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老鞋匠:42年堅持手工定製一雙鞋最貴上萬

2020-12-22 騰訊大浙網

頂級手工皮鞋哪兒買?告訴你,不用去義大利,家門口就有。

寧波孝聞街的小巷子裡,有一家不起眼的鞋店,卻藏著一位老鞋匠——他能熟練掌握地道的義大利工藝。

每天清晨,一縷縷陽光透過玻璃櫥窗,就能看到花白頭髮的他,帶著副老花鏡在工作間裡忙碌著,「砰砰砰」,一會將細細的鞋釘敲進鞋底裡,一會在鞋幫上穿針引線。

雖然店面身處小巷,生意卻是異常地好,這裡的一雙鞋,動輒好幾千,最貴的上萬元,但上門來找他做鞋的顧客絡繹不斷,目前的訂單已經預約到了國慶後。

做鞋42年

別人用機器他仍堅持手工

沿著孝聞街一路走,一間簡易的門面邊,立著塊牌子,上書「手工鞋的歷史」,這就是老鞋匠的工作室。

推開門,映入眼帘的便是放在貨架上的一雙雙手工鞋,模具、皮革和樣品,盛著進口義大利上色皮顏料等化學試劑的瓶瓶罐罐以及各式的半成品,全部擠在這僅有20平方左右的鞋店裡。

56歲的鞋匠顧國平,老家在慈谿龍山鎮範市。14歲跟著老爸學做鞋子,18歲正式出師,一晃42年,當年的小夥如今已過不惑之年,成了不折不扣的老鞋匠。

顧國平說,父親小時候在義大利人開的手工鞋店做學徒,他的手藝「子承父業」,學的就是義大利工藝。

義大利手工皮鞋有多講究?每一塊皮革都是優中選優,而且分類後還有專門的炭烤箱幫助定型,為了保證每一雙鞋都能夠讓人感覺穿著舒適,每雙鞋的鞋底都會用軟木填充。每一款鞋履的縫製也都是純手工的,而且雙線縫製的工藝也讓鞋子更加牢固。

這種手工皮鞋,穿著舒服筆挺,還不易變形,加上透氣性好,一般可以穿5~10年。

後來,因為手藝好,48歲的父親被邀請去鎮海製革廠做鞋,他也跟著去了。自此,他的人生和鞋結了緣。

一年後,父親回慈谿創業,在家鄉範市開了一家「顧記皮鞋店」,後改為「飛翔皮鞋廠」。在龍山一帶提起顧家的手工皮鞋,方圓幾十裡無人不曉。

改革開放後,伴隨著機械製鞋的興起,手工製鞋不再吃香,慢慢沒落,老顧的鞋店生意也變得很清淡。

眼看著行業內很多人都轉做機械製鞋,可顧國平仍堅守著老本行。「與流水線生產出的產品相比,手工製鞋能根據每雙腳不同的特色打造,每雙鞋是獨一無二的,每一道工序經過了一絲不苟的打磨,經得起歲月的考驗。」他說。

皮鞋要經歷300餘道工序

每一雙都是獨一無二

堅守的老鞋匠,終於等來了他的春天。

2012年的一天,溫州的一個同行突然找到他,說行內要找能做手工皮鞋的老師傅,有客戶要訂鞋。

慢慢地,類似的邀約電話多了。顧師傅意識到,手工製鞋的機會又來了。

為了能推廣老手藝,那一年,慈谿的老鞋匠把店整個搬到了寧波的巷子。

在工作室內,能清楚看到一雙鞋的製成流程:製作一雙手工皮鞋,一般要經歷為顧客量腳、製作楦頭、裁剪、花紋繪製、縫合、打磨等300餘道工序,前後要經歷20個工作日。最難的就是鉗幫,裡外兩道線要根據客人的腳型縫製好,還有上底、上跟、磨邊、上色等工序,每一道都馬虎不得。

鞋子製作過程中,還要請客戶來試穿。老顧說,手工鞋分寸上有絲毫差釐,可能就會造成腳痛。

除了好的手藝,想做一雙好的手工皮鞋,用料也要好。顧師傅的手工皮鞋,依然採用獨特的「固特異」技法,皮料基本採用進口的,購置的鱷魚皮、鴕鳥皮一定要有相關證書、序號等,這樣活做得才能心安理得。

幹活時,顧師傅總會說起自己的口頭禪來:「我賣的不是鞋,其實是工藝。」

從選皮開始到最後的染色,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匠人多年的經驗和對所愛事物的專注去完成,現在進店的每個人的腳,他就能準確地說出對方所穿鞋的尺碼。

而顧師傅的手,因為多年做鞋的緣故,指節比一般人明顯粗大。

「私人定製」皮鞋

最貴作品高達萬元

一轉眼,顧國平手工製鞋已經42年,雖然身處小巷子,但靠著口碑和地道的老手藝,老鞋匠聲名遠播。

昨天記者採訪的時候,有幾個顧客來取鞋,便宜的2000元,貴的上萬。而目前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國慶後。

記者採訪間隙,顧師傅的微信頻頻響起:不少顧客都是發來圖片,讓他照著樣子製鞋。

「現在有很多顧客來,其中不少是腳型存在各種問題的顧客。」

前不久,有一個新郎來店裡訂鞋,個子比新娘要矮,腳小,只有34碼,市面上買不到合適的鞋子,顧師傅給他做了增高,穿上後婚禮辦得很風光。「顧客穿上舒服的鞋子高興,那我也高興。如果顧客不滿意,那我也會很難受的。」顧師傅說。

現在顧國平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正因為做鞋的工序複雜,一年最多製作一千雙鞋。但對於42年如一日的「製鞋匠」生涯,顧國平依然樂此不疲。

「手藝,就是做到老,學到老。」如今,他也改進了工藝,在皮鞋的色彩上進行多種嘗試,包括磨砂、拼接等。另外,也在根據顧客的喜好,幫助顧客進行皮鞋的搭配。

「現在,能獨自從頭到尾做出一雙手工皮鞋的人,已經寥寥,我現在的希望,就是能讓這門老手藝傳承下去。」

相關焦點

  • 私人定製!老師變身鞋匠 300工序磨出一雙鞋(圖)
    鞋鋪的主人伍超強曾是一名小學老師,20多年前辭職下海,來廣州當了一名「鞋匠」,為了做一名合格的「鞋匠」,他自學了皮鞋設計、鞋楦設計、足踝外科與足部健康等知識。如今,他雖然端坐在自己的店裡專注做鞋,他做的鞋子卻已經走遍了世界。  文/廣州日報記者肖桂來  圖/廣州日報記者蘇俊傑  近日,記者走訪了人民北路773號這家量腳做鞋鋪。
  • John Lobb 手工定製鞋之王
    1863年,品牌創辦人John Lobb被英國韋爾斯親王愛德華從全倫敦3萬8千名製鞋工匠中欽點為御用製鞋匠。  1866年,John Lobb在英國倫敦創立第一家店,1902年進軍巴黎開設第一家分店,從此John Lobb在世界各地成為經典紳士男鞋的代名詞。
  • 當你想去義大利定製皮鞋時,許多人竟然都來寧波找他
    改革開放後,隨著機械製鞋廠的興起,手工製鞋一度生意清淡,但顧師傅依舊堅守著自己的老本行,於是,才有了今天的【顧師傅製鞋】。手工皮鞋和一般皮鞋的區別,就在於這獨一無二的量身定製和一針一線的手工縫製。固特異工藝是一種縫製的方法,用黃麻線把鞋面、沿條、中底三層縫在一起。不是靠膠粘的,是靠純手工固定。縫製的時候採用最傳統的手工對縫的方法,讓鞋子牢上加牢。
  • 康奈集團:「老鞋匠」的堅守
    而今面對相對複雜的經濟環境,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直言:康奈的目標是做久、做強,而不是一味做大,足見這家擁有35年歷史的「老鞋匠」的堅守與選擇。「我們經歷了『火燒溫州鞋』的挑戰、亞洲金融危機和美國次貸危機的衝擊以及國外官司的考驗,應對之策是主動求變。」年近七十仍精神矍鑠的康奈集團董事長鄭秀康,帶著濃重的溫州口音說道。
  • 鞋匠「韓一刀」市北開店 21年手工製作10萬雙皮鞋
    從開店至今的21年中,老韓已經做了十萬雙皮鞋,改色、換底、抻過的鞋數不過來。58歲的老韓努力讓顧客足下生輝。記者 于波  老鞋匠 穿襯衣西褲打領帶  來到嘉定路周邊,只要提起立信鞋業的老韓,鄰居們都認識。「我這雙皮鞋就是花了500塊錢在他那做的,夏天穿起來都不捂腳,裡外全皮,馬上他還得給我做雙鞋。
  • 大孚飛躍:做一雙鞋,獻給每一個堅持的少數
    (原標題:大孚飛躍:做一雙鞋,獻給每一個堅持的少數) 一個人一輩子大約要步行
  • FKFERRE梵克費雷純手工定製男鞋 開創高端鞋履時代
    FKFERRE(梵克費雷)是一個來自英國的純手工定製鞋履品牌,由設計師Tinker創立,多年來堅持純手定製的定位,以「打造奢華頂級男鞋品牌」為理念,為用戶提供私人純手工定製鞋履服務,打造了一個時尚、低調、小眾的品牌。
  • 寧波這款打磨了8年的頂級手工定製西服,我一點也捨不得推薦給你
    但,Nikky(霓楷)的創始人周輝明,經過8年努力,開創了北美西服市場的破冰之旅。他的手工定製西服零售價在1295美金以上,甚至引起《中國財經報導》的關注。2000年伊始,畢業後端著「鐵飯碗」的他不滿過分安逸的現狀,隻身赴新加坡、多倫多留學深造,並在3年後的加拿大著手打造一家屬於自己的貿易公司。
  • 中國藝術皮鞋——W.M1978手工定製鞋品牌
    「W.M1978」所擁有的縫製技術是在全球整個高端定製鞋行業中唯一一家採用縫八工藝技術的定製中心,縫八技術是在傳統的固特異接縫法和挪威縫製之上經過鞋匠的30年手工縫製工藝研製,堪稱手工定製鞋界手法之巔峰。
  • 95後川妹子創業 純手工清洗球鞋 一年洗了上萬雙
    人物名片「洗鞋匠」胡瀟兮, 1995年出生的川妹子,江湖人稱「超哥」,酷愛滑板、說唱、球鞋等街頭文化,大學學習的是影視後期,心願是拍滑板紀錄片以傳播街頭文化,但殘酷的現實讓她放棄了北京的工作,轉回成都創業。
  • 寧波最貴的小區在哪,寧波富人區在哪
    寧波的富人區,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房價,房價綜合體現了地段、商業配套和環境等因素。那麼寧波最貴的小區在哪,寧波富人區在哪,小編一一為您介紹。寧波最貴的小區在哪TOP1:海曙,李宅新天地,均價85824元/平TOP2:鄞州,銀億東岸別墅,均價73418元/平TOP3:江北,中旅名門府別墅,均價68690元/平TOP4:鄞州,泊璟廷,均價67052元/平
  • 鞋匠大神帶你Nike Air Jordan 32 真假對比
    Air Jordan 32 作為喬丹系列的最後一雙鞋 事實上,它一直是一個不溫不火的表現 然而 今年,AJ32迎來了春天
  • 上海最後的手工布鞋製作班組:傳統匠人的默默堅守
    我的父親是大美華老職工,我從20歲起就在大美華上班,我的侄女顧露現在是大美華的最年輕的製鞋師傅。你要不要去看看她工作的地方?」  穿過鬧市街道,記者被領到位於奉賢路上的上海新大美華鞋業有限公司。令人唏噓的是,所謂的工廠車間,只是一個地下庫房兼辦公室,所謂的工作室只有兩間狹小、簡陋的傳達室。
  • 70多歲的補鞋匠擔心「我走了,附近的居民鞋子壞了咋辦?」
    手藝精湛深受遠近居民信任南昌市桃苑小區二區的居民服務點街邊,有一名補鞋匠大爺。一臺鏽跡可見的補鞋機、一個裝滿各種修鞋工具的木箱、一輛破舊的人力拖車還有幾塊布滿油漬的抹布,這是坐在街邊的補鞋匠吳大爺的全部家當。
  • 做有溫度的手工鞋
    這是紅蜻蜓高級定製店高級技師潘洪興對工匠精神最直白的理解。從18歲開始接觸手工製鞋,到與紅蜻蜓鞋業相伴19年,潘洪興以手工製鞋起家,見證了溫州製鞋工業化流程的起步、發展、壯大和輝煌。對他來說,50年來堅持做鞋一直未放棄,緣於對這一行的熱愛。
  • 百年手工沉澱,打造FKFERRE梵克費雷奢侈男鞋
    高貴低調時尚,做「小眾化」的奢侈品FKFERRE,早年在英國伯明罕以「為皇家手工定製男鞋」起家,英國伯明罕,素有「英格蘭的心臟」之稱。當然,作為頂級奢侈品,Tinker更側重於後者的選擇,FKFERRE不僅會傳承百年正宗手工血統、還會追求精緻奢華品質。FKFERRE鞋分現貨和定製兩種,80%為定製鞋,20%為現貨,皮質以牛皮為主,另有馬皮、鴕鳥皮、鱷魚皮、蜥蜴皮等。
  • 定製西裝為什麼那麼貴?這幾點告訴你答案
    一般說到定製西裝,很多朋友的第一反應是:貴!沒錯,高品質的西裝一般都是幾千甚至上萬的,這麼高的價格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那定製西裝問什麼這麼貴呢?和成衣相比,它有哪些獨特的優勢呢?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從最初的源頭說起,定製西裝最突出的特點是合身,因此一定是需要專業量體師量體,記錄幾十組數據,才能保證做出的成品是貼身的,是每個人專屬的。
  • 老鞋企「跑」上新賽道!曾經「走四方」的奧康鞋,如何抓住年輕人的心
    浙江日報 做好一雙鞋,需要哪些工具?裁皮刀、鞋楦、錘子……一個老鞋匠可能會這樣回答你。然而,在奧康,如果你問同樣的問題,可能會得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答案:黑燈工廠、3D建模、文化賦能設計……作為一家有著33年歷史的老品牌,這家製鞋企業卻越活越年輕。新製造、新零售、新營銷,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被注入製鞋行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