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市大安區: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爭創天府旅遊名縣

2020-12-20 四川日報

  • 自貢恐龍博物館。


    江姐故居。


    建設中的恐龍文化科技產業園。


    老鹽廠1957。


    世界第一口人工鑽鑿超千米深井——燊海井。


    大安區仁和橋夜景。


        

      12月12日,自貢市召開文化和旅遊發展推進會,自貢市委、市政府對今年4月成功入圍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的大安區予以獎補,進一步推動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力爭在2021年創建為天府旅遊名縣。
      自貢市大安區牢牢把握機遇,主動融入全省「一核五帶」文旅發展總體布局,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建設自貢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為目標,把文旅融合作為轉型升級、追趕跨越的重要突破口,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爭創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進步縣。□秦嶺 餘昜 (圖片由自貢市大安區委宣傳部提供)

    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
    打造文旅新IP
      相關調查顯示,超過70%的入境遊客認為中國的獨特吸引力在於「歷史悠久」。
      大安自古人文薈萃、文化底蘊深厚,億萬年的恐龍遺址、兩千年的井鹽歷史、八百年的彩燈風情,以及牛佛古鎮、三多古寨、老鹽場1957等,承載著過往的輝煌,是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獨特資源。
      恐龍遺址璀璨奪目。位於大安區的自貢恐龍博物館是世界三大恐龍遺址博物館之一,囊括侏羅紀時期所有已知恐龍種類,塑造了自貢「恐龍之鄉」的美譽。
      依託這一世界地質公園,大安區引進華強方特集團,投資31億元建設恐龍文化科技產業園,用現代科技喚醒「沉睡億萬年」的恐龍,讓陳列的化石「活」起來,打造中國的「侏羅紀公園」,建設成為全國乃至全球的文旅新IP。
      鹽業文明生生不息。大安的先輩手工鑿出了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歷史上曾兩次「川鹽濟楚」,彰顯的是大安人智慧進取、愛國奉獻、開明開放的人文精神。大安還擁有吉成井、李亨祠堂、大安寨等一批國省文物保護單位,培育出大安鹽廠等一批骨幹企業。
      如今,在大安老鹽場1957裡,一部圍繞自貢過去、現在、未來三個不同時空的科幻動畫《時空龍騎士》正在加快製作中。這個以恐龍為核心元素打造的城市超級IP,向世界講述自貢故事,將是自貢的又一個特色文化符號。在動畫中,自貢恐龍、建築、美食、彩燈、鹽業、民俗等城市文化元素被汲取並進行動漫藝術改編,恐龍博物館、燊海井、鹽業博物館、彩燈公園等自貢標誌性景點以及歷史遺蹟都將在動漫中一一呈現。
      據了解,該動畫製作完成後,除了在全國播出,還將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以及歐美國家播出,讓世界各地的觀眾通過動漫愛上恐龍、愛上自貢,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更多遊客。
      自貢彩燈蜚聲海內外。自貢彩燈有著800年的歷史,如今,「自貢彩燈」已經成為全球知名文化品牌,「中國燈城」成為自貢的名片。明年1月,已在老城區舉辦了25屆的自貢燈會將搬遷至位於大安區的中華彩燈大世界。
      紅色文化代代相傳。大安是「雙百」英雄人物江姐、鄧萍的故鄉,他們的英雄事跡在大安代代相傳,樹起了愛國奉獻、開明開放、團結互助的城市精神。
      鹽幫美食自成一脈。伴隨鹽業經濟繁榮發展而形成的鹽幫菜,誕生出獨具特色的自貢「小河幫」飲食文化,尤其是大安牛佛蒸籠、大安燒牛肉、新民蔥蔥鯽魚、長生面等成為吸引遊客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盯緊重點難點發力
    促進全域旅遊發展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促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全域旅遊發展,對激發縣域改革創新和轉型發展活力、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推動脫貧攻堅和創新城鄉基層治理具有積極的帶動效應。
      11月30日,自貢公交集團正式開通火車站廣場至大安區三多寨的63路公交線路,讓農村廣大群眾享受更好的出行服務。該線路實行無人售票、階梯票制,上車2元,全程3元,乘客可投幣,也可刷卡、掃碼,刷卡按規定票價計費,從自貢火車站廣場發車,首班車5:30,末班車17:40,中途滾動發班。
      三多寨坐落於大安區三多寨鎮牛口山,是建成於清鹹豐九年(1859年)的百年古寨,有「川南寨堡之冠」美譽,更因每年三月梨花盛放,吸引大量遊客前往賞花。
      近年來,大安區對三多寨景區進行優化打造,完善景區停車場、道路、旅遊公廁等基礎設施,增添了花傘長廊、動漫和恐龍造型、特色美食區等,進一步扮靚景區、提升遊玩體驗,深挖古寨旅遊文化,打造融自然、生態、人文景觀於一體的旅遊景區,隨著63路公交線路的開通,將吸引更多遊客前往三多寨觀光旅遊。
      這也正是大安區以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為抓手,深挖文化內涵、加快補齊短板,培塑發展新優勢的題中之意。該區探索建立讓群眾合理分享收益的機制,引導群眾主動融入文化旅遊新業態,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目標明確,重要的是抓落實。大安區將天府旅遊名縣考評細則作為推進工作的路線圖、作戰圖,涵蓋綜合效益、品牌塑造、服務環境等8大類指標,對照梳理並印發重點任務分解表,逐項研判、突出重點,落地落實。
      挖掘特色文化。大安區注重用文化提升旅遊品位,用創意打造旅遊精品,做好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傳統文化這篇大文章,持續放大「鹽龍燈」既有的文旅IP;引進有實力的市場主體打造更多體現文化內涵、城市精神的多元體驗場景,讓旅遊更具吸引力、生命力和識別度。
      創新文旅融合業態。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相加,關鍵在於怎樣做「活」,將旅遊消費和文化體驗有機結合,培育出新的消費熱點。
      大安區努力拓展旅遊空間,強力推進方特恐龍王國公園、中華彩燈大世界等重大項目建設;突出優勢特色、創新文旅業態,讓遊客來到大安既覺得「好玩」,又能夠「玩好」,科學保護利用文物、開發遺蹟遺存,運用VR、AR技術發展科技旅遊,開發印象鹽女、鹽市夜遊等「月光經濟」新業態,提供「白天觀景、晚上看戲」的全天候文化體驗,推動文化旅遊走向價值鏈中高端;用好13處國家和省級文保單位資源,不僅做好收藏、陳列工作,還依託資源發展遺蹟旅遊、研學旅遊,把大安獨特的文化記憶傳承下去。
      聚力攻堅補短板。大安區突破傳統營銷局限,堅持市場化改革導向,用好新媒體優勢開展特色營銷,塑造牛佛龍舟美食節等更多特色節慶活動,把品牌立起來、推出去,把遊客引進來、留下來。全域優化服務供給,努力推進交通連線成網、無縫對接,重點推進道路達標建設,開通旅遊公交專線,強化景區人行綠道、觀景平臺、騎遊步道等建設,構建「快旅漫遊」交通服務體系;全面推進旅遊標準化建設,提速推進遊客集散中心、旅遊停車場、星級旅遊公廁等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建設一批星級賓館、主題酒店和鄉村民宿,實施恐龍大道等幹線景觀打造,推進銅鑼灣廣場等項目建設,持續深化「廁所革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加強旅遊人才隊伍建設,提升旅遊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打造舒適安逸的旅遊體驗環境。
      做強平臺做優環境。大安區堅持政府搭臺、經貿唱戲,推出一批獨具特色的平臺載體,培塑體現大安擔當的區域環境。
      今年6月,大安區舉辦的第一屆牛佛龍舟美食節,帶來了較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表明大安的文旅融合發展市場潛力大,也折射出急需一批節慶品牌來接納遊客、展示形象。

    激勵幹部擔當作為
    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12月16日,位於大安區大山鋪鎮的中華彩燈大世界項目現場,彩燈主題公園建設如火如荼。明年1月,已在老城區舉辦了25屆的自貢燈會將搬遷至這裡。
      不止舊址搬遷,更是文旅產業賦能升級,彩燈主題公園將被打造成365天不落幕的全球彩燈與燈塑應用展示場景地。
      這裡既是主題公園,又是城市美化、亮化工程的實驗場地。大安區即將迎來「高鐵機遇」,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如何才能讓更多的遊客留下來一邊觀景一邊尋文增識,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
      對此,大安區著力推動重大文旅項目建設,把任務清單上的重點工作逐條細化分解,列出項目清單、明確具體責任,確保有項目、有人抓、可落實,形成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合力,使不同時期的文明匯聚一起、交相輝映,讓遊客獲得不一樣的文旅新體驗。
      在這其中,幹部成為推動項目建設和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中堅力量。大安區廣大黨員幹部始終秉承吃苦耐勞、甘於奉獻、勇於拼搏的優良作風,敢擔當、善作為,為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
      全區廣大黨員幹部主動彌補知識弱項、能力短板、經驗盲區,將主題教育活動成果轉化為破解大安轉型升級的「金鑰匙」,堅定不移落實自貢市委賦予大安建設全市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依託老工業區改造發展特色產業園區新定位,突出抓好「優二興三」,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持續擦亮「鹽龍燈+美食」四張名片。張家壩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示範區規劃獲批,西南智能終端產業園即將實現「滿負荷」運轉。
      大安區現代農業示範園加快建設,3500萬羽一體化養雞項目被列為全省產業脫貧示範項目,提前兩年產生效益。2016年以來,大安區地區生產總值以每年7%的增速穩步增長。
      大安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幹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每年民生投入佔財政支出比例保持在68%以上,2018年達到13.3億元。同時,大安區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搶抓成渝經濟區建設等重大機遇,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同內江市市中區、威遠縣開展深入對接,內自同城化發展破局起步。2018年到位市外資金155.6億元,比2016年翻一番。
      同時,大安區建立科學有效、客觀公正、全面量化的幹部實績考核體系,創新「三個一點」村(社區)幹部激勵機制,認真落實「三個區分開來」、容錯糾錯,全面落實幹部職工帶薪年休、健康體檢等制度,進一步暢通優秀幹部成長渠道,注重在「三個一線」中培養磨鍊、跟蹤考察、識別任用幹部,實施「三百工程」遞進培養計劃,2018年以來,公開遴選科級遞進培養對象317名,擇優提拔重用128人,有效激發和調動廣大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和動力。
      強化幹部實踐鍛鍊,大安區每年選派50名幹部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脫貧攻堅等急難險重領域掛職鍛鍊,拓展視野格局,提升綜合素養;拓寬幹部交流渠道,吸引各方面各領域優秀人才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推進幹部內部輪崗交流、跨部門交流、跨領域交流、跨層級交流,讓幹部在不同崗位補齊短板、鍛鍊成長。
      選優配強班子隊伍。大安區大力選拔任用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優秀幹部向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特色產業園區、內自同城化發展、現代農業示範園區等重點領域聚集,對在急難險重工作任務中受到表彰表揚的幹部,優先選派培訓、評先評優、提拔重用。
      完善目標考核體系。大安區突出對重大決策部署貫徹執行情況的考核,完善黨群機關、政府部門、事業單位年度目標績效考評體系,增強考核的差異化和精準度,實行正向加分和負面清單管理,鼓勵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創新,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同時改進幹部考評方式,加大日常考核所佔比重,堅持半年與年度考核相結合,把情況掌握在平時,注重吸收運用巡察、審計、績效管理、工作督查、相關部門業務考核、個人有關事項報告查核等成果,增強考核結果的真實性、準確性,並將考核結果作為班子成員評優、幹部任用、職級晉升的重要依據。
      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大安區準確把握「三個區分開來」,嚴格對照「7看」標準、11種情形,對幹部幹事創業中的失誤和偏差,綜合考慮問題發生的背景原因、政策依據、情節輕重等因素,認真甄別、準確研判,採取免予問責、從輕減輕或免於處分等方式大膽容錯。對符合容錯情形、從輕或者減輕處理的幹部,影響期滿後在選拔任用等方面不受影響。
      同時,針對少數幹部職工不擔當、不作為等11種情形,大安區在全省率先出臺《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待崗培訓制度》,有效打破幹部監管盲區,有效消除「幹好幹壞一個樣」「幹多幹少一個樣」的認識盲區,激發了幹部幹事創業、真抓實幹的積極性,其經驗做法在自貢市推廣。

  • 相關焦點

    • 自貢市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富民惠民
      來源:四川日報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主動融入全省「一核五帶」文旅發展總體布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深度挖掘「鹽龍燈食」文旅資源,爭創天府旅遊名縣,通過打造政策環境、特色品牌、新型農業、特色項目和活動,文化旅遊富民惠民效應凸顯。
    • 自貢大安區:爭創「天府旅遊名縣」 「九大碗」旅品嗨翻眾遊客
      近年來,自貢市大安區緊緊圍繞全省打造文化旅遊強省的戰略部署,於2019年成為全市唯一成功入圍首批「四川省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候選縣」的區縣。2020年,是大安全力爭創「天府旅遊名縣」關鍵年,為此全區調動一切旅遊資源和力量,力爭把大安打造成享譽海內外的旅遊聖地。
    • 自貢市大安區舉辦「幹群一心 創成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承諾暨籤名儀式
      人民網成都11月4日電 為助力全市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和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確保如期創成天府旅遊名縣,11月3日,由中共自貢市大安區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主辦,中共大安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 、區文化館承辦的大安區「幹群一心 創成天府旅遊名縣」集中承諾暨籤名儀式在大安區政府大院舉行
    • 自貢市大安區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美食」助創天府旅遊名縣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隨著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的不斷推進,自貢市大安區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大力挖掘、培育和弘揚地方美食文化,做好做活「好吃」與「好玩」的結合文章,美食產業與旅遊產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成為該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和優勢。
    • 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 藝術大安 美好生活—2020大安區攝影大賽作品...
      為定格大安區建設新變化,展示大安文化旅遊、脫貧攻堅和創建最新成果,挖掘大安文化和人文情懷,鼓勵我市攝影工作者和愛好者深入生活、紮根基層,以藝術之筆書寫大安精神,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支持自貢市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積極性,力爭2020年創成天府旅遊名縣,現面向廣大市民開展「藝術大安 美好生活—2020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攝影大賽」徵集活動。
    • 關於大安區開展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工作情況的調研報告
      大安作為自貢市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核心區,自貢市「鹽龍燈美食」四張名片均在大安。大安將成為觀井鹽盛景、探遠古恐龍、賞中華彩燈、品鹽幫美食為重點的文化旅遊集散中心。大安區作為全市重點發展旅遊產業的區縣,也是自貢市唯一進入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的區縣,最具創建優勢。 二是基礎條件優越。大安實施的文旅「八大工程」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為天府旅遊名縣的創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江姐故裡大安區:打造特色美食,爭創天府旅遊名縣
      10月11日,自貢市大安區第九屆職工技能大賽特色美食決賽在天然酒家廣場舉行,經過激烈角逐,文宇巴適兔餐館繆曉強榮獲一等獎。 決賽現場,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人們翹首期待。決賽將通過「冷吃兔」「小煎雞」兩道大安名菜,經5位專業評審現場打分,決出最終名次。
    • 政協自貢市大安區第九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開幕
      四川新聞網自貢1月8日訊(李世洪 崔青)1月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自貢市大安區第九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隆重開幕,會議聽取了政協自貢市大安區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和政協自貢市大安區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提案工作報告以及「全區共建 全民參與 全力以赴 驅動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引擎」等大會發言。
    • 自貢大安區:提速推進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 卯足幹勁鑄造金字招牌
      人民網成都10月28日電 10月24日,自貢市大安區召開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百日攻堅」動員會,向全區幹部群眾吹響集結號,發出總攻令。號召大家下足背水一戰的決心,拿出攻堅拔寨的行動,逗硬軍令如山的鐵律,卯足幹勁,奮力拿下「天府旅遊名縣」這塊金字招牌。
    • 自貢市大安區召開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九次全體會議
      12月10日,自貢市大安區召開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九次全體會議。大安區委書記、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昭國主持會議並講話,大安區委副書記、區長、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工作領導小組組長黃如貝,大安區委副書記、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工作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餘泓等出席。
    • 大安:為創成「天府旅遊名縣」承諾誓師
      為助力全市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和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確保如期創成天府旅遊名縣,今天(11月3日)上午,大安區舉行集中承諾暨籤名活動,全區各級領導幹部、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及志願者齊聲承諾:熱愛大安,主動作為,為創成天府旅遊名縣而共同努力
    • 自貢大安區召開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七次全體(擴大)會議
      人民網成都7月10日電 7月9日,自貢市大安區為堅決創成天府旅遊名縣組織召開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第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指標培訓會。會上,邀請相關專家作《創天府旅遊名縣》專題講座。專家從天府旅遊命名縣的評選條件,如何提升旅遊經濟規模和融合發展成效,形成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創新示範作用,旅遊服務優質高效等領域給大家講述了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的內涵和意義、標準和條件,使全區幹部職工再次對天府旅遊名縣的創建有了新的認知。
    • 自貢大安區講好名人名事助創天府旅遊名縣
      隨著全省第三批天府旅遊名縣評審工作啟動,歷時3年的大安區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活動已處於最後衝刺的關鍵時刻。突顯天府旅遊名縣軟實力「地方名人名事通俗生動,膾炙人口,承載著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精華,是對外廣泛推介和深入認識一座城市的窗口,在提升旅遊知名度的諸多因素中,具有其他旅遊資源無可比擬的獨特作用和重要地位,往往成為旅遊中耀眼的亮點。」大安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這種觀點是總結已命名的前兩批天府旅遊名縣的成功經驗得來的。
    • 自貢市大安區加強白鷺洲生態大草原鄉村旅管理 助推天府旅遊名縣創建
      近日獲悉,為更好地助推自貢市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和更加有效有力有序地推動大安區廟壩鎮鄉村旅遊事業的發展,重點打造葛家壩景區,形成牛佛古鎮、葛家壩、葛仙山鄉村旅遊線路,廟壩鎮「四舉措」抓好抓實抓細白鷺洲生態大草原鄉村旅遊工作。提高思想認識,增強文明旅遊的意識。
    • 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創成天府旅遊名縣 打造內自同城先行區
      大安區委書記張昭國:創成天府旅遊名縣 打造內自同城先行區 2020-08-02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自貢大安區全力打造「全域旅遊+美食」 助創天府旅遊名縣
      隨著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的不斷推進,自貢市大安區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大力挖掘、培育和弘揚地方美食文化,做好做活「好吃」與「好玩」的結合文章,美食產業與旅遊產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成為該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和優勢。近日,筆者通過深入探訪大安地方美食及蘊藏其間的地方飲食文化,全方位感知「全域旅遊+美食」新模式之下的文旅融合氣息。
    • 自貢大安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初顯成效:規劃實施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總部...
      封面新聞記者 劉恪生6月下旬,在自貢市大安區林森·夢幻海螺灣水世界,不少遊客正在這裡玩水嬉戲。剛剛開園不久的水世界,成為自貢人消夏度暑的玩水勝地。而該項目,也是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重大文旅項目。近年來,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大安區,依託轄區獨有的「鹽」「龍」「燈」「美食」等文旅資源,積極融入成渝雙城經濟圈發展和爭當內自同城化「排頭兵」,穩步助力全市文旅融合發展核心區建設和打造獨具特色的國際文化旅遊目的地,已取得初步成效。
    • 自貢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實現旅遊富民惠民
      四川在線記者 秦勇1月11日,自貢大安區團結鎮朝天村村民湯桂蓉在恐大路做綠化工程,給樹木澆水、除雜草。恐大路緊鄰自貢北高速出口,作為大安區的景觀大道和迎賓大道,湯桂蓉為大道的綠化建設出力,每天可以掙70元。「現在自貢玫瑰海沒啥活,就到這裡來打工。」湯桂蓉說。
    • 自貢大安: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創建天府旅遊名縣
      11月26日下午,自貢市大安區舉行文化旅遊產業商會成立大會暨文旅項目投資推介會,現場籤訂雲頂部落、自貢李莊宅院文旅開發等5個文旅項目,進一步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創建天府旅遊名縣。大安區委副書記、區長黃如貝,區政協主席羅旭東,自貢市工商聯副主席郭建紅等出席。
    • 自貢市大安區文旅亮相2020中國(四川)旅遊景區暨文創產業創新發展...
      12月8日至10日,2020中國(四川)旅遊景區暨文創產業創新發展博覽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此次展會展出面積40000平方米,匯集國內品牌企業和優質商家,覆蓋天府旅遊名縣、全域旅遊示範區、旅遊景區、文旅特色小鎮、旅行社及酒店、非遺文創、文娛配套設施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