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
1月11日,自貢大安區團結鎮朝天村村民湯桂蓉在恐大路做綠化工程,給樹木澆水、除雜草。恐大路緊鄰自貢北高速出口,作為大安區的景觀大道和迎賓大道,湯桂蓉為大道的綠化建設出力,每天可以掙70元。
「現在自貢玫瑰海沒啥活,就到這裡來打工。」湯桂蓉說。玫瑰海景區就位於朝天村,離她家很近,景區有活的時候,她就去幫工,每月有2000元的收入。
旅遊經濟是富民產業。大安區在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帶動下,引導群眾主動融入文化旅遊新業態,老百姓的「荷包」在縣域經濟發展中鼓起來。
2020年,該區全年接待遊客60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實現65億元。
每年春天,自貢玫瑰花海景區的千餘畝玫瑰花競相綻放,花香四溢,300多種玫瑰花塑造成流泉飛瀑、峰巒疊翠、奇巖怪石等特色景觀,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賞花拍照。
「高峰期每天可達上萬人。」朝天村村支書兼主任鄒雲飛說,「到了賞花旺季,一些村民還騎摩託車接送遊客,掙到不少錢。」
景區落地朝天村,優先使用本村村民在景區打工。常年提供生產性用工3萬個,朝天村農民人均收入在2014年2700元的基礎上增加了50%左右,農民就業收入達100多萬元,帶動農民服務業收入達200多萬元,農家樂從原有的2家增加至20餘家。
村民倪新雲的家離玫瑰海景區直線距離僅200米,他在景區旁開了一家小賣部,在自家地裡種草莓、無花果,修魚塘,遊客賞花後還能去採摘鮮果,垂釣等,這給他每年增收3萬元。
以文旅產業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產業融合創新,成為推動大安區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群眾增收致富的新動能。
把單一的遊覽轉變為多元的體驗,單核支撐轉變為全域格局。大安區將「旅遊+」「+旅遊」相結合,全力推動文化、農業、工業、體育等產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打造特色項目,為創建天府旅遊名縣賦能。
三多寨多福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集特色餐飲、生態垂釣、水果採摘、野外宿營等功能性設施於一體的農業生態莊園,提供就業崗位30餘個,帶動周邊村民致富增收,每人年均增收約4萬元;自貢夢幻海螺灣水上公園是綜合性水上遊樂項目,2020年6月開園以來,帶動周邊500人就業。
以「節」為媒,大安區整合農旅資源,舉辦團結蘿蔔農旅文化節、三多寨梨花風箏節、牛佛端午龍舟美食節等特色活動,展銷冷吃牛肉、牛佛烘肘、團結蘿蔔、蜂蜜等特色美食和農副產品,為民增收開闢新途徑。
圍繞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大安區還在中華彩燈大世界、燊海井、牛佛古鎮等文旅項目、景區景點建立8個臨時黨組織,設立10個「紅色驛站」10個,選派94名黨員骨幹參與景區建設、龍舟美食節等,以縣級黨校分類建設為契機,打造文旅融合發展教育基地、黨性教育基地,開發精品課程3堂,培育幹部教育培訓「紅色品牌」,以黨建引領文旅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