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年底,頭條調整組織架構,張一鳴卸任CEO之時,在提及未來的發展之時,張一鳴說了兩個關鍵的方向:一個是國際化還有一個是教育。
也就是在2018年,抖音的海外版TikTok在國外被瘋狂下載傳播:他一路向前,沒有任何應用能夠阻攔他前進的步伐。
無論是Whats App以及FaceBook,又或者Instagram,在2020年上半年的累計下載量都不如Tiktok,在收入榜單上面Tiktok更是一騎絕塵。
這裡有個意思事情,早期Facebook的小扎並沒有把TikTok當成對手,TikTok在Facebook上面投放了大量的廣告,後來到現在小扎已經慌的一逼了。開始模仿起TikTok,但是失敗了。
TikTok的全球化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如果說TikTok是目前國內做出海國際化最成功的網際網路產品,我相信不會有人反駁的。
但正是這樣令人咋舌的成績,讓人眼紅遭人嫉恨,引發了越來越多的問題。其實所有產品的出海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不管是用戶的喜好習慣或者政策原因,也是由於種種的原因他們拆分成了TikTok而不是抖音。
當頭一棒來自於印度的全面封禁TikTok,然後還沒多久川普又在昨天宣布要封禁TikTok,雖說坊間傳聞微軟可能會收購,但是大嘴又說了不允許美國公司接盤,然後傳言就止在傳言。
川普為什麼要封殺TikTok?主要原因其實很簡單,都是想要拿到輿論控制權。川普這個以Twitter治國的人深知社交媒體其中的利弊,社交媒體能夠捧人也能殺人,全世界毫無例外。
很多人認為TikTok也就算是個娛樂App,能怎麼影響到輿論?問這個問題的可能沒看到它在逐漸的成為了一個資訊平臺、一個社交平臺,能夠左右很多人的價值觀。一旦它具有了資訊和社交的屬性,它就會影響到輿論。
就好比我們在看抖音、微信公眾號,看到官媒的各種文章視頻,看完之後是熱血沸騰,身為中國人感到驕傲。那如果TikTok在算法上把這些內容都推給外國人,這就有點意識形態輸出的意思了。
為什麼時至今日,美國和中國人在對於某些事件討論的時候,還是會出現完全截然相反的觀點和價值觀,媒體在其中擔任著重要的角色,雙方看到的信息都是不對稱的。
所以為了打消掉這些顧慮,TikTok其實做過很多努力,劃清和抖音的界限,把高管都換成美國人,CEO也換成美國人,審核和運營團隊統統都從美國招人,甚至公布了自己的原始碼以證清白,但都是無用的。
川普只要想封你,就總有一千種理由封禁你。這個事情如果有什麼轉機,那就是川普政府能夠100%確信,TikTok上的言論等在現在以及將來都是在自己可控範圍內的。
另外封殺TikTok還有一個原因,前段時間剛召開反壟斷聽證會上,美國四大科技公司,只有Facebook的小扎聲稱中國政府從美國科技公司偷竊已是事實,認為中國的網際網路公司以一己之力向其他國家輸出價值觀。
小扎是個聰明人,前幾年非常想吃中國這塊大肉,各種與中國套近乎,包括演講等。最後發現都是徒勞的進不來,然後突然就畫風一轉開始各種抨擊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
前面說了TikTok給到Facebook的壓力非常大,所以如果能夠藉助力量幹掉TikTok,小扎是非常開心的。而對於川普,如果能夠幫小扎這麼搞一下,拉近下關係,Facebook後續能夠在輿論上給予的支持可以想像一下了,還記得之前Facebook影響了美國大選的事情麼?
所以你看對於Facebook對於川普,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川普何樂而不為?
印度和美國是TikTok截止2019年年底下載量最大的兩個國家,所以如果美國再封禁TikTok,對TikTok來說真的就是非常不好的消息了。
不過最新的消息來看,有可能還是有迴旋的餘地的。不管怎麼說吧,支持下TikTok,希望挺過去,希望未來的全球的各種App榜單中多一些China的身影,對我生活沒什麼影響,但還是挺驕傲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