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億部存量,每年 4-5億部更新量,2%的回收率,廢舊手機催生了2000億元市場。
智慧型手機用實力演繹了一部「速度與激情」。Gartner數據顯示,中國智慧型手機在手機中的銷量佔比高達96%,是世界上智慧型手機使用人數最多的國家。
與智慧型手機光速發展相對應的,手機迭代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智慧型手機更換周期為29個月,到了2014年,約50%的用戶換機時間為18個月,20%的用戶一年之內必須換手機,而兩年之後的換機用戶比例降至30%。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報告稱,目前我國沉積的廢舊手機數據已達10億,數字還在以每年4億至5億的更新量上漲。
已經有業內人士為廢舊手機回收市場算了一筆帳:以中國內地每年銷售超過4億部手機為參照數據,周期性淘汰潮來臨之際,以一部手機回收均價為600元計,那麼將誕生一個2000億元存量市場。
事實證明,廢舊手機的商業價值遠不止流通於二手市場,通過提煉貴金屬企業也能收益頗豐。例如,日前日本東京奧組委面向公眾回收廢舊手機等電子產品,用以提鍊金屬,製作2022年東京奧運會和帕運會獎牌。可見,這個「廢物」渾身都是寶。清華大學循環經濟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溫宗國解釋,手機的許多元器件有金銀等貴金屬成分,且含量不低,品位甚至遠高於同質量的金銀礦石,再利用潛力巨大。蘋果公司2016年發布的《環境責任報告》顯示,2015年蘋果從約4萬噸的廢舊iPhone、iPad和iMac中,提煉出約2.8萬噸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包括近1噸黃金和3噸白銀,價值約為4000萬美元。
相對於澳大利亞、美國等手機回收市場的完善,我國廢舊手機回收難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好消息是,最新版《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將手機納入其中已經向市場發出了積極信號,而《2016廢棄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行業白皮書》也顯示,2016年回收行業呈穩定增長,其中廢舊手機回收成為熱寵。
政策和標準的落實,技術的優化升級將助力廢舊手機回收市場走向繁榮。這個千億級市場即將在沉默中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