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是指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來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從而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因材施教不但是我國古代教學經驗的結晶,還是現代教學所要堅持的一條重要原則,它具有非常豐富的現代價值,實行因材施教,對培養適應時代需要的創新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同時,因材施教也是少兒書法教學中的原則。那麼,少兒書法教學中該怎麼做到因材施教?作為家長的你,該怎麼和書法老師一起因材施教,幫助孩子學書法?下面,鑄翰教育特地為大家整理了一下,僅供大家參考。
1、少兒書法教學,要求書法老師一定要具備愛心、耐心、細心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瑰寶,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的義務和責任,所以,校外少兒書法教學中,教學主體的老師需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熱愛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並在教學中融入愛心,耐心,細心。
愛心就是要求老師要關心,尊重孩子們的人格,主動了解他們個性特點和差異,循循善誘,寓教於樂,滲透書法故事和書法文化,培養學生的興趣,多賞識、多表揚;耐心,就是尊重書法教學的規律和少兒的心理生理特點,潛移默化,循序漸進(比如:楷書入手,點畫學起由摹到臨);責任心,就是因材施教,既有統一的要求又要兼顧差異,在書法教學的選帖、練習、施教的全過程都能有所不同。
所以,各位家長在給孩子找書法老師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書法老師的這三點,才能更了解孩子,點燃他們對書法學習的興趣,也許堅持下來做個書法學者也說不定。
2、書法老師要注意孩子學習興趣的變化,注重實踐
學生在起始接觸書法時都非常喜愛上書法課,然而隨著書法學習的推進和深入,這種感覺會越來越淡,學生難免產生浮躁的心理,認為練字枯燥乏味,感覺毛筆的筆鋒難以控制。
為了防止這種現象發生,書法老師應經常變換書法教學的方式,採用不同的教法激發學生學習書法的興趣,比如說:在教硬筆書法時,可以將書寫內容分別寫在不同顏色的硬紙片上,並配上彩色的細絲帶製成各種硬筆書法的書籤,學生看到後爭相效仿,制出自己的書籤。
值得注意的是,鑄翰教育老師建議:光是讓他們製作出自己的書籤還不行,可以讓他們把自己的書籤與同桌或其他同學的書籤互相交換,以便在交流中互相學習,以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
3、少兒書法教學,書法老師要結合實際,組織分層教學
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是針對學生在習字過程中出現的質量、效果等情況進行處理、整合時採取的有效方法,即包括分層備課和授課。根據不同學生層次和不同的組別,確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和具體要求,並關注對學生學習潛力的開發;書法教學的分層教學還要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習字訓練,遵循「愛寫字、寫好字」的教學宗旨,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書寫筆畫,讓學生珍惜學習書法的機會,發揮學習潛能,創造樂觀向上的學習書法的環境。
好了,以上就是「少兒書法教學中該怎麼做到因材施教」的內容介紹。總的來說,在書法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是提高學生習字能力與培養書法情感的一種有效方法,讓書法藝術的種子在中小學生心中紮根發芽,開得愈加璀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