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老苗手打原創,拒絕侵權抄襲轉載。
寶寶的日常生活中,刷牙一直以來都是讓家長十分頭疼的問題。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滿口爛牙的小朋友。
最近小苗同學也步入了換牙的階段。今天掉一顆明天掉一顆,但是最近有一顆牙,都晃了快一個月,還是沒掉,吃飯有時碰到還疼。我想著可能是牙出了問題,就帶小苗一起去了口腔診所,索性直接拔掉。
我們剛到診室外,就看到屋裡有人。在門外等時,聽到醫生問:「孩子每天都刷牙嗎?」
家長的回答讓人大吃一驚:「孩子這麼小,不刷牙也沒關係吧,開始有試過讓他刷,但是每次刷牙都像打仗,所以我們想孩子的飲食也比較乾淨,不刷就不刷了,刷不好還會損傷牙齦,得不償失。」
醫生聽後,長嘆一口氣,無奈的說:「你們真是在坑娃呀,現在孩子的這些牙,都得拔掉。這麼多牙已經爛掉了。」
醫生接著說:「無論孩子吃了什麼,都要認真刷牙,再這樣下去,即使孩子換了乳牙,新長出的牙齒也會被細菌侵蝕。」
家長聽後不再說一句,只見連連點頭。
直到我帶著小苗走進診室,醫生還在感慨:「一個才6歲的小孩,幾乎每顆牙都有不同大小的洞,有的牙齒甚至已經全部變黑,父母也太不懂事了,這不是把孩子坑了嘛。」一邊說,一邊搖頭。
其實忽視寶寶牙齒清潔問題的家長不在少數,很多家長都有上述想法,孩子不刷牙也沒關係。有的家長則是對孩子的過分溺愛和放縱,刷一次兩次,孩子又哭又鬧,以後就不在強求,孩子刷牙也就不了了之。
寶寶長期不刷牙,牙齒會發生什麼變化?
經調查研究表明,我們在進食20分鐘後,唾液中的唾液蛋白開始覆蓋在牙齒表面,形成一層粘性很強的薄膜——獲得性膜。
三個小時後,口腔中殘餘的食物殘渣開始發酵,細菌大量滋生,經過一個小時的大量繁衍,他們開始尋找食物,而牙齒表面的獲得性膜就成了他們的糧倉。
十二個小時後,細菌越來越多,他們手牽手,相互連接,這時牙菌斑開始形成。牙菌斑我們肉眼不可見,但是卻能通過氣味識別。當我們發現自己已經有了口臭,那麼你已經長牙菌斑了。
與此同時食物殘渣發酵產生乳酸,開始腐蝕牙釉質,慢慢的齲齒就會形成了。
隨後,牙結石形成,牙結石鈣化、在牙結石的擠壓下,牙齒鬆動,牙齦紅腫、出血。出現牙齦炎、牙周炎、牙周萎縮等症狀,牙齒病入膏肓。慢慢還會形成蟲洞,傷及牙神經。
一顆牙的一生就這樣被斷送。
所以,清潔牙齒至關重要。要想讓孩子清潔好牙齒,養成習慣是關鍵。
怎樣讓孩子養成刷牙的習慣?
1、投其所好
為了讓寶寶乖乖刷牙,首先要挑選他喜歡的牙膏和牙具。帶孩子到商店,讓他們聞過味道後,挑選喜歡的牙膏。牙杯和牙刷,也要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圖案和顏色。
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對刷牙的好感度。
另外,家中也可以多準備幾套不同款式,不同圖案的牙具,寶寶可以每天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牙具,提升寶寶在刷牙過程中的新鮮感。從而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2、建立獎懲機制
通過遊戲的方式,在全家建立獎懲機制。可以在牆上掛一張紙,每個人畫上自己的牙齒,每天刷完牙,大家互相檢查,如果發現不合格的,就在塗黑一顆牙齒。一周後,誰的牙齒被塗黑的多,就可以懲罰他。
這樣不僅提升了寶寶刷牙的趣味性,還能讓寶寶在過程中認真對待,最終形成刷牙的習慣。3、故事引導
平時家長們可以給寶寶講一些繪本故事,通過故事,告訴寶寶不刷牙的壞處,讓他們認識到刷牙的重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刷牙。
老苗結語:
刷牙不是小事,無論是大人還是寶寶都要認真清潔牙齒。而家長在要求寶寶的同時,也要為寶寶樹立榜樣,讓寶寶和我們一起刷牙,養成良好的刷牙習慣。
今日話題:你還有哪些方法讓寶寶乖乖刷牙?
我是老苗——一名80後超級奶爸,也是醫院裡最扎眼的男性護士長,歡迎一起討論孕育問題,也請你關注老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