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山人文之三:華姓 明清時期無錫第一望族

2020-12-14 江蘇頻道

相傳,華這個姓氏就起源於華山一帶。

華氏在無錫約有1700多年歷史,是明清時期無錫第一望族。歷史記載,居住於無錫的華氏,尊晉朝孝子「華寶」為遠祖。

華寶,身歷三朝:出生於晉朝,生長於宋朝,逝世於齊朝。《南史》立傳說:華寶「晉陵無錫人也。父豪,晉義熙末,戍長安,寶年八歲。臨行謂寶曰:『須我還,當為汝上頭。』長安陷,寶年至七十不婚冠。或問之,寶輒號慟彌日,不忍答也。」

華寶的父親名華豪,在東晉安帝(司馬德宗)的義熙末年,跟隨南朝宋的建立者劉裕去長安出徵。臨走時,他對年幼的兒子說:「等我打完仗回來,為你結髮戴冠(古代禮制為20歲戴冠)。」義熙末年為四一八年,那時華寶八歲。據此推算,華寶約出生於義熙七年(四一一年)。他們的軍隊所向披靡,於義熙十三年(417)七月抵長安,八月間大破後秦皇帝姚泓的部隊,並擒住姚泓,於九月間斬於建康。第二年的十月,華豪跟隨右將軍朱齡石出徵,在陝西的雍州和夏國的赫連勃勃遭遇,劉裕的兒子義真大敗,華豪戰死沙場。噩耗傳到無錫,等待戴冠的華寶痛不欲生。按照古時禮制,男子20歲為弱冠,要行戴「冠禮」以表示成人。但戰爭不幸奪走了父親的生命,出於孝義,華寶終身恪守與父親的約定,既不戴冠,也未娶妻,頭上扎著雙髻凡親戚朋友提到他的父親,便號啕大哭。華寶因此被稱為「孝子」,後被皇帝賜「孝子」匾額。

華寶未娶,後將胞弟華寬的次子華愨作為嗣子。唐代,華寶在惠山的故宅,被改建成了「華孝子祠」。在無錫惠山腳下的118處家族祠堂中,最古老的一座,就是紀念華寶的「華孝子祠」。 這座祠堂屢經興廢,最後一次修復是清代乾隆二十七年(1762)。

自晉義熙十三年到今日,已近1600年。期間,華寶18世孫華榮任北京主爵督尉,全家遷居當時的京都汴梁(今河南開封),又三世為華原泉,靖康年間隨宋高宗南渡,遂重返無錫故鄉,住梅裡鄉的隆亭(今東亭)。他成了華氏南渡後的第一世祖,後世子孫繁衍主要聚居蕩口、東亭兩鎮。而蕩口華氏,更是綿延成一方富庶大戶。

「唐伯虎點秋香」的三笑姻緣故事,在中國幾乎是無人不知。故事說的是江南才子唐伯虎(唐寅,字伯虎,明代著名書畫家、文學家)隱名埋姓, 以低賤的書僮身份潛入華府,追求佳人秋香的曲折故事。故事中華府的華太師,傳說就是華察。華察時任四品翰林院修撰,還擔任過皇子侍讀和出使朝鮮的特使。古代稱翰林院編史官為「太史」,因為「史」與「師」 諧音,人稱「華太史」,在故事中被訛傳成華太師。

當然,這個故事純屬虛構,現實中的華太師比唐伯虎小了27 歲,而有案可稽的真實秋香更比唐伯虎大了40 歲。

三笑姻緣

華察(1497~1574)字子潛,號鴻山,江蘇無錫人。嘉靖元年(1522)中舉人。嘉靖五年(1526)中進士,選為庶吉士。後任戶部主事,奉命去江淮徵收租稅。嘉靖十二年(1533)任翰林院修撰,校錄歷朝寶訓、實錄。後升為東宮侍讀,參與會試。嘉靖十八年(1539)出使朝鮮,回國後執掌圖籍,後因遭同僚讒毀而被彈劾。嘉靖調任司經局洗馬,二十二年(1543)再被啟用,任翰林院掌院學士,又拜侍讀學士,奉旨主持應天府(今南京)鄉試。翌年逢大比之年,主持會試和殿試。他秉公敘用天下名士。後復遭中傷而「抗疏乞歸,拂衣歸田」,於嘉靖二十四年再次棄官回家。

嘉靖三十三年(1554),他資助無錫縣令王其勤築城抗倭。同年協助官府「丈田清糧」,查出漏稅的無糧田16萬畝,免去無田糧7000多石。但一些被查處的富豪憑藉權勢進行中傷,使負責此項工作的官員翁大立(華察門生、山東布政使參議)被藉故革職,孫慎(監察御史)、王其勤被調任。華察為之不平,4年後在蕩口鵝湖邊為他們建立了一座「三公生祠」,親自撰寫《首建三公生祠記》,連同丈量器「步弓」一併刻石於祠內牆壁上。他還為地方修造橋梁,曾建成江陂橋(今江溪橋)、學士橋(在江陂橋南)、磚橋、鴨城新橋、冷新橋等。但也費巨資在隆亭造了一座豪華住宅,「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侯門王府嘆壯麗不如」,因而民間有「華太師造龍庭」、「龍庭一夜改東亭」的傳說。華察於明萬曆二年(1574)五月二十七日逝世,終年77歲。葬於甘露蕭塘。

華氏義莊

義莊,是中國古代特有的、由家族設立的慈善機構。主要功能是對族人實施扶危濟困,為本族貧寒子弟提供助學,主要是提供錢糧、衣物等資助。 

無錫的第一座義莊就是蕩口的華氏義莊,它也是江南一帶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存續時間最長的義莊之一。這座義莊建於清朝乾隆年間, 曾獲得乾隆皇帝的嘉獎。後來,華氏子孫還陸續創辦了芬義莊、永義莊、 春義莊、襄義莊、徐義莊等,蕩口一帶義莊最多時達十座以上。     

在華氏義莊帶動下,有著崇文重教傳統的無錫大家族,漸漸也開始興辦教育,家族義莊逐漸形成規模,成為鄉村最有力的經濟組織和教育機構,不僅解決了民間貧富差距的社會矛盾,也對農村安定和經濟發展推動很大。而蕩口華氏子孫代代興旺, 很大程度上也受益於義莊這類慈善制度的推廣。

銅活字印刷

宋人畢升首創的泥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不過,活字印刷真正開始在中國流行起來,卻是從明代江南開始的。     

位於蕩口的「會通館」在中國印刷史上有著不同凡響的地位,其銅活字印刷聲名遠播,國家圖書館中收藏的許多早期刻印的典籍,有不少就出自會通館。  

會通館是蕩口的一家私人印書作坊, 他的主人叫華燧。華燧(1439-1513),字文輝,號會通。明江蘇無錫人。明藏書家、刻書家、道家。銅活字印刷家。因為喜歡收藏經史古籍, 華燧就在家中開闢場所專事刻印書籍,且率先採用銅製字模。他用銅活字印刷《宋諸臣奏議》、《錦繡萬花谷》、《容齋隨筆》等典籍,堪比肩歐洲金屬活字「搖籃本」。      

今天,無錫蕩口甘露一帶仍是著名的印刷之鄉。(戴華明 鄭馨)

相關焦點

  • 無錫:錫山締約名企 營銷「錫山旅遊」
    近日,無錫市錫山區旅遊局在鵝湖玫瑰園與萬達國旅、康輝旅行社、錫東會、羽果網、太湖雲商網舉行籤約儀式,結成錫山旅遊戰略合作夥伴,旨在進一步唱響錫山旅遊品牌,推進錫山旅遊業持續快速增長。
  • 錫山:爭做全市重要增長極 爭當美麗無錫排頭兵
    無錫日報融媒體報導團隊深入錫山,感受該區「爭一流、爭第一」的進擊之力。「持續推動產業加快向高攀升、動能加快向強轉換、城市加快向東布局、鄉村加快向新邁進、環境加快向優提升,確保主要經濟社會發展指標持續領跑全市!」
  • 講好無錫運河故事,《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出版發行
    《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出版發行第二屆中國大運河博覽會開幕前夕,《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一書由九州出版社出版發行。《悅行無錫:古運河人文之旅》全書19萬字,全彩印刷,設計細膩,圖文並茂,文筆流暢,是一本散文隨筆風格的講述無錫運河人文故事的歷史文化普及讀物,適合讀者在無錫邊走邊讀。縱觀世界,每一條大河都與人類的生活和歷史密切相關。
  • 今天,錫山八佰伴開業!全無錫人都來了!
    錫山八佰伴!盛大開業!現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全無錫人都來了!01 錫山再迎重磅商業體,開業火爆錫城!,採用自駕和地鐵兩種方式前往錫山八佰伴。1F一樓以化妝品、鐘錶、珠寶、餐飲、服裝為主,包括有周大福、周生生、星巴克、喜茶、champion、小米之家、華為、大疆無人機、FILA、AAPE等眾多品牌。
  • 無錫天一錫山一中三校2019優生人數挖掘分析
    無錫城區的無錫市一中和錫山區的天一中學以及惠山區的錫山高中是無錫地區最強的三所高中,其中天一中學和錫山高中是首批江蘇省高品質示範高中(原五星高中),無錫市一中是無錫市重點扶持的江蘇省創建高品質高中(準五星高中)。
  • 2月無錫主流在售樓盤價格一覽錫山篇
    項目介紹:錫山軟體園坐落於錫山區東亭路與太湖大道交界處,錫山區政府旁,佔地建築面積45畝,建築建築面積15萬平方,周邊大型社區和商業醫療配套齊全。軟體園由26層和45層的兩棟人性化高科技商務空間,以及底部商業裙樓組成, 173.1樓高錫東第一。
  • 今天,錫山八佰伴開業!全無錫人都來了!
    錫山八佰伴!盛大開業!現場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全無錫人都來了!01錫山再迎重磅商業體,開業火爆錫城!錫山八佰伴基本信息地址:東亭錫滬路與柏莊路交叉口,地鐵2號線柏莊站旁體量:建築面積26萬方,商業體量17萬方規劃:無錫最大的單體購物中心招商:320+品牌組合和30%首店率
  • 無錫八佰伴購物中心落子宜興錫山 將於今年8月開業
    據報導,華地國際下屬子公司無錫八佰伴生活有限公司的項目——無錫錫山八佰伴生活廣場項目和宜興八佰伴購物中心項目將於今年8月開業。項目由華仁集團承建,眼下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掐指算來,從2012年10月20日開工奠基,宜興八佰伴購物中心今年年底將掀起蓋頭來。    錫山八佰伴上半年開工   去年10月份,華地國際下屬子公司無錫八佰伴生活有限公司在東亭拿下了建築面積達到21.96萬平方米的地塊。
  • 無錫免費的5A級古鎮,環境優雅人文薈萃,匯聚眾多古代先賢祠堂
    惠山古鎮的祠堂種類之繁多,密度之高,在全國也是少見的,第一座祠堂出現在唐代,是為戰國時期楚國的春申君修建的,也就是《羋月傳》中的黃歇,千百年時間裡,在鼎盛時期一共有180多座祠堂,而且還有很多名人,如宋相司馬光、王旦、範仲淹、李鴻章、李紳、陸贄、張柬之等,匯聚了各個朝代的名人。
  • 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參訪無錫錫山臺創園
    臺灣嘉義大學教授參訪無錫錫山臺創園 2012-03-09 08:09     來源:中國臺灣網     編輯:王思羽  中國臺灣網3月8日無錫消息 日前,臺灣嘉義大學呂明雄教授、李堂察教授赴無錫市錫山臺灣農民創業園參觀調研,並與錫山臺創園相關管理部門及部分企業進行了座談。
  • 全省第一又在無錫,無錫教育為什麼這麼厲害?
    雖然無錫的房價離南京和蘇州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無錫的教育水平卻可以與蘇州和南京一較高低,並且絕對不佔下風。2020年江蘇省天一中學葉鵬揚以總分441分的成績奪得了全省第一!2019年江蘇省理科雙狀元、文科雙榜眼均出現在天一中學這個神一樣的學校!
  • 無錫梅裡旅遊策劃方案——中國第一錫宮!
    於是為其取「梅裡」之名,定居於此。勾吳之國,由此發端。因泰伯三讓兩家天下,孔子稱其為「至德」,司馬遷的《史記》有三十世家,泰伯位列「第一世家」。東漢桓帝敕令在此立廟,即泰伯廟。,絕大多數為明清時期建築,梅裡古鎮擁有3200年歷史,名人薈萃、典故眾多,堪稱中國古鎮中歷史最輝煌的古鎮!
  • 無錫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新華網南京7月2日電(記者朱國亮、陳聖煒)無錫城區現存歷史最久、面積最大的巷弄——小婁巷歷史文化街區6月30日正式開街。    小婁巷是無錫市五大歷史文化街區之一,其範圍西起新生路,東至小婁巷橫街,南臨無錫市公安局,北至福田巷,佔地面積約2.3萬平方米。
  • 全省第一又在這裡!無錫這個區教育資源太牛!
    又是全省第一!>江蘇省天一中學 理科最高441分,全省第一! 無錫,牛! 學院建有南信大無錫研究院和無錫研究生院,共設有11個二級學院,6個碩士點、43個本科專業。
  • 10宗優質地塊亮相錫山城市價值品鑑會
    中國江蘇網11月24日無錫訊 11月20日下午,「生態棲居,美麗錫山」錫山區城市價值品鑑會在錫山區錫州花園酒店圓滿落幕。錫山區10宗優質地塊在會上悉數亮相,引起現場嘉賓的強烈關注。近百家知名房企與媒體平臺集聚錫山,共話錫山發展、暢想美好圖景。
  • 還有這些無錫幾代人的回憶…
    ,也是無錫老城的政治、商貿和文化中心。2015年12月,崇安區撤銷,併入新設立的梁溪區,崇安之名成為歷史。南長區無錫縣曾先後分屬常州專區、無錫市、蘇州專區管轄。1958年6月,形成南長區。南長區是無錫工商業的發祥地。在明清兩代,南長區一度成為無錫地區的商市中心,是米市和農產品的集散地,有 "米碼頭"、"布碼頭"、"絲碼頭"之稱。
  • 陳姓,從潁川郡脫穎而出,成為潁川四大望族之首!!!
    潁川鍾靈毓秀,自然成為孕育優秀兒女的沃土,造就了許多大姓、冠族和著姓。當時,關東著名豪族共計95例,其中潁川郡就佔了13例之多,是豪族最為集中的一郡。這些豪族是:潁陰灌氏,陽翟薛氏、厚氏、諸氏、越氏、李氏、郭氏,潁陽王氏、姚氏,舞陽韓氏,長社鍾氏,郟臧氏、申氏。又有陳氏、鍾氏、賴氏、幹氏、烏氏取望號為潁川郡,陳氏、鍾氏、韓氏、荀氏譽為潁川長社四大望族。這些旺族名門走出了一大批名垂史冊的宗賢名彥。
  • 再過半個月,無錫這三個景區就要免費開放了!
    三處無錫非常有代表性的景區 自2020年1月1日起將免費開放!崇安寺旁就是「華夏第一園」——公花園,1905年由無錫名流士紳倡議併集資,是中國園林史上向全社會公眾開放的第一座城市公園。
  • 錫山11宗!濱湖6宗!惠山12宗!梅村3宗!無錫還有一大波地塊在路上!
    5 協和南地塊 該地塊位於錫東新城板塊商務區內,地處無錫協和雙語國際小學南側,錫山大道以北、和祥路以西,規劃面積192.57畝,容積率為≤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