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合肥市濱湖新區四川路上一小區的兩名業主最近收到了法院的傳票,兩人被小區的物業公司起訴了!原因是前段時間兩名業主和其他幾名業主將一面寫著「幹啥啥不行 收錢第一名」的「錦旗」送到了物業公司服務中心。物業公司認為,兩名業主的行為侵犯了其名譽權,因此,要求兩名業主公開賠禮道歉,消除影響並賠償50萬。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11月12日,記者找到了雙方了解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物業收到「錦旗」 起訴業主索賠50萬
10多天前,該小區業主吳女士(化名)和方先生(化名)收到了法院的傳票,他們得知被小區物業公司給告了。涉訴的原因是,他們9月12日曾給物業公司送過一面「錦旗」。
物業公司的起訴狀上顯示,吳女士收集經費製作侵權錦旗,方先生積極參與,這面錦旗內容不實,貶低了物業公司。
記者看到,這面「錦旗」從顏色和外表看,與普通的錦旗沒有區別,只是上面的文字寫著:「贈物業 幹啥啥不行 收錢第一名 全體業主敬贈。」
物業公司認為,這是惡意錦旗,而且送「錦旗」的視頻在網絡上傳播,其中一視頻瀏覽量超過1300多萬,兩業主的行為對其名譽權造成了極其嚴重的侵害,更使社會公眾對其存在明顯的誤解,造成社會評價降低,使其成為話柄、談資和議論的對象,並且造成其在商業活動中認可度降低。
物業公司因此起訴,要求兩業主停止侵權行為,刪除侵權視頻;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共同向其賠償損失50萬元。
業主:事出有因 「錦旗」是督促物業幹事情
對於送「錦旗」一事,吳女士認為,此事事出有因。
吳女士稱,今年7月21日,小區3棟樓上,一水泥塊突然墜落,險些砸到了行人,暴露出了安全隱患。「事發後我發現,墜落的水泥塊是29樓次臥,也就是我家次臥飄窗的邊緣脫落的,太危險了,要是砸到了人後果不堪設想。」
據吳女士介紹,事發的3棟樓還有其他家也出現了類似飄窗邊緣的安全隱患。因此,眾多業主便籤字向物業公司提出了一個方案,建議物業公司和開發商在1棟至6棟單元門的入口門廳上加裝安全防護,起到一個保護的作用。
「但是一直到9月12日,物業公司還是沒有明確的答覆。」吳女士稱,因此,他們決定給小區物業公司送去上述的「錦旗」。
吳女士和方先生均認為,「錦旗」上的內容是主要是為了督促物業公司儘快處理他們提出的問題,改善存在的問題。吳女士說,這不是她一個人做的「錦旗」,是大家一起出錢做的,而且內容是對物業的一個客觀評價。
物業:一直在幹事情
11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小區物業公司,找到了物業公司的負責人王總。
其表示,7月份小區3棟確實出現了有飄窗邊緣粉刷層脫落的情況,主要是因為粉刷層粉刷厚了。事發後,他們聯繫了施工單位,對這棟樓上的兩三戶進行維修處理,目前已經修復好。另外,他們也對小區其他樓棟進行了全面排查,其他樓棟沒有發現這種情況,消除了安全隱患。
對於業主要求改造門廳上方的要求,該負責稱,他們也反饋給了開發商,並協助開發商完成改造方案圖紙,於9月11日配合開發商人員,前往規劃局進行報規手續辦理, 「規劃局工作人員表示,小區已經竣工交付使用多年,規劃手續已經完成,本次規劃變更申請不予接收。」
9月16日,物業公司將情況說明張貼在了樓道內。
對於業主認為物業辦事不及時而送「錦旗」的做法,該負責人稱,「任何事情總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
律師:物業是否盡到合同約定義務是焦點
物業公司認為,兩名業主的行為是扭曲事實,侵犯名譽權,而兩名業主認為,他們是對物業工作的客觀評價,是督促物業工作的一種方式。據了解,目前合肥市包河區法院正在處理此糾紛案,將於本月下旬開庭審理。
北京盈科(合肥)律師事務所王海波律師稱,業主與物業公司之間是物業服務合同關係,因此,此事是否構成對物業公司名譽權的侵害,要看物業公司有沒有全面履行合同義務。王海波稱,物業公司主張業主侵權,那就要舉證證明自己盡到了合同約定的義務,從而證明業主「錦旗」上的措辭存在明顯誇大或歪曲事實,而業主方要證明自己不構成侵權,就要證明物業公司沒有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證明自己「錦旗」上的內容是客觀評價。
據安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