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人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為什麼三九最冷?
今日是1月2日,受前幾天強冷空氣影響,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強降溫天氣,氣溫雖已降至極低,但仍未達到全年最冷時期,農村地區有「三九寒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全年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那為什麼三九會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呢?這一年何時到了三九?
三是第三個九天,也叫「冬九九」,從冬至節氣開始計算,每九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以此類推,直到九九結束。人們常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江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走。」自冬至開始,氣溫逐漸下降,但在前九天和後九天,溫度不會降到最低,但到了三九時,溫度才降到最低,為什麼三九比四九還要冷?
首先是冬至節氣,冬至是北半球白晝最短、夜間最長的日子,冬至節氣後,白晝逐漸延長,黑夜逐漸縮短,雖然冬至後白晝不斷延長,但日增的時間卻很短,同時太陽直射角和地面夾角的增長也很緩慢,所以地面每天散發的熱量比吸收的熱量大,地球表面儲存的熱量到三九時達到最低點,因此三九是一年中最冷的時期。
與三九最冷相對應的是三伏最熱,因為數九是從冬至節氣開始計算的,每年冬至節氣的時間都比較固定,在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交節,所以每年三九的時間也相對固定,與三九相比,不同年份的三伏天的時間相差甚遠,民間有「夏至三庚數頭伏」的說法,意思是從夏至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數伏,一伏與三伏都是10天,二伏則是10天,二十天,雖然三伏天的時間並不固定,但仍是一年中最熱的十天。
了解了三九天和三伏天的來歷之後,我們再來看看今年是什麼時候。今日是一月二日,離最冷的三九還有六天,雖然老農說「三九」冷,其實從二九開始,我們已經可以明顯感覺到寒意,特別是今年冬天來得比較早,氣溫也比較低,所以大家都要提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以免凍傷。
對農民而言,數九寒冬不只是大家猜測寒冬到春暖花開時間的記錄方法,更是農民從事農業生產的依據。數九寒冬,還有什麼俗語你知道嗎?歡迎回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