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家長難題 拓展學生素質
南城陽光第七小學學生在上編程課。受訪者供圖
楚橦是東莞市麻湧鎮大步實驗小學二年級學生,從一年級入校開始,父母就給他報名了學校的430課後興趣班,楚橦樂在其中,也解決了下午放學後父母的接送難題。
孩子下午4時半放學,雙職工家長仍在上班,接送問題困擾家長,開展校內課後服務的呼聲越來越高。2019年初,東莞市「430課後服務」率先在麻湧等鎮街落地。
2020年,「增加公辦學位和校內課後服務供給」被列入東莞十件民生實事。結合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鼓勵公辦小學增設430課後課堂」的精神與要求,7月東莞市教育局發布了《關於2020年公辦小學開展校內下午課後服務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全市今年60%以上公辦小學提供校內下午課後服務。
來自東莞市教育局的數據,截至2020年10月底,東莞219所公辦小學中146所已按規定開展校內下午課後服務,佔比達66.7%,且這一比例還在繼續攀升。430課後服務如何為辦學提質與品牌提升助力,值得學校探索與思考。
引入第三方機構合作成主流
根據《通知》,校內課後服務根據服務性質由各園區、鎮(街道)結合實際,採取財政補貼、收取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等方式籌措經費。有條件的園區、鎮(街道)以財政投入為主;不具備條件但有課後服務需求的園區、鎮(街道),可探索政府和學校支持、家長合理分擔運行成本的做法,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提供服務主要為基本託管服務和素質拓展服務,嚴禁進行集體教學或補課。服務模式可由學校自行組織,由教職工直接管理;向第三方社會機構採購服務,學校負責統籌和監督;或與第三方機構共同合作、統籌社區、志願者、家委會社會資源等開展。
麻湧鎮是東莞率先一批開設課後服務的鎮街,2019年春季開學,該鎮聯合第三方社會機構,統一在轄區內7所公辦小學及幼兒園開展「430課後服務」,服務以託管班及興趣班為主。
隨著《通知》的落地,2020年7月以來,越來越多的鎮街及學校加入「430課後服務」陣營。值得關注的是,有鎮街參考麻湧模式統一行動,也有學校自主安排推廣,而學校提供場地、引入第三方機構開展合作,成為「430課後服務」主流。
以東城街道為例,利用暑假時間對轄區內公辦小學校內「課後430」服務機構公開招標,根據公告東城共招標兩家第三方機構,開展服務期限為三年。
不同於東城模式,從去年10月開始提供「430課後服務」的南城陽光第七小學,則由學校主導推開。學校教導處主任盧旺盛告訴記者,七小利用暑假完成前期工作準備,不僅成立工作小組、制定「430課後服務」工作方案和引進第三方培訓機構的操作辦法,還確定評審小組成員。
去年底,又有一批學校發布招標公告,其中南城陽光第五小學開始為今年春秋學期開展「430課後服務」準備,東莞松山湖中心小學(集團)西溪學校則明確招標服務時間為三年。
部分學校家長滿意度超90%
作為一項服務學生及家長的公益便民服務,「430課後服務」普惠型收費原則從一開始就被明確。參考學校招投標公告,南城陽光第五小學指出託管每課時不超15元、興趣小組班每課時不超35元,每天按兩課時計算;西溪學校託管每課時收費範圍為4—15元,興趣小組班每課時收費範圍為28—45元,每天按兩課時計算。
在具體執行中,也有學校如南城陽光七小以先上課、後買單的收費方式執行,盧旺盛介紹,此舉在於進一步保障家長學生權利,督促第三方機構一如既往提供優質服務,暖心舉措受到家長歡迎。
用普惠的收費方式解決部分家長接孩子難題,具體在學校執行中,有多少家長為孩子選擇了「430後服務」? 盧旺盛介紹,自10月推出服務以後,學校開設英語自然拼讀、機器人編程、魔方思維等共計23個興趣班,為300多名學生提供素質拓展服務,人數約佔全校學生四分之一,預計下學期加入的學生還將增多。
曾任職麻湧鎮古梅中心小學校長,2020年7月調任麻湧鎮大步實驗小學任校長的楊秋霆與記者分享了兩校「430課後服務」開展情況,透露中心小學學生參與度接近60%,大步實驗小學約在45%—50%之間,「通過調查,大步實驗小學家長『430課後服務』滿意度在90%以上」。
羅女士是大步實驗小學一名二年級學生楚橦的家長,周一至周五孩子每天在學校參加一門興趣班。「我們擔心他太累,建議他減少一點,但孩子樂在其中。」羅女士透露,從一年級入校開始,因下午放學不方便接娃,她便給孩子報了「430課後服務」興趣班,進入二年級則根據孩子興趣及需要,報了寫字、英語等課程,如今孩子的字越寫越好。
看著孩子身上的點滴變化,羅女士很欣喜。採訪中她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由於報的課程多,她笑稱如果收費還能優惠就更好了。
今年春季開學,麻湧鎮「430課後服務」將迎兩周年,對於學校接下來項目的開展,楊秋霆給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項目提供要著眼孩子的未來發展、與孩子成長相符;二是課程的設置要有一定的延續性;三是結合學校特色打造精品項目。
「我們會結合學生、家長意見,不斷提升反饋,促使『430課後服務』持續健康開展。」楊秋霆表示。
體育美術和科創課程受歡迎
立足於學生素質培養,在「430課後服務」落地中,課程的選擇同樣值得關注。通過採訪獲悉,學校在推出服務時,會通過對家長學生對開設課程做初步調查,並最終結合學校或轄區教育特點設立課程。
在課程設置中,體育、藝術、科技三大類成為標配,課程內容既有球類、舞蹈、圍棋、書法等傳統興趣班,也有機器人、編程、小小科學家等新近熱門課程。
「通過大數據總結,體育類、科創類和美術類最受學生歡迎。」廣州市中典教育培訓中心(課外喵集團),作為最早與麻湧鎮合作而進入東莞校園的第三方機構,目前其在東莞合計服務的公辦小學超過50所。中心負責人介紹,通過對各校開展課程項目統計分析,體育類的籃球,科創類的編程和樂高機器人,美術類的硬筆書法和創意美術這些課程受到學生歡迎。
除了保持對受歡迎課程的熱度,該負責人還透露,結合學校或本地特色開設課程,成為東莞「430課後服務」一大特點。東城區域學生對於科學實驗課程熱度普遍較高,鳳崗鎮學生對於中國象棋則比較推崇。
最早推出「430課後服務」的麻湧鎮,近一年來圍繞430課程開展多場專場活動,去年5月成功舉辦首屆430風採大賽,為學生搭臺展示風採,讓學有所獲變得更有意義。
值得一提,2020年10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體育工作的意見》和《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採訪中,有業內人士指出,「430課後服務」作為對學校辦學的延伸與補充,通過音體美課程、綜合實踐類課程、科技類課程等的開展,對於學生素質拓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也一定程度上補足部分鎮街專業老師不足的缺口,豐富學生校園生活。
隨著「430課後服務」越來越多走進東莞校園,對於學校來說,如何通過430課程開設與學校教育教學結合,更好地實現學生核心素養培養,創新學校體育、美育、勞育教育,促進學校辦學提質與品牌提升,有待進一步探索。記者 黃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