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塗鴉藝術家瓊萬:把街頭的能量,把塗鴉帶入美術館

2020-12-22 澎湃新聞
1月24日,塗鴉藝術群展「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在上海當代藝術館開幕,展覽聚焦八位國際塗鴉界重要藝術家的作品,從塗鴉的視角呈現當代世界的面貌。開幕當天,參展藝術家之一瓊萬(JonOne)在現場長達7米的畫布上創作了色彩鮮豔的新作品,「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對瓊萬進行了採訪。藝術家瓊萬(JonOne)在「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開幕式上現場創作,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2019年

瓊萬穿上白色外套,爬上梯子,用顏料在白色畫布上畫下濃稠的色塊,不同顏色的色塊隨著時間疊加出鮮豔而抽象的畫面。畫布一角放著一堆顏料桶,據說這是他當天從上海福州路買來的。

開幕前,瓊萬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他希望這件巨幅作品能夠讓人們感受到來自城市街頭的能量。此次展覽呈現了包括瓊萬在內的八位國際塗鴉藝術家作品,在瓊萬看來,上海當代藝術館為塗鴉藝術家舉行群展代表了中國認可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和過去出現過的其他藝術形式一樣,塗鴉將為未來的人們提供一條了解現在的線索,也正因如此,塗鴉作品應該在美術館中被留存下來,而不是隨著城市外觀的變化而消失。

「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開幕式現場,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2019年

和許多塗鴉藝術家不同,瓊萬的作品是抽象的,色塊或是線條的組合常常讓人將他和傑克遜·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等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聯繫在一起,事實上,抽象表現主義的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影響。「這和我在紐約的成長經歷有關。在那裡,生活是瘋狂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如白駒過隙。但那就是生活。」瓊萬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道,「對我來說,生活不是什麼清晰的圖像,而是像高速公路上飛馳而過的汽車一樣。那就是我被抽象主義吸引的原因。」

藝術家瓊萬(JonOne)在「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開幕式上現場創作,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2019年

八十年代,瓊萬開始在紐約的地鐵、火車、牆上進行塗鴉創作。當時,塗鴉藝術家還需要躲避警察的追趕,而如今,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塗鴉藝術家們時常受邀在建築上進行委任創作,還與各種品牌進行合作,使塗鴉和各種商品相結合,與此同時,一些著名的塗鴉藝術家還受到了藝術市場的青睞。去年,英國塗鴉藝術家班克西的作品《女孩與氣球》在倫敦以104萬英鎊成交,落錘後畫作突然「自毀」,引發爭議。對於班克西的這一舉動,瓊萬直言他很欣賞。「市場在『玩弄』他,將他捲入這場遊戲,而他卻反過來『玩弄』了整個市場。」

瓊萬(JonOne)

澎湃新聞

:您這次在MoCA帶來了7米長的作品,能不能介紹一下這件作品?

瓊萬

:這件作品是色彩繽紛的,展現出巨大的能量。它和整個空間相呼應,並且帶有表演性,觀眾能夠看到我創作的過程,感受到來自街頭文化的能量。展覽在MoCA舉行,美術館舉辦塗鴉藝術的展覽,在此之前從未有過。我們將街頭的能量帶到了美術機構內部,一個中國的藝術館。這意味著中國認可了塗鴉藝術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的存在,認可了藝術家與他們背後的能量。在這裡,我們能看到克拉什(Crash)、澤夫斯(ZEVS)、坦客(Tanc)、阿特拉斯(L』Atlas)等等。能夠參加此次展覽,我感到很榮幸。

澎湃新聞

: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是什麼?

瓊萬

:我的作品是抽象的。在今天,我看到具象的作品越來越受歡迎,但是我更希望通過作品去表現抽象派的傳統。抽象表現主義曾經給我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羅伯特·馬瑟韋爾(Robert Motherwell)、傑克遜·波洛克等等。我試圖讓人們感受和欣賞抽象的能量。

瓊萬(JonOne)作品《Shanghai Love》,「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現場,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2019年

澎湃新聞

:相較於具象藝術或者是不少塗鴉藝術家的宣傳畫風格,為什麼您會對抽象派產生認同感?

瓊萬

:這和我在紐約的成長經歷有關。在那裡,生活是瘋狂的,我不知道第二天會發生什麼,甚至不知道當我出門下樓以後會遇到什麼。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如白駒過隙。但那就是生活。對我來說,生活不是什麼清晰的圖像,而是像高速公路上飛馳而過的汽車一樣。那就是我被抽象主義吸引的原因。

澎湃新聞

:此次創作的新作品和上海這座城市有聯繫嗎?

瓊萬

:我第一次來上海已經是十年前的事了。我覺得上海這座城市所蘊含的能量給我帶來了很大的靈感——它的食物,它的活力,它的人。這兩天,我在人民公園裡散步,我看到人們在演奏中國傳統音樂,或是用水和毛筆在地上寫字,這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這種生活很簡單,卻很美好,充滿力量。

澎湃新聞

:展覽將塗鴉帶入了美術館。您對於塗鴉從街頭轉移到美術館是怎麼看的?

瓊萬

:三十年前我就開始在博物館或者畫廊裡做展覽了,所以這對我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對於這裡的觀眾而言,在美術館裡看到塗鴉的藝術形式還是很新鮮的。我覺得我的藝術形式和其他的藝術形式沒有什麼不一樣,都是在表達自己,表達美的東西。你來自藝術學院或者你很有錢,這並不意味著你的藝術表達就比我的價值更高。我沒有上過藝術學院,大街就是我的學校,那是我學習繪畫的地方。如今,我在世界各地做展覽,我希望能夠給美術館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我覺得那也是別人欣賞我作品的地方。

JonOne作品 《重生》

澎湃新聞

:在大街上創作和在畫布上創作有哪些不一樣?能否說您的藝術本質上依然是街頭藝術?

瓊萬

:通過在畫布上創作,我的作品得到了發展。我不認為我的作品是街頭藝術,那樣的分類過於籠統,就好像你說,我喝紅酒或者可樂一樣。我覺得,可以說我的學派是街頭藝術,但是我所做的是「瓊萬藝術」,和今天在展覽上的其他藝術家的作品都不一樣。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宇宙。我一直在探索自己的宇宙,並將它表達出來。

我覺得藝術應該在大街上發生,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走進美術館,而藝術應該是就在人們身邊的、每天都能看到的東西。當你開始在博物館或者美術館裡做作品的時候,你作為藝術家的所有行為都會發生變化,整個規則也發生了變化。在大街上,人們可以隨意經過你的作品,有人甚至可以走過來在上面添上一筆,然後整個作品也就毀了。但是如果是在美術館裡,人們會戴上白手套來移動你的作品,它成為了某種珍貴的東西。身為藝術家,你必須要明確自己想要什麼,想要留下什麼。我想要的就是畫布、美術館和一個個展覽。為什麼呢?因為我不希望我的作品變成過眼煙雲,人們可以輕易地把它塗掉。我希望它能夠留下來,讓未來的人看到。

「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現場,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2019年

澎湃新聞

:您覺得塗鴉作品也應該保存下來?

瓊萬

:對。我們所做的、所留下的代表了我們這一代人,留下這些東西能夠讓未來的人了解我們曾經在做什麼。我覺得這是它珍貴的地方。我們代表的是現在。就好像你看那些洞穴繪畫,你能夠想像到史前時代的人們在狩獵,你來到紫禁城,你就看到了當時帝王將相與庶民的生活。他們留下了過去,而我們正在留住現在。也許未來,人們想知道,2019年的上海發生了些什麼,他們可以回溯這個展覽,也許他們會發現,當時有一個深受傑克遜·波洛克影響的藝術家,他想要在畫布上複製在城市街頭所感受到的能量,那種大城市生活的複雜與瘋狂。

瓊萬(JonOne)作品,「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展覽現場,上海當代藝術館MoCA Shanghai,2019年

澎湃新聞

:在您職業生涯早期,塗鴉藝術家在創作時還需要躲避警察的追趕,但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一些塗鴉藝術家甚至成為了藝術品市場的寵兒,您怎麼理解這樣的現象和背後的原因?

瓊萬

:的確,塗鴉藝術家曾經受到警察的監視,但我覺得現在人們對塗鴉的包容度越來越高了。人們開始將它當作一種藝術形式,有人會花錢來請人在建築上畫塗鴉。塗鴉成了城市景觀的一部分,有時也成為了社區的標誌。在巴黎,一些被塗鴉的建築成為旅遊勝地,在南非,甚至有塗鴉巡遊,帶遊客們一站站地參觀塗鴉。這樣的旅行能夠讓人感受到城市的靈魂。

對於這樣的現象我一點也不意外。我一直相信這種變化會發生,我知道,有一天,當我們這代人開始老去並且擁有更多權力的時候,塗鴉這種藝術形式會被推到前線。那正是現在我們所看到的情景:塗鴉藝術出現在許多公共場合。塗鴉能夠帶來和平,它可以撫慰人心。

展覽「後當代城市自白7019」將在上海當代藝術館持續至2019年4月24日。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聖保羅街頭的塗鴉藝術家
    白龍15歲開始接觸街頭塗鴉,起初只是覺得好玩,喜歡跟朋友在街頭肆意揮灑自己的創意,如今他已經成為圈內小有名氣的人物。這幅名為「鳥群」的塗鴉中色彩斑斕的鳥都是白龍幻想中的生物,他偏愛自然類主題,最近幾年他致力於「在工業化的城市點綴更多的自然之美」。  創作之前白龍先在紙上打了個草稿,不過當實地考察過牆壁和環境之後,他深感原來的設計不夠貼切,於是即興創作了這幅「鳥群」。
  • 從火柴棍小人看街頭塗鴉(組圖)
    原標題:從火柴棍小人看街頭塗鴉(組圖)   塗鴉帶來不少社會壓力,因為塗鴉一般都在不屬於作者的平面如牆、建築物、列車車身等出現。為避免被市政管理者發現和拘捕,塗鴉作品通常帶有迅速完成的痕跡。   時至今日,塗鴉這種街頭藝術在一定程度上被賦予了認可和美譽,不然,這些作品的稱呼將會是「亂畫」或「塗汙」。
  • 拉美街頭的塗鴉藝術
    近十年的拉美塗鴉藝術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對社會轉變的產物,在這種轉變中,人們通過塗鴉來實現自己的反叛行為,抗爭可能由城市化給人類精神所帶來的諸多弊端。目前,在拉美各大城市隨處可見那些具有裝飾性圖案的新塗鴉,街頭、地鐵、公交、橋梁、船舶,只要是明顯的公共區域,都可以看到藝術家們富有想像力的創造。
  • 當大牌遇到塗鴉藝術家之後……
    <1> 塗鴉 & 街頭品牌 —— Supreme談到由街頭文化延伸出的街頭服飾,潮牌界當紅炸子雞 Supreme 肯定是當之無愧的美國街頭服飾的代名詞。· Supreme × Jean-Michel Basquiat而除了早期的Rammellzee ,在 Supreme與藝術家合作的輝煌歷史中,與美國著名塗鴉藝術家Jean-Michel Basquiat 的合作無疑是最為獨樹一幟的。
  • 海內外塗鴉街頭藝術家以城市為畫布 打造上海最美一公裡
    創作中的藝術家施政 周卓傲 攝中新網上海11月14日電(周卓傲)近期,一條馬路上的藝術展在上海普陀開放了。在600米的莫幹山路街區上,藝術家們用牆面作為畫布,繪製了一場「露天街頭塗鴉藝術展」。不同於其他藝術展只對外呈現作品,最美一公裡「共生」——天安·千樹城市公共空間藝術主題展契合了街頭藝術的屬性,從布展、創作到最後展出,全過程都在莫幹山路開放進行,期間還有不少路過的行人和藝術家們進行交流互動。據介紹,此次「共生展」吸引了32位海內外塗鴉街頭藝術家及團體,他們用手中筆刷,噴漆,畫筆,在蘇州河畔的公共空間勾勒出「最美一公裡」的「共生」畫布。
  • 塗鴉藝術家的世界:何B仔的幼稚日記
    關於RUOB.SON 洛匕匕 塗鴉IP創作人 何B仔之父 國際十八線塗鴉藝術家 天賦街頭藝術公司主理人
  • 哥倫比亞塗鴉藝術家stinkfish,充滿活力、令人興致勃勃的塗鴉
    Stinkfish,原名Dulce Hogar,哥倫比亞天賦卓越的塗鴉藝術家。比起浮誇式的塗鴉風格,他更喜歡創作一些帶有迷幻色彩和主題的大型壁畫塗鴉,塗鴉內容則是藝術性的描繪各種隨意的面孔,這些面孔來自旅行過程中拍攝的有趣的當地人肖像。
  • 塗鴉就是隨便畫畫?這26幅頂尖街頭藝術家的作品顛覆你的認知
    街頭塗鴉一直被人們認為是一種難登大雅之堂的小眾藝術,更不被正統的藝術家認可。在國內,塗鴉被認為是塗抹,有瞎畫的含義,而在義大利文中塗鴉也是「亂寫」的意思。隨著街頭藝術家繪畫水平的提升,街頭塗鴉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它們有寫實、有抽象、有超現實、也有魔幻風格。可以說,架上繪畫可以繪製的作品,在牆壁上,街頭塗鴉的畫家也能創作出來。誕生於中國香港的POW! WOW!
  • 2019年4月精選街頭塗鴉作品欣賞
    划槳手,位於馬來西亞,來自俄羅斯塗鴉藝術家Julia Volchkova合影,位於挪威斯塔萬格,來自葡萄牙街頭塗鴉藝術家Vhils眼中世界,位於英國布裡斯託風車山,來自英國街頭塗鴉藝術家My dog sighs
  • 藝術家施政攜手自閉症兒童,塗鴉展「與星星的對話」暖到你了嗎?
    最近從南京西路地鐵站13號口出來能看到,豐盛裡長達120米長的公共圍牆變成了「畫布」,風格各異的塗鴉牆繪成為街頭的一道風景。其中一幅畫了幾個太空人形象,熟悉這位創作者的,應該一眼就能認出——這是施政的塗鴉。在他的塗鴉中,常常能看到太空人的形象。而這已成為他的創作標誌之一。如果想看到施政更多的作品,來八號橋藝術空間吧。
  • 當波普與塗鴉相遇,兩位鬼才藝術家帶你進入充滿驚喜的異想世界
    日前,《WAVELENGTH:新黃金時代》由英國新波普藝術家菲利浦·考爾伯特和加拿大街頭藝術家特雷弗·安德魯以「雙個展」的形式在上海藝倉美術館共同呈現。兩位藝術家繼2018年在上海初次亮相之後,帶來各自最大規模的個人展覽,並突破性地嘗試不同的創作媒介及表現形式,分別以《龍蝦大陸》與《大開眼界》為題,在藝倉美術館展開隔空對話。
  • 你會收藏塗鴉嗎?小女孩亂畫的那種
    近日,聽聞巴黎奧賽美術館珍藏的梵谷自畫像(1889年9月畫於普羅旺斯聖雷米精神病院)被一個名叫Betty的六歲女孩塗鴉了,她覺得梵谷畫像難看,為其添上眼鏡、鬍鬚、一朵花和一顆心臟。最終,所幸被證實是假新聞,但是可以看出塗鴉和傳統的衝突。
  • 塗鴉藝術家淡定表示,塗鴉本是一門隨時會被抹掉的藝術
    藝術家施政與Seth的塗鴉作品。        因為利用上海一處拆遷區域的斷壁殘垣創作塗鴉,中國藝術家施政和法國藝術家Seth引發了不少關注。很多人覺得他們的塗鴉構思精妙,與環境契合,但又感慨於這些「廢墟的花」開得過於短暫。
  • 30位全球頂尖藝術家緊急集合,空降魔都上演美式街頭塗鴉!
    緊急集合 共同演繹直擊人心的街頭藝術 從此,紅色的WET PAINT標識也正式成為了紐約塗鴉藝術興起的標誌Persue更是聯合眾多藝術家,一起以WET PAINT為畫布,創作出了許多可以納入
  • 街頭塗鴉「描花」立交橋(圖)
    等他寫好了之後大家才看清楚牆面上寫的是「我的未來」以及一個英文單詞「soul」,有些人猜測這名男子是個街頭藝術家,在街頭塗鴉是為了發洩心中的不滿。「後來有一個老大爺打110報警,但警察來了之後卻對這個男子束手無策,警察說這種事應該歸城管管理。最後男子在眾目睽睽之下拿著他的油漆桶走了。」史先生告訴記者。
  • 誰說塗鴉不藝術?畫家巧妙利用樹木,畫出充滿藝術感的街頭塗鴉
    對於畫畫這種藝術形式而言,人類歷史上最為悠久的作畫方式,也許就是巖畫了,巖畫,顧名思義,就是畫在巖石上的畫,在此之後,人類開始在平整而又光滑的牆壁上開始畫畫,而這正是如今很多街頭塗鴉藝術家所喜愛的創作形式。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幾千年來,在世界範圍內不斷地出現了各種形式的畫種,比如油畫、水彩畫、素描、速寫、國畫等等。
  • Aiko,日本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塗鴉藝術家
    Aiko,日本塗鴉藝術家,長居美國。Aiko是當今最著名、也是最有影響力的女性塗鴉藝術家之一,她的作品採用的是典型的模板方法,作品融合日本傳統版畫美學、抽象主義、波普藝術、美國當代藝術等的精髓,造就了一種廣受歡迎和讚譽的混合風格。
  • 塗鴉愛好者:一幅街頭塗鴉成本數百至上千元(圖)
    然而,塗鴉本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是否可以在城市任意角落進行?北京市市政市容委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對城市的街頭塗鴉並無確切的標準來管理,但塗鴉的內容要健康、積極向上。  夜間橋身被塗鴉  「五一假期最後一夜北京驚現塗鴉帝。」
  • 塗鴉藝術如何被士紳化
    反塗鴉法在1990年代魯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擔任紐約市長期間得到了加強。這項協議達成之後,5Pointz附近一帶成為了繁榮的街頭藝術家社區。這棟綜合建築上有來自世界各地近1500位藝術家創作的特色塗鴉作品,因此贏得了「塗鴉聯合國」(United Nations of Graffiti)的稱號。2013年,這一份協議被中止了。
  • 美式街頭塗鴉藝術展《PERSUE:WET PAINT 油漆未乾》登陸上海
    繼紐約、邁阿密、費城、東京之後,來自美國的街頭潮流藝術家Dave Persue終於靠岸上海,將純正的美式街頭塗鴉藝術帶到了中國,為觀眾帶來一場視覺盛宴。展覽邀請了30多位全球頂尖的視覺藝術家們共同演繹「Wet Paint油漆未乾」,其中不乏20世紀70年代美國的第一代塗鴉藝術家Eric Haze,還有新生代炙手可熱的Tristan Eaton,Wane,以及中國最早塗鴉團隊Kwan clan等潮流藝術家進行共同演繹的原創作品親臨現場。讓觀眾感受街頭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全新融合,為觀眾呈現豐富的視覺色彩和絢麗的塗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