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上,留下了數不清的文明古籍,其中有更不少著作在自從它成書之日起,就註定要在人類歷史上留下非常尋常的印跡。比如《道德經》、《周易》、《推背圖》等等。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一本奇書,圍繞在它身上的神秘光環知道現在依舊璀璨,這本書中的謎團實在太多了,成書於何時?作者是誰?記載的內容到底是什麼,至今眾說紛紜,從來沒有一個讓人信服的答案,這部書就是《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一部記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雜錄《莊》、《列》 、《離騷》 、《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這個是現在學術界給此書的定義,可是我們自己想一想,這個定義未必能夠成立。我們一會分析。
《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書中記載可說是包羅萬象,震古爍今,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裡、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可如果僅僅如此,那麼《山海經》也沒什麼特別的,但問題在於,書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描述,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匪夷所思。
第一:成書年代及作者,至今沒有統一的定義,這本書涉獵之廣泛、範圍之廣大,作者不能不說是上通天文、下通地理。能成書者,不可能留不下名字,只能說成書年代比戰國更為久遠,後世認為此書荒誕不經,其實一次國家地理大普查之後的文獻記載,有一些確實能確定下來。漢宣帝時,有一次工程挖到一個很奇怪的東西,舉國無人能識,當時的諫議大夫劉向看了之後斷定這就是《山海經》中的「貳負之臣」,連皇帝都覺得很神奇。可見在漢宣帝之時,《山海經》已然存在,而且書中的內容就已經很是晦澀難懂,絕非新成之書。所以荒誕不經純屬虛談,未被證實不代表以前沒有,現在的熊貓如果滅絕,幾千年後後人看見我們記載也會認為荒誕,因為沒辦法證實。山川河嶽地理變動在地球歷史上更是經常發生的。更何況誰會閒的沒事,寫一部這麼浩瀚的作品給後世呢!
第二:是關於各種異獸的描寫,書中描寫的許多異獸有許多在現實中找到了原型,《北山經》中提到的「飛鼠」現在也叫「鼯鼠」,「其狀如鴞,青羽赤喙,人舌能言」的鸚鵡和「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的猩猩,則一定是你所見過的。更多的是那些讓人無法理解的怪獸,如夔牛,饕餮,燭龍,窮奇等等。這些生物被後人歸為神話,難道它們真的不存在嗎?
第三:關於地理山川河嶽的描述,書中的很多山河都是在現實中能找到的,而且其所處方位與書中描寫基本沒有差異,比如特別是《中山經》裡的山,黃河、渭河、華山等等,可是即使是《五藏山經》,也與整體格局和現實的山川不合,至今為止,尚未有誰能令人信服地將這些山川一一坐實。
此外,還有各種關於外邦風土人情的記載、各種神話傳說等等,範圍之大,歷史之久遠,至今不能被人所考證,但是我們研究一部奇書,不可以站在現在人的角度,不能用現在人的眼光和思維去研究古人留下的東西,若僅僅因為我們如今未曾見過而徹底否認了它們的存在,豈不可嘆!
很多人覺得《山海經》就是一本神話故事書,但也有很多人覺得書裡描繪的就是古代世界。發展到現在,世界上都還有很多的領域等著我們去探索,很多我們不知道的地方和生物可能是真實存在的,只是以我們目前的水平很難勘測,所以臆測《山海經》是一本虛構的神話小說也是不準確的,而且《山海經》裡的地理知識是非常有教育意義的,中學語文地理學習的《水注經》中,有數十處引用了《山海經》。
建議大家都都讀一讀《山海經》,可以了解你所不知道的世界,豐富自己的想像力,如果只是把他當成科幻故事書,也是非常精彩的。
想看的朋友可以看這套全注全譯的白話文版本,文字沒有刪減,語言通俗易懂, 而且還有詳細注釋,讀起來非常輕鬆。除了通俗易懂的文字,更有配圖來幫我們更好的了解書中所描繪的事物,圖文並茂增加閱讀時的樂趣,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讀。
現在一套只要49元,翻開書就可以帶你進入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一個你從未見過的世界,看完之後還能當成故事講給孩子聽。
一本可以讓你學習的書,一本可以讓你當故事看的書。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