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有很多「獨特」的生理現象,並會隨著寶寶的年齡增長而自行消失。
面對剛出生的小可愛寶寶,無論父母怎麼看都看不夠,恨不得全天24小時,都把目光放在寶寶的身上。不過有些父母卻發現異常,寶寶的小鼻子上,怎麼會有很多小白點呢?
小露的寶寶剛剛出生沒多久,是個很可愛的小公主,全家人寶貝的不得了。
不過前幾天,小露卻發現,寶寶的鼻子還有部分臉頰上,出現了很多「白色的點點」,寶媽看到以後密集恐懼症犯了,整個人都不好了,
強迫症發作的小露,就開始一點點用手,開始擠寶寶鼻子上的小白點,花費好處時間,終於完成。看著自己的成果和寶寶光滑的皮膚,寶媽終於鬆了一口氣。
但沒過多久,小露就發現孩子的鼻子上,有的出現發紅、有的還出現了流膿的情況,這可把她嚇壞了,感覺帶著寶寶去了醫院。
醫生看到以後直接表示孩子的鼻子部位被擠感染了,寶寶的臉上很可能留下永久性疤痕印記,小露聽到以後,又想著寶寶還是個女娃娃,頓時後悔不已。
醫學上稱小白點為「粟粒疹」,而我們民間稱它為「痱子」。
小白點的主要形成原因有兩種,其一是寶寶的還是胎兒時期,準媽媽體內的雌性激素進入到了寶寶體內,從而導致寶寶皮脂腺堆積而形成;
其二就是寶寶用於排汗的汗腺被堵塞,而寶寶的出汗量就很大,但汗水又排不出去,所以時間久了,就形成了小白點。
美國新生兒統計協會發布數據:45%的新生寶寶,身上都會出現慄粒疹。
寶爸寶媽別擔心,小白點並不是疾病,通常發生在新生兒時期,只要正確護理小白點,都是可以自行消退的。
1. 擠出來
有些強迫症寶媽,總想給寶寶鼻子上面的小白點擠掉,但寶媽千萬要住手。新生寶寶皮膚嬌嫩,如果寶媽此時摳擠小白點,很可能會導致其感染,並且留下永久性印記,影響寶寶顏值。
2. 用藥膏
還有一些父母認為寶寶鼻子上的小白點是「病」,需要用藥物治療,但盲目給寶寶塗抹藥膏,很容易會傷害孩子的皮膚,嚴重的會引發感染,所以父母還是什麼都不要用了哦~
1)平時注意清潔
寶寶的臉上出現小白點,家長們不要總是糾結它,這是寶寶的正常生理現象,順其自然就好啦,平時寶媽們要注意用溫水清潔寶寶的臉部。
① 水溫在37-40℃左右,寶寶就會很舒服;
② 洗完後,家長要用乾淨、柔軟的毛巾給寶寶擦臉。
注意:擦時候一定要溫柔哦,以免將小白點弄破。
2)提供舒適環境
父母不要一味的認為,寶寶很冷,給寶寶穿好多,這樣也會捂到寶寶,讓寶寶更容易出汗。所以家長們在給寶寶選擇衣物時,要根據室內的溫度和溼度來調整,切勿給寶寶穿太熱哦!
很多老人認為,寶寶之所以出現小白點,是因為準媽媽在孕期鹽吃的太多,而導致的。
但寶寶臉上長小白點,主要是寶寶皮脂腺堆積、堵塞造成的,是跟孕期攝入的飲食沒有任何關係,而且也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能夠證明是孕媽鹽吃多了導致的。
所以這個說法並不可靠,大家就不要再相信啦~
歡迎討論
你家寶寶臉上的「小白點」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