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泉州10月17日電 題:華僑大學華文學院60年 牆內開花牆內外飄香
記者 孫虹 曾福志
「作為華僑大學開展華文教育的主體,華文學院在『大華文教育』和傳播中華文化上成績斐然。」華僑大學華文學院黨委書記紀秀生17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創辦60年的華文學院,已為世界94個國家和地區培養了4萬多名海內外學生。
位於廈門集美學村的華僑大學華文學院,其前身系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1953年由著名僑領陳嘉庚先生受中央人民政府委託、親自主持創辦的。1997年,為適應海外華文教育迅速發展的需要,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決定將集美僑校建制併入華僑大學,成立華僑大學(集美)華文教育中心,2000年更名為華僑大學華文學院。
佔地百畝的華文學院校園,更像一個度假景點,背依鬱鬱蔥蔥的天馬山,面臨微波蕩漾的龍舟池,風光旖旎,融合閩南、南洋、西歐建築元素的校舍錯落有致。
「華文學院是中國教育部首批公布有資格招收外國留學生的單位,是國務院僑務辦公室首批批准的華文教育基地,也是國家在福建省最早設立的漢語水平考試考點。」紀秀生如是說。
華文學院現有近千名留學生,來自35個國家和地區。他們在這裡快樂地生活、學習,每逢自己的民族傳統節日,就舉辦潑水節、水燈節、東南亞美食節,使得校園異域風情萬種。
記者遇到印尼留學生宋省速時他剛剛下課,今年已是大四的他攻讀的是華文教育本科專業。宋省速告訴記者,「來中國學習之前,我在印尼的漢語補習班學習。」由於成績優異,印尼老師推薦宋省速到中國繼續深造,「我爸爸也很支持我到中國來,明年完成學業後,我會回國做一名漢語教師,推廣漢語,傳播中華文化。」
紀秀生介紹說,為提升辦學層次,尤其是針對海外華校師資水平的提高,華文學院於2012年底招收了華僑大學有史以來第一批海外華語與華文教育專業的研究生。2013年4月,昆明境外碩士研究生班開班,「這是專門針對海外,適應緬甸、越南的經濟文化發展,滿足當地對高層次華文師資的需求而開設的,還得到了國僑辦華文教育基金會獎學金項目資助。」
除「華語與華文教育」碩士點外,對於前來求學的海外學子,華文學院設立了「漢語國際教育」(對外漢語)、「華文教育」、「漢語言」三個本科專業,同時開設非學歷漢語言、漢語言專科、大學預備教育、短期華文師資培訓、海外學生冬(夏)令營,形成了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系。
來華文學院之前,王宣人剛從菲律賓的醫科大學畢業,從父親和哥哥平常的介紹中了解中國地大物博,很嚮往中國生活的她因此選擇了來到華文學院研讀碩士。
和很多留學生一樣,王宣人最喜歡華文學院的漢語口語課,也常常和中國朋友交往聊天。她說,「中國很大,很美。假期我會和中國朋友四處旅遊,拓寬知識面。明年如果順利畢業了回國,我還是會想再來的。」
秉承華僑大學「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宗旨,60年來,華文學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海外學生。紀秀生說,「他們學成後回到所在國和地區,為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並在中國與其所在國交流互往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華文學院也因此在海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請進來」、「走出去」,近年來華文學院舉辦的系列培訓活動贏得一片喝彩。先後舉辦了40多個學生冬(夏)令營和短期漢語培訓班,共培訓各類學員近6000多人,其中包括馬來西亞中小學校長團、美國華校校長團、歐美華文教師多媒體培訓團、荷蘭華文教師培訓團、菲律賓華裔青少年學中文夏令營等。
已是「桃李滿天下」的華僑大學華文學院,校友遍布海內外,他們中有外國的政府高官、部隊軍官、成功商賈,還有不少是外國大學的中文系主任。將於22日舉行的60周年院慶活動,已吸引了數百名居住海外的校友報名參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