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暨南大學110周年校慶來臨之際,暨大華文學院院長邵宜教授近日接受中新網專訪時稱,在中國推行「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該學院進一步強化華文教育,不僅有利於華人華僑社會的健康發展,也將助推中國「一帶一路」相關事業發展。
據了解,暨大華文學院長期以來致力於華文教育和對外漢語教學,現有來自世界98個國家和地區學生近3000名。
暨南大學華文學院院長邵宜接受採訪。(郭軍 攝)
邵宜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發展,該學院已形成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和預科教育全系列的人才培養體系,開設有「漢語言」、「漢語國際教育」和「華文教育」三個本科專業,在海內外建設漢語國際教育碩士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海外華語及華文教學碩士、博士點,形成了完善的學科體系。
據介紹,由華文學院主導的「海外華裔青少年華文水平測試」和「華文教師職業能力認證」兩大項目已獲中國國務院僑辦立項支持,相關標準即將正式推出。
邵宜表示,前者是填補長期以來華文教育「有教學無測試」空白的一項重大科研項目,該項目目前已完成測試大綱與標準建設、試題研發及海外試測,即將開展大型題庫建設並於2017年下半年正式推出。
至於後者,暨大華文學院《華文教師證書》課題組已完成華文教師標準、題庫建設等項目,在海內外面向5000多人次開展華文教師職業能力培訓、考核和認證。
「暨大為僑服務的首要工作是培養華語和華文教育人才。」邵宜指出,本世紀初,世界範圍許多國家華文教師都面臨老齡化、非專業化困境,嚴重製約華文教育發展。為此,暨大率先申請開辦華文教育專業,十年來,該專業學生來源由東南亞各國擴展到全球23個國家或地區。目前已畢業學生388名,在校學生數量由2005年的43人發展到目前的682人。
與此同時,自2002年起,華文學院開始在印尼、泰國等國設立函授教學點,在地化培養本科華文教師,目前已經有1300多名海外在職華文教師獲得暨南大學學士學位。
經過多年建設,華文學院已形成本-碩-博的華文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國內-海外內外兼修的人才培養格局。該院還在新加坡、印尼、義大利、英國、日本開展兼讀制碩士培養工作,目前已有160多名在地化培養碩士研究生畢業。
華文學院也承擔了華文教材建設工作,早在20世紀末就完成柬埔寨《華文》(小學版),為柬埔寨華文教育的復興起到歷史性作用;1997年面向北美為主的周末制華校編寫的《中文》(小學版)出版,至今已發行過千萬冊;2009年《中文》(初中版)出版,很好地滿足了海外初中華校對華文教材的需求。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邵宜表示,華文學院將繼續深化華文教育相關學術研究,大力促進教學效果提高,促進教材、教師培養、測試等標準建設和產品研發,建設新型的華文教育發展與支持模式。
(記者 程景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