……日月所入」。因為這裡是日月山出入的地方,所以稱為「日月山」。

相傳,在遠古時期,在北方大荒的一座高山上,有一個人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裡也握著兩條黃蛇,名叫夸父,他看到原野上漸漸西斜的太陽,有了對黑夜的厭惡和對光明的強烈追求,他想「太陽就要落下,黑夜就要來臨,我要去追趕太陽,捉住它,這樣就能永遠得到光明了。」

於是,他便提起長腿,邁開大步,追趕那漸漸西斜的太陽。夸父的腿很長,跑得也很快,他在原野上飛奔,快得像一陣風,瞬間就穿越了千裡,一直追著太陽直到現在日月山的地方,這時,夸父才突然感覺自己又累又渴,剛才忘我地奔跑已經耗費了他大量的體力,他不得不暫時放下已經追上的太陽,俯下身子去喝黃河、湟河的水。誰知經他這麼一喝,兩條大河的水都被他一口氣喝乾了,但他還是覺得口渴難忍,於是他向北方跑去,想喝青海湖的水。這倒是一處很好的水源,完全可以解夸父的口渴之急。可惜,夸父還沒有到達目的地,就在中途渴死了。他頹然地像一座山似的倒了下來,發出巨大的聲響,大地都在抖動。逐漸落下的太陽把最後的幾縷餘暉照在夸父的臉上,夸父感到無比遺憾,長嘆一口氣後,便把手中拄著的拐杖奮力向北一拋,閉上眼睛永遠地長眠了。

夸父死後,他的身體就化成了現在的日月山。(文/任玉貴)

莫家街的由來

莫家街位於西寧市中心東大街南側,與飲馬街相對。關於莫家街的由來有一段民間傳說。

據說嘉靖年間,錢塘(杭州舊稱)有個叫莫懷古的官員,愛好詩詞書畫,又喜收藏珠寶文物。一日,他在貫橋一座畫欄裡看見一幅書畫作品甚佳,畫的作者是一個落榜秀才,名叫湯勤。莫懷古的僕人見莫懷古十分喜愛湯勤的書畫,就將湯勤引薦進府做莫懷古的幕賓。

莫懷古有一祖傳玉杯,乃稀世珍寶,名叫「一捧雪」。他常在賓客中誇富,此事被京城大員嚴世蕃得知,嚴世蕃為奪取這一珍寶,就薦莫懷古進京做官。莫懷古明知嚴世蕃不懷好意,但也不得不進京獻寶。手下莫成向主人建議,玉杯乃祖傳珍寶,獻與他人是不孝行為,不如用些金錢另購一玉杯進獻嚴府,諒嚴世蕃難辨真偽。於是,莫懷古將假杯獻了上去。

進京後,莫懷古帶著湯勤到嚴府謝恩,嚴世蕃見湯勤聰敏乖巧又善於書畫,就將湯勤留了下來。湯勤為了討好新的主人,竟將莫懷古獻假杯的事情說了出來,嚴世蕃大怒,至莫府搜杯。莫成獻茶時,見嚴世蕃為玉杯而來,就懷揣真杯越牆躲避。

嚴世蕃搜不到真杯,大怒,威嚇道:「沒有玉杯,三天後殺莫家全家。」莫懷古十分驚慌,莫成獻計道:「不如棄官逃走,到薊州好友戚繼光那裡藏身,待事平息再做打算。」於是,莫懷古帶著愛妾和莫成逃到薊州。

嚴世蕃回府後大罵湯勤,湯勤說:「莫懷古為人奸詐,若無真杯定然安穩在家,若有真杯定然棄官逃走。」嚴世蕃聽後立即行為捉拿莫懷古。湯勤又進言道:「莫懷古不敢回錢塘,他有好友戚繼光,估計一定去了那裡。」嚴世蕃說:「戚繼光在薊州。」湯勤回到:「那好辦,去薊州一提便準。文書上要說明無論州府縣一經拿獲立即解京。」

無奈之下,莫懷古一路向西到了西寧。來西寧後莫懷古便修宅建園,並在今雷鳴寺街南面修建「莫家寺」一座,寺內塑三尊大菩薩像,並供莫氏祖宗靈位,為莫氏宗祠,寺修成後即以寺名為街名,故稱莫家街。莫家街中段偏南為莫家養豬的地方,稱「豬圈臺」。南段原是莫家養馬的地方,稱「馬房口」。莫家街之名便一直沿用至今。(文/秦風)

八仙樹的傳說

八仙樹,西寧一古蹟,位於古城西城牆外、西門南側城牆下的高阜上,今長江路華德大廈處,今已無存。八仙樹樹種為小葉白楊,有人稱為「野白楊」,屬於楊樹的一種,相比一般楊樹,葉較小,但木質細密、有韌勁,不像大葉白楊那樣脆而易折,我省貴德等地多有此樹。八仙樹所在地近西門,樹影婆娑,芳草盈地,樹下常成為城中市民遛鳥、閒坐、下棋的去處。

八仙樹之所以得名,有一段動人的傳說:不知何年何月的一天,有名的八仙乘駕祥雲欲前往「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的崑崙山拜謁西王母,當途經西寧鳳凰山時,只見西寧城外二水繞城,綠蔭遮地,平疇數十裡,風景如畫,於是降下彩雲,落座在城牆邊小葉楊下,盤桓有時。只見綠陰如蓋,清風拂面,面對如此美景,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情不自禁地唱道:「蜿蜒起伏兮,橫亙三百裡;跨兩河兮,群嶺龍蟠壯麗。」韓湘子接著唱道:「萬壑蒼翠兮,松柏灌叢凝碧;芳草芊綿兮,洵為牛羊福地。」直到紅日西墜,眾仙才興盡駕雲西去。由於附此動人傳說,後人遂稱此樹為「八仙樹」。(文/靳育德)

娘娘山的傳說

大通縣娘娘山位於橋頭鎮西側,距離縣城5公裡,總面積約100平方公裡,與老爺山對峙。

大通縣長寧堡村從前有個總神廟,據說是人們為了紀念娘娘山而建的。相傳在隋朝時,隋煬帝有三千六百個老婆,娘娘為為正宮。由於隋煬帝成天花天酒地,不理朝政,貪官汙吏坑害百姓,人民生活十分貧苦,娘娘多次進諫,但隋煬帝一句也聽不進去。

後來,隋煬帝在一些小人的挑唆下,將正宮娘娘發配到西北的落雲山軍馬場中牧馬,吃的是野菜,穿的是破衣裳,受盡了艱難困苦。到了後來,一些忠臣在隋煬帝面前經常勸說,皇帝回心轉意,打算接娘娘回宮。隋煬帝帶著隨從來到西北,娘娘聽到消息後,心中又氣又悲,對來人說:「我再也不想見害苦百姓的昏君。」說罷,縱身跳下了懸崖,等隋煬帝趕到時,娘娘已死於懸崖下,隋煬帝非常後悔自己當初的做法,為了永遠懷念娘娘,用厚禮安葬了她,並封為總官(這一帶地方的總神)。人們為了紀念娘娘,就在長寧堡村修建了廟宇,起名總神廟,把西北部的落雲山改名為「娘娘山」。

娘娘山巔有一口「瑤池」,按理說,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頂峰有水泊就奇了,而這水洋洋大觀,竟有百餘畝面積,再說它常年積水,久旱不涸,可以說是絕了。民間傳說這水直通青海湖,並且把它與王母瑤池聯繫起來,更使它充滿了神奇的色彩。(文/秦風)

老爺山名稱的由來

明朝的總兵柴國柱,祖籍山東青州,後遷居西寧北川清水溝柴家堡(今大通縣黃家寨鎮柴家堡村,柴家堡因柴國柱而得名)。柴國柱孝敬父母,和睦鄉鄰,仁厚待人,為鄉裡所愛戴。相傳當年柴總兵鎮守甘肅張掖、酒泉一帶時,因思念父母,回家探親心切,途中投宿時不小心坐騎被人盜去,他異常焦急,因為這匹馬曾隨他徵戰多年,立有戰功無數,總兵早已視他如戰友一般,如今丟失,豈不叫他痛心。

這天晚上,柴總兵正在房內捧讀兵書,恍惚中眼前走來一人,身著綠色戰袍,面如重棗,美髯垂胸,對總兵說道:「我是武聖關羽,因念你是個忠勇孝悌之人,特來相告:北川有座十分險峻的大山,名叫『元朔山』,你的馬就藏在山中。你去可善言相索,且不可使強,馬便可得到」。總兵猛然驚醒,見眼前無人,只有殘燈如豆,方知是南柯一夢。仔細回想夢境,悟得原來是關聖前來指點迷津。

第二天,蔡總兵帶領了幾個親兵上了元朔山,在道觀中,道長親自給柴總兵布茶。一陣寒暄後,柴總兵將如何回鄉探親、如何途中失馬、又如何在夢中受關聖指點等一一向道長說明,最後起身作揖道:「這坐騎實非一般馬匹所比,萬望道長給予方便!」道長聽後稽首道:「罪過、罪過,請將軍恕罪,貴驥失竊確是我等所為。但我等絕非貪圖財物,實乃一試將軍也!貧道向聞柴將軍嚴於律己、仁厚待人,今日一見,果然不差!」總兵道:「蒙道長誇讚,柴某實不敢當,但道長如此用心,卻不知為何?還請明示。」道長哈哈大笑:「將軍忠勇多智,鎮守甘凉,屢敗海寇,使地方免受其毒,使我等安心向道,實乃國家之幸,萬民之福!貧道仰慕將軍,此舉名為盜馬,實為邀將軍上山一敘也。不如此,將軍焉能上山?」總兵也大笑道:「原來如此,道長果然道行高深!尋常毛賊怎近得了它身。」說話間,一道人牽馬於廊下。總兵見愛騎毛色鮮亮、神採依舊,大喜,遂留下百兩紋銀作為香火之資,與道長揖別。

後柴總兵因感念關聖的夢中指點,出資在元朔山頂修建關帝廟一座。關帝廟建的雕梁畫棟,描金繪彩,宏偉壯麗,香火不斷,聲名遠揚!因是柴總兵所建,人民又稱為「柴家大殿」。廟內供奉的是武聖關羽,人們又叫「老爺廟」。正如一首「花兒」所唱:「老爺山上的老爺廟,嫑修了,越修越玄妙了……」久而久之,人們也就自然地把元朔山叫做老爺山了。(文/趙生明)

南禪山上的「鳳凰臺」

西寧古城南隅,緊罪著一座紅褐色的大山,山上有至古老的禪寺,傳說是道家修身養性的聖地,山名便叫「南禪山」。奇怪的是天下所有的山都有尖尖的頂端,而南禪山頂卻是一片平坦的開闊地,能容納好幾萬人呢。南禪山為什麼沒有山頂呢?傳說是被天宮大力神二郎楊戩一劍砍平的。

據傳很久以前,南禪山頂十分高峻挺拔,遍山青松翠柏參天、百草叢生、萬花綻放;松異馬歌唱、野兔奔跑、梅鹿歡跳,好一派迷人的高原風光。

傳說很久前,南禪山山腰石洞裡藏著一條大黑蟒,因為吸吮了百年甘露,聞了百年香菸而成了精。黑蟒成精後,兩隻眼如一對紅燈籠,能噴火焰;大嘴像個血盆,能吐毒汁,毒汁很臭很毒,凡被沾染上毒汁的人畜立即死亡,樹木當下枯黃。這條黑蟒還長有四隻利爪,能持刀斯殺。它喜歡掏挖人畜的心肝吃,還踐良家婦女,有時稍不如意,又呼風喚雨降冰雹,毀壞莊稼。大家沒辦法制服它,只得喊天叫地,祈禱神明顯靈。玉皇大帝知道黑蟒如此大膽興妖作怪,十分氣惱,於是派天兵天將把它壓在洞前大石板下,叫它不得翻身。

有一天,一位從龍虎山來的道長到南禪山修煉。當他走山腰洞前,看見那條黑蟒被壓在一塊千斤重的大石下,身子能動,只喘著一口氣,眼看快要喪命了。黑蟒見有人來到,便口吐人言,流著眼淚苦苦農求:「大慈大悲的道長,行行善吧! 前天起了一場山洪,山石崩裂,我不幸被這塊大石板壓這裡,不能動彈,只要道長救下我的命。勝造七級浮居,便會長生不老!」

道長聽了黑蟒的苦苦哀求,信以為真,很是可憐它遭遇,於是使出法術,耗盡全身力氣把那塊千斤石板挪開,將黑蟒放出來,黑蟒一得救,便妖性大發,馬上顯出兇殘惡毒的本性,它伸出利爪就要殺死道長,掏取心肝來填充肚子。但道長道技高超,一點也不懼怕,馬上與黑蟒撕打起來。頓時攪得天昏地暗、海水翻滾,震動了天宮的凌霄殿。玉皇大帝一時坐立不穩,忙派手下大將查看究竟出了什麼事。不一會兒,手下人回報此事,玉皇大帝聽了很惱怒,知道黑蟒噁心不改,即傳令天宮大力神二郎楊戩,授予一柄斬妖劍,要他速速下凡,好為百姓除去這一大禍害。

正當龍虎山來的道長慢慢招架不住的時候,一尊大刀神突然從天而降,來到南禪山上,他快速抽出斬妖劍,大呼一聲:「不許妖孽傷人,看劍!」只見斬妖劍對準大黑蟒腰間狠狠砍去,只聽得一聲慘叫,黑蟒精便被砍成兩段,滾下山腰,兩股山泉般的鮮血,汩汩地流了出來,把山上的黃土全染成了紅色。由於大刀神用力過猛,一劍砍下去竟把山尖也削去了,落土填平了山下的萬丈澗溝。於是,南禪山頂端便留下了一個大平臺,因為這平臺是二郎神砍平的,人們就起名叫「神平臺」。

從此,這裡的百姓不再遭受黑蟒精的禍害了,歡天喜地過起了安樂的日子。他們很感激這位大刀神,便籌款集料,在南禪山上建起了廟宇,供上神像,進香朝拜。山上那些被黑蟒精毒汁沾染枯黃的樹木花草,也像逢春得了甘露,紅紅綠綠地長滿山坡,比以前更加茂盛秀麗了,成了一個優美的天然風景區,後來還引來一隻金鳳凰安家築巢,百鳥一齊前來朝鳳,逗得一朵朵彩雲繚繞臺前,整日徘徊不肯離去。為此,當地人又稱南禪山為「鳳凰山」,稱神平臺為「鳳凰臺」。(文/馬甘)

黃牛大力士下凡

相傳天神造好了人類,就把人類安置到地球,讓人類自己去生活,天神再也沒見過人類是怎麼生活的。

一天,天神就把黃牛大力士喚來吩咐道:你到人間去看看人類怎麼生活著,要是他們生活得很苦,就告訴他們一天吃一頓飯,三打扮,這樣他們生活得就會好一些的。黃牛大力士下凡到人間,急急忙忙轉告了天神的旨意:人間的黑頭凡人們哪,天神說了,叫你們一天吃三頓飯,一打扮,這樣生活就會好起來。黃牛大力士傳了天神的旨意,就回到天宮如此這般回稟了人間的情況以及傳達的旨意。天神一聽,知道黃牛大力士把他的旨意說反了,氣得一腳踢掉了黃牛大力士的門牙,並告訴它:既然你把我的旨意傳達反了,人類的生活就會更苦的,那你就到人間去用肩頭拉犁養活人類吧!自此,黃牛大力士就下到人間,用肩頭拉著犁,養活人類至今。(土族民間故事)

木頭媽媽

很早以前,一戶人家只有媽媽和兒子兩個人過日子。兒子每天早上去犁地,媽媽每天早上去送飯。兒子脾氣暴躁。媽媽早點兒去送飯,他覺得送飯太早而打罵母親,母親遲點兒去,他又覺得太遲而打罵母親,人們紛紛議論這兒子是不孝之子。

一天早上,兒子又去犁地,休息時他看見地邊的一棵樹上有個喜鵲窩,喜鵲下在餵不喜鵲。兒子出神地看著這情景,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媽媽小時候也是這樣餵養自己的。這時,媽媽送早飯為了,兒子忘記放下手中的鞭子趕快去接媽媽,媽媽以為兒子悔恨不已,他砍倒這棵樹,雕了個木頭媽媽,每天百般孝順。天冷時放在熱炕上;天熱時,抬到外面讓媽媽曬太陽。

有一天,兒子在房頂上曬了很多糧食,他讓木頭媽媽守護糧食,自己出門幹活去了。這時天神為了試試兒子的孝心,便下了一場大雨。正當大雨傾盆而下的時候,兒子氣喘噓噓地跑進來,他首先把木頭媽媽趕緊背到房裡,擦去媽媽身上的雨水,為媽媽換上了乾衣服,然後才想到出去收拾糧食,而這時糧食被大雨衝走了,但他欣慶自己的木頭媽媽安然無癢。

天神看到兒子真心悔過,便施法讓木頭媽媽復活了,兒子回到屋裡,看到木頭媽媽變成真人了,又驚又喜,知道這是自己的孝心打動了天神,天神讓他的媽媽復活了。從此,兒子更加孝敬他的媽媽直到老人去世。(土族民間故事)

關於青海的民間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但因為版面原因,這是其中很小一部分

如果網友們還想繼續了解更多青海民間傳說

就在下面留言吧

覺得不錯就轉給你的朋友吧!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西海君綜合《畫說青海》整理髮布(文章均有刪減)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原來天大有這麼多有趣的選修課!
    原來天大有這麼多有趣的選修課!那些被選課系統溫柔以待的同學想必已經對自己的選修課有了一定的了解~學在天大,選修課也不能平凡自有大把天大的好課等你發現!那麼這兩周裡,你被哪些有趣的課程,哪些可愛的老師圈粉了呢?
  • 繪本《桃太郎》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
    內容簡介《中國名家經典原創圖畫書:桃太郎》取材日本民間傳說,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一對老夫婦年老無子,由於誠信,他們在一個桃子裡得到了一個孩子。老婆婆活了這麼多年也從未見過這麼大的桃子啊!就好像天上的月亮不小心給掉了下來一般。老婆婆的確大開眼界。"餵!大桃子啊!快漂過來呀!"老婆婆大聲的喊著。這桃子好像真的聽到了老婆婆的叫聲似的,漂呀漂呀的往這方向漂過來了。"真是不可思議的東西!"老婆婆走下河去將桃子撈了起來。這大桃子還真重呢!
  • 你知道嗎?中國省份名稱的背後,原來有這麼多故事
    可能有些朋友都能將這34個行政區背下來,但各省區的名字你都知道怎麼來的嗎?我國的省份命名,大多是從古代沿用至今,有的是以地理位置命名,有的是沿用古稱演變而來。今天就給大家梳理一下,去發現省名背後的故事。
  • 原來財神爺居然有這麼多?財神在翡翠雕刻中的講究
    原來財神爺居然有這麼多?財神在翡翠雕刻中的講究每個人提到財神的時候大概都會出現喜氣洋洋的感覺吧,在我們的民間傳統中,財神是掌管錢財的神仙,過年過節都要拜一拜它,好讓自己發大財。那麼你對財神真的有著具體了解嗎?你知道財神都是些什麼樣的嗎?很多人應該平常只是跟隨著大人們例行的拜一拜,但其實對財神爺一點都不了解吧。
  • 壺瓶山民間故事系列:和木
    這故事發生在壺瓶山八景之南天勝境附近筆者近日下壺瓶山八景之南天勝境附近採風,在農戶家混飯吃時,聽老闆說起了這麼一個故事,三四十餘前年,其母親生病了,快不行了,才請木匠和木,閒聊間,木匠卻說,這木你媽媽只怕用不到!
  • 民間故事:閻王懲惡女
    小故事蘊含大道理,每天一個民間小故事,喜歡的讀者可以點讚加關注呦。李常,山東臨沂人。有一次他帶著酒和食物到外野遊,一股奇怪的旋風呼呼響著旋轉過來,李常心裡感覺一驚,恭敬的把酒灑在了地上祭奠它。青衣人說道:「進去之後你自然知道了。快請!」李常進去之後,過了一道門,看見有個女子手和腳被釘在門板上,上前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嫂子。李常有個嫂子,臂上有惡瘡,已經有一年多不能起床了,李常心想嫂子怎麼能在這裡出現呢?轉而懷疑這個青衣人招他進來不懷好意,心裡害怕停住了腳步,青衣人再次催促才又往裡走。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牡丹江的故事
    陰陽先生把這塊木牌往空中一扔,說也奇怪,這木樁竟立在空中不掉下來,動也不動地等著。不一會人馬開始出發,木牌開始慢慢向東南方向飄去了。人們慢慢跟著移動。這木牌是越來越快,大家隨後快馬加鞭緊追。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突然這木牌在空中停住不走了。等大家都到齊了,只見陰陽先生晃了三晃,木牌一下子就扎在呼爾哈河(今牡丹江)北岸。陰陽先生說:「這就是新城,在此建城,保寧古塔將軍太平無事永遠安寧,寧安也。」
  • 原來豆瓣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小組?
    原來豆瓣有這麼多稀奇古怪的小組? (插句題外話 鵝組你快放我進去!)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沒有你找不到的 比如「高壓鍋爆炸」小組 只討論高壓鍋的爆炸故事
  • 民間故事《民間四大傳說》
    其中,最具有中國特色的是著名的民間四大傳說《牛郎織女》四大民間傳說《孟姜女哭長城》我國四大民間傳說《梁山伯與祝英臺》和民間傳說故事《白蛇傳》四大民間愛情傳說。這中國四大民間傳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房東大娘含著淚花拉著她說:「您大嫂,我知道您找丈夫心切,可您身上熱得象火炭一樣,我能忍心讓您走嗎!您大嫂,您再看看您那腳,都成了血疙瘩了,哪還是腳呀!」孟姜女一看自己的腳,可不是成了血疙瘩了。她在老大娘家又住了兩天,病沒好利索就又動身了。老大娘一邊掉淚,一邊嘴裡念道:「這是多好的媳婦呀!老天爺呀,你行行好,讓天下的夫妻團聚吧!」孟姜女終於到了修長城的地方。她打問修長城的民工:您知道萬喜良在哪裡嗎?
  • 民間故事:陪著棺材睡一夜,你膽也能變大了,原來真有嚇大的這麼一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圖文無關,下同說一個我自己的真事兒吧,很多朋友問我,說你寫靈異,寫鬼故事,你晚上敢自己上廁所麼?答:敢!為什麼呢?小時候給嚇得膽大了,真事兒,毫不誇張的說,誰經歷了這麼一夜,神經也會大條很多的!現在想想原來真有嚇大的這麼一說!
  • 流變中的青海民間舞蹈
    青海的民族民間舞蹈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從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上孫家寨墓地發掘的舞蹈花紋彩陶盆和同德縣宗日遺址出土的舞蹈彩陶盆可以證明,早在數千年前,舞蹈就同青海各族人民的生產、生活緊密地聯繫在一起了。青海是名符其實的「舞蹈之鄉」。千百年來,歷代居住在這塊熱土上的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長河中,形成了各自獨特的民俗風情和心理素質,也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間舞蹈藝術。
  •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青海原來這麼美
    原標題:《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盛讚:青海原來這麼美 「與青海有緣的有兩種人:一種是來過青海,並被青海的風景和人文所感染的人;另一種是嚮往青海,等待一個去青海的理由的人。最難忘的還是青海那一片伸手就能觸摸到的藍天……」3月22日,一段段美文,加上一張張青海美景圖片出現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微信公眾號上,瞬間震翻了國內網友,引發大量轉發。 《中國國家地理》雜誌是一本隸屬於中國科學院的科學傳媒,其關注未知世界的新發現和新進展,追逐已知現象的再探索和再認識,用精準、精彩、精練的圖文語言為大眾推送祖國大好河山,發行量居中國高檔雜誌之首。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宜昌的故事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裡。「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裡,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張飛橫予「當陽橋」,關公敗走「麥城」被擒「回馬坡」等等故事和遺蹟俯拾皆是。這裡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氣勢恢宏的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 原來這些「夯片」有續集!你不知道迪士尼動畫後來的超有趣故事
    迪士尼出過許多動畫都是經典中的經典,題才來自各方,有童話故事、原創故事、民間故事、一千零一夜和由別的經典故事取材等等。而你知道這些經典動畫其實有拍續集嗎?這些續集的通路多是以錄影帶發行,不像第一集皆是由戲院上映,一樣精彩好看!今天小編就來介紹給大家,看看迪士尼拍了哪些續集吧!
  • 童書推薦:《上下五千年》原來歷史是這麼生動有趣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柳巷紅塵夢。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痛點啊,現在家長給孩子選書變得越來越難了。長篇文字的書,怕孩子覺得枯燥,看不進去,幽默好玩的書,怕孩子看了等於沒看,浪費時間,舒太厚呢,怕孩子壓力大,書太薄了,又怕知識面小,性價比低,選來選去選不出來,到底什麼樣的書才能既全面又有趣,還不浪費孩子寶貴的時間呢?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榆林的故事
    新春之際,當你走進榆林的村落院戶,看到遠處黃色的土丘,眼前灰色的窯洞,似乎覺得這裡的顏色太單調了些。但是,你再看看窗戶上,那色彩紛呈的窗花和各色圖案,那迎風飄動的門箋,那碗櫥、糧囤、畜欄等處寓意吉祥的各色紙花,你定會由衷發出讚嘆,仿佛感受到了濃鬱的生活氣息。是的,剪紙就是這樣一種紮根民眾之間,與人民生活緊密關聯,為千家萬戶增色添喜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
  • 你真的了解青海方言嗎?快來學一學吧
    晚上,鄉下親家母跑到廚房去偷吃,發現剩的羊肉麻食舀在一個砂罐裡掛在柱子上,鄉下親家母去摘,不小心把頭髮叫鉤子給掛住了,怎麼解也解不開。鄉下親家母只好默念:「鉤搭爺鉤搭爺再甭鉤,永總千年再不偷。」當然,這只是個笑話,沒有歧視誰的意思。故事:不是講故事的故事,而是指聰明、點子多。「這個娃娃故事稠啊,眼睛裡說話著。」生活:不是過日子的生活,是指毛筆。
  • 民間故事:孫二娘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古代女性悲慘命運系列。原創作者:半杯水「傳」承文化底蘊,「說」出魅力故事。那時候,她是一個40多歲的女人,清朝時期乾隆年間人,她的一生有很多名字,但是原名那就不得而知,只知道有「二娘」兩個字。
  • 民間故事:小夥墳地挖竹筍,女子送來碗白米飯,女子:你怎麼不吃
    作品類型:民間故事類,山野奇談系列。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一個人吃喝不多,所以他種的地沒多少,再加上經常上山挖野菜挖竹筍,所以生活上也並不困難。只是父母生前生病買藥借了不少錢,要不是這些外債,他都幾乎不用辛苦的往山上跑。由此可見,張陽一個人生活有多孤單,有多辛苦。可就這樣一個可憐小夥,怎麼就攤上這麼一件怪事,讓人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 這幾本有趣的繪本,你還不趕緊收藏起來?
    啊哈,原來是碰到一個大怪物了,可是小老鼠們都看不出來這個大怪物是啥呢?小朋友們,你們猜猜會是什麼呢?你會非常的驚訝孩子的記憶力,對應的動物和水果,孩子們都能記得比你清楚的多哦……考考記憶力也蠻有趣的……上兩頁是漢娜的母雞,看到這排著隊走路的小雞是不是可愛極了……這本故事情節我就不透露了哦……3: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