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陰霾依舊揮之不去,深圳繼復工復產後終於陸續復學,2020開學季來啦。
4月27日,高三、初三年級學生返校;5月11日,高中、初中其他年級和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返校;5月18日,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返校;5月11日後,具備條件的大專院校可安排畢業班的學生返校;5月18日後,大專院校其他年級、高職院校、技工院校和中職學校可安排學生分期、分批、錯峰返校。
開學季的周一早高峰,路況堪憂啊堪憂,眼見著百度導航「前方還有兩公裡預計通過時長30分鐘」,心中不禁拔涼拔涼。
口罩大軍浩浩蕩蕩,捂鼻遮臉憋出內傷,冒著生命去上班啊這是,對呀不上班吃土還是吃翔?
話說幸福的人兒有班上,外國人民心裡慌。天佑華夏啊,國泰民康。
閉關久了,嘮點琴話。穿鞋常去意爾康,彈琴就來華芯康。
焚琴煮鶴、對牛彈琴、劍膽琴心、琴瑟和鳴,關於琴的成語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焚琴煮鶴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篆集》引《西清詩話》:「義山《雜纂》,品目數十,蓋以文滑稽者。其一曰煞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褌,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松下喝道。」意思是焚燒琴去煮白鶴。比喻隨意糟蹋美好的事物。
焚燒優雅的古琴,而去烹煮美麗的白鶴,只為逞一時口舌之歡,確實是暴殄天物的事情。
對牛彈琴
出自漢·牟融《理惑論》:「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聞,不合其耳矣。」譏笑聽話的人不懂對方說的是什麼。用以譏笑說話的人不看對象。
公明儀為牛彈奏《清角》這首高雅的曲子,牛低頭依舊吃草不為所動。不是牛沒聽見,是不適合它的耳朵聽。公明儀轉而發出牛虻的聲音,孤單牛犢的鳴叫聲,那牛馬上搖擺尾巴,豎起耳朵,踮著小步仔細地聽。
劍膽琴心
出自元·吳萊《歲晚恍然有懷》詩:「小榻琴心展,長纓劍膽舒。」後以「劍膽琴心」比喻剛柔相濟、任俠儒雅、文武雙全。
劍鋒利而威猛,琴優雅而多情。有劍而無琴,劍只是一件殺人武器;有琴而無劍,琴便成為一種無奈的感嘆。琴與劍這一柔一剛放在一起所形成的張力和內蘊,既耐人尋味又令人神往。坐在小榻上撫琴好不雅意,心性閒適而舒展;手握寶劍揮舞奮勇殺敵,胸中膽氣開張而感覺壯志得籌。
琴瑟和鳴
出自《詩·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比喻夫婦情篤和好。
古有項羽和虞姬、範蠡和西施、趙明誠和李清照,堪稱神仙眷侶。
這些關於琴的常用成語,小夥伴們都記住了嗎?
又到開學季,學琴正當時。華芯康移動電鋼琴、手卷鋼琴、電子鼓,總有一款你會喜歡。願來日鶯飛草長,你我攜琴相約,個個都是陽光男孩、明媚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