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MRI)檢查有什麼作用,什麼情況需要做,為你解開神秘面紗

2020-12-20 百歲無慮

磁共振(MRI)檢查有什麼作用,為你解開磁共振的神秘面紗

不少人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尤其是看五官科、神經內科、骨科的病人,醫生會給他們開具核磁共振檢查。由於核磁共振中帶一個核字,有些人就犯嘀咕了,這個檢查會不會有核輻射?檢查過程中有沒有痛苦?對人體是不是有傷害?小編今天就帶你了解一下關於磁共振的一些真相。

患者在做磁共振檢查

一、 什麼是磁共振(MRI)

核磁共振也叫磁共振,英文簡稱為MRI,是利用人體中的氫質子核來成像。磁共振機器好比一個大磁體,把人放進去之後發射無線電波,關掉無線電波後,人體發出信號,該信號被接受用來計算出人體不同組織的圖像。與CT等其他檢查方法相比,磁共振沒有輻射,國內一些大醫院已經開展了胎兒畸形的磁共振檢查。磁共振是一項精細的檢查,一般都要求有人陪同才能做。而做不同部位所需的時間也不相同,少則需10分鐘長則要40分鐘左右,具體視各人的情況而定。

醫生在讀片

二、 和CT,X光相比,磁共振有什麼優點

1、由於MRI是利用的人體本身水質子成像,檢查過程中沒有用到X線和造影劑,因此對人體沒有電離輻射和損害。

2、由於磁共振可敏感地檢測出人體組織中水分的變化,可以不使用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的造影劑,對於大腦、脊髓各種病變如炎症、腫瘤、創傷及血管可以比CT更為清楚地顯示病變,且能對病灶能更好地進行定位定性。

3、MRI既能清晰地顯示人體組織結構,又能顯示人體內的代謝情況,對早期腫瘤的診斷有較大的價值。

懷孕3個月後可以做磁共振

三、 什麼疾病適合做MRI檢查

1、大腦內的疾病:由於MRI不產生偽影,在腦部腫瘤、腦血管病變、腦挫傷、顱內感染等的顱內疾病的診斷中,效果均優於CT。

2、脊髓和脊柱的疾病:如脊髓的炎症、外傷、椎間盤突出、胸椎和腰椎的腫瘤等。

3、乳腺疾病:包括乳腺增生,各種乳腺良惡性腫瘤等。

4、眼睛、鼻子、口腔等五官:對於眼睛鼻子等五官的外傷、炎症、腫瘤等,磁共振能夠起到很好的檢查效果。

5、骨關節疾病:各種骨關節的腫瘤、外傷、炎症等。

MRI檢查大腦病變效果很好

四、 做磁共振檢查需要注意什麼

1、被做者與陪同人員必須拿掉身上一切含有金屬的物品,如金屬手錶、假牙、金屬眼鏡、助聽器、皮帶、紐扣等。

2、裝有心臟起搏器或心臟支架、血管支架的人患者不能做MRI。

3、身上裝有胰島素泵及帶24小時動態心電圖的患者不能進行磁共振檢查。

4、體內有金屬節育環的女性不能做,懷孕婦女慎做。

5、由於MRI機器是一個密閉的環境,有躁狂、癲癇、幽閉恐懼症的人必須在鎮靜情況下,且有專人陪我陪同才能做。

體內裝有支架不能做MRI

小編今日的科普就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積極留言評論,如果對您及家人朋友有幫助可以轉發分享,感謝您抽時間閱讀。

相關焦點

  • 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專家:南京兒童醫院醫學影像部主任、放射科主任 楊明  □通訊員 龐芳 吳葉青紫金山/金陵晚報記者程曉  寶寶生病去醫院,醫生有時會開一些影像學檢查,寶媽、寶爸總擔心一些檢查會對寶寶有害,究竟哪些檢查有輻射?哪些沒有輻射?今天,小編就來帶你們揭開影像學檢查與輻射的「神秘面紗」。  1.兒童常見的影像學檢查有哪些?
  • 拍X光片、CT和磁共振(MRI)傻傻分不清,檢查有什麼區別?如何選擇?
    X光片、CT、核磁共振在臨床上是醫學影像檢查的幾種常用的方法,成像原理各不相同,經常碰到一些患者諮詢這三者的優劣,有的以為越貴越好,要求做CT來替代普通X光片檢查或者要求用磁共振代替CT檢查,認為磁共振比CT清楚,CT比X光檢清楚,這從醫學的觀點看有一定的片面性,這三種檢查手段各有所長,對各種所檢查的疾病各有所側重,何況核磁共振價格不菲!下面談談這些檢查的目的和適應症。
  • 益生菌有什麼作用和功效?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益生菌有什麼作用和功效?一起來揭開它的神秘面紗自從某明星推薦了一款益生菌產品之後,身邊好多人都成了「益生軍」,盲目跟風可是不對的哦~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益生菌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益生菌?益生菌是一類對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能產生確切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發揮對腸道有益作用的活性有益微生物的總稱。簡單來說,它是一種對人體有益的菌。
  • 磁共振是怎麼檢查腫瘤的?
    那麼,在治療前,肯定是需要進行準確的診斷的,這時候就需要藉助各種檢查,來確定腫瘤的具體位置、類型、大小等,其中,磁共振檢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磁共振是怎麼檢查腫瘤的? 不過由於正常腦組織和腫瘤組織發射的磁場信號區別不大,臨床上一般需要做增強磁共振檢查,也就是做磁共振檢查的時候需要藉助造影劑,從而來提高檢查的準確性。 磁共振對腫瘤的解析度非常高、也很清晰清晰,可以準確的判斷腫瘤的血液供應如何,腫瘤是良性還是惡性,直接判斷出腫瘤性質。
  • 老人做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記得取下金屬物件
    原標題:老人做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 記得取下金屬物件   磁共振這種影像檢查,老年人在做的時候應該注意什麼呢?磁共振檢查是一種不能代替的檢查方法,所以應該要正確的看待。在這裡,為大家所總結的是老年人做磁共振檢查的注意事項,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 B超、X線、CT、磁共振,都有何區別?腦梗需要全部做這些檢查嗎?
    B超、X線、CT、磁共振,都有何區別?在醫院,B超屬於超聲科,B超是利用超聲波在不同組織的傳播速度和反射情況不同,用來診斷疾病的。超聲和影像科都屬於醫技科室,為臨床一線服務,可以說,超聲和放射影像是臨床的翅膀,在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監測中,臨床非常需要這2個科的幫助,共同和疾病作鬥爭。超聲和影像不同之處在於,超聲藉助超聲波原理獲得器官成像,放射影像科則通過放射線成像,前者基本沒有輻射,後者則輻射較強。一個腦梗的人為何都要做這些檢查?有無必要呢?
  • 【醫療科普】胎兒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產前超聲檢查是胎兒產前首選的影像學檢查方法,但是醫學上的每一種檢查方法都不是萬能的。超聲檢查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足,需要其他檢查方法加以完善,胎兒磁共振成像(MRI)是超聲檢查的一個重要輔助檢查方法,已成為胎兒超聲檢查的重要補充手段。胎兒磁共振檢查安全嗎?
  • 磁共振(MRI)內耳掃描技術
    耳部的影像學檢查中,通常使用的是高解析度的CT掃描方式。MRI主要用於評估內聽道,聽覺中樞傳導通路和周邊血管及組織結構的情況,fMRI主要用於神經功能的研究。使用CT和MRI互補,可以更精準的評價耳部疾病的診斷。線圈:頭顱正交線圈或相控陣線圈。
  • 【MR技術】磁共振實習導引——寫給即將實習或正在實習的你
    在講磁共振之前,有必要先全面了解下醫學影像檢查大家庭,及醫學影像學的發展歷史:1895年倫琴發現了X線……然後有了各種各樣的……上述列的影像檢查的圖像可分三種,一為重疊影像,二為斷層影像,三為融合影像。按成像過程有無電離輻射分為有電離輻射和無電離輻射。要了解每一種影像檢查的成像原理,檢查技術,臨床應用,適應症與禁忌症,優點與缺點,圖像特點等。
  • 磁共振(MRI)檢查的適應症及臨床應用價值
    3.體內有金屬植入物或金屬異物者慎用。4.安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禁忌做MRI檢查。二、眼及眶區MR檢查(一)適應症1.眼眶前病變。2.肌圓錐外病變。3.肌圓錐內病變。4.眼外肌病變。5.視神經及其鞘病變。
  • 裝了心臟起搏器不能做磁共振檢查?·都市快報
    浙醫二院項美香教授: 看看你植入的是不是磁共振兼容起搏器 記者 王真 通訊員 魯青 本報訊 前兩天,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位68歲的骨折患者,骨科醫生很為難:要做磁共振檢查,可患者3年前裝了心臟起搏器。
  • X光片、CT、磁共振檢查?你的疑問在這可以找到答案
    「醫生,我們可以不照磁共振嗎?都說有很大的核輻射。」在醫院,經常有患者和家屬面對各種影像檢查,提出類似的疑問。X光片、CT、磁共振,這些檢查的優劣性分別是什麼?什麼樣疾病適合做什麼樣的檢查?磁共振到底有沒有輻射呢?8月1日,記者採訪了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省腦科醫院)放射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張偉,為大家一一解答。
  • ...MRI……這些檢查有啥用?胸科醫院開放日帶你搞清楚這些影像檢查
    10餘名市民代表走進醫院,沉浸式體驗醫務人員的日常工作實境,了解影像檢查的奧妙。單次PET-CT檢查不會對人體有危害CT、冠脈CT、PET-CT、MRI、B超、心超……這些檢查究竟有什麼不一樣?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對老百姓來說,影像檢查種類多樣,聽著熟悉,其實卻不了解,更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 拍了片還要做磁共振檢查 到底為了啥?
    &nbsp&nbsp&nbsp&nbsp拍了片還要做磁共振檢查 到底為了啥?&nbsp&nbsp&nbsp&nbsp相信不少外傷患者、特別是傷筋動骨的患者都在醫院經歷過拍片、做磁共振等雙重檢查。
  • 做頭顱檢查時,CT與磁共振哪個更好?這兩種檢查方式各有特點
    在醫院裡面做頭顱檢查有CT以及磁共振,有很多人做這方面的檢查的時候都不知道要選擇哪一個。做頭顱檢查,CT以及磁共振哪個更好?CT以及磁共振都是臨床常見的檢查方式,並沒有絕對的哪一個更好的說法。不同的疾病以及症狀做的檢查也是不一樣的,CT以及磁共振是根據不同的檢查原理而做出來的,在一般情況下,腦部方面的疾病做CT以及磁共振都是可以清楚的檢測出來的,不過兩者也有不同的地方。CT主要是針對於出血性的腦部疾病,因為CT可以將腦部裡面中的出血看得很清楚。
  • 磁共振檢查對身體有危害嗎?檢查前不得不知的細則
    原標題:磁共振檢查對身體有危害嗎?檢查前不得不知的細則   為了可以是使磁共振檢查順利進行,我們應該在檢查前多了解一些關於磁共振檢查的常識。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配合醫生進行檢查,還能減少對磁共振檢查的排斥。下面就來一起看看吧。
  • 眩暈的時候,都需要檢查什麼?這幾種檢查或許會幫助到你
    (電測聽實驗,可以檢查出聽力有沒有受到損傷,從而為醫生查找眩暈的病因提供一定的線索) 另外,耳石症,又被稱為良性發作性位置性眩暈,這個疾病與體位的變化有一定的關係,比如我們睡覺的時候,起床的時候,會出現十幾秒鐘的眩暈。這也是由於我們的平衡感受器中的碳酸鈣顆粒脫落所導致的。
  • 幽閉恐懼症患者害怕做磁共振怎麼辦?醫生:7點建議助你完成檢查
    磁共振是醫院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患者需要獨自平躺,進入一個半封閉的空間,進行身體的信號採集,時間約為幾分鐘到幾十分鐘不等。 在這個檢查中,醫生發現有一部分患者很難獨立完成這個項目,什麼原因?
  • 種植牙影響核磁共振檢查嗎MRI檢查注意六個事項
    (資料圖)很多人聽說在做核磁共振檢查時,身上不能有任何金屬物品,否則會影響檢查的結果甚至危害人的安全。口腔裡有活動假牙還可以摘掉,如果是口腔內裝有固定的金屬質地的種植牙該怎麼辦呢?做MRI檢查時,又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種植牙會影響核磁共振檢查嗎?
  • 頭疼的時候,選擇CT檢查還是核磁共振檢查?專家:需要看情況而定
    很多患者更加願意花錢去檢查,只為圖一個徹底的放心,而有的患者或許確實要懷疑有腦血管病變或者是顱內結構性的病變,這個時候到底是選擇哪一種檢查會更好呢? 對於顱腦疾病的人群來說,做CT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都有什麼樣的優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