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西新聞8月21日電(包擁軍) 「你醒醒,能聽到我說話嗎?」
「醫生快過來救命啊!一名接種者休克了。」經檢查,患者呼吸、心跳驟停,診斷為過敏性休克,下達急救醫囑。
「請馬上撥打120急救電話,派救護車過來。」 「馬上取AED(除顫儀)過來。」
醫學專家講授心肺復甦急救要點
這是8月16日下午2點30分,正在開展的「2019年南寧海關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應急演練」場景。現場模擬演練一位即將去肯亞進行商務活動的男士來到南寧海關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進行黃熱病疫苗接種,就在接種結束時,該男士突然出現煩躁不安、面色蒼白、四肢溼冷、呼吸困難、脈細速、噁心嘔吐等症狀。
該中心主任醫生來到現場,發現暈倒在地的患者對呼喚沒有任何反應,觀察病人的胸口,沒發現明顯的起伏,摸頸動脈也沒有搏動,診斷患者是過敏性休克,屬於接種後出現的不良反應,當即下達急救醫囑使用搶救藥,現場醫生立即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急救,最後患者意識恢復,被送當地醫院作進一步治療。
保健中心醫護人員現場模擬過敏性休克急救情景
據了解,根據2019年海關總署有關開展全員培訓的部署要求和南寧海關全員培訓工作實施方案,南寧海關衛檢處、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聯合組織開展此次演練,通過實操培訓提高專業技術人才的業務能力,紮實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幹部隊伍建設,持續加強新海關全面深度融合。
當日,在進行應急處置模擬演練前,南寧海關還邀請臨床醫療專家就《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AEFI)監測與處理》與《心肺復甦》技術進行現場專業理論授課,進一步提高關區保健中心對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應急處置技術能力,關區各保健分中心負責人及骨幹參加了此次培訓及並觀摹了演練。
據授課專家霍嘉欣主任醫師介紹,心肺復甦是一項搶救生命的重要技能,當您碰到有人溺水、觸電或突發其他疾病失去意識,並呼吸停止和脈搏消失時,您可以立即採取心肺復甦。
關員進行人工呼吸練習
完整的心肺復甦由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組成,胸外按壓時正確的部位在胸部正中、胸骨的中下段,既兩乳頭(男性)連線的中點,按壓的頻率每分鐘至少100-120次,按壓的深度在5-6釐米以上,按壓時一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相互交叉,垂直往下壓,每做30次,嘴對嘴吹氣2次,如此循環5次為一個周期。吹氣時注意一定要抬起病人下頜,捏住鼻子,注意觀察病人胸廓是否起伏,不能漏氣。
「出入境人員常用的預防接種疫苗有黃熱病、麻腮風三聯、傷寒、流感、A肝、B肝和成人白喉及破傷風二聯疫苗等。」南寧海關國際旅行衛生保健中心副主任覃楊光介紹,預防接種不良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者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一般反應比較常見,有的人接種後會出現發熱和接種部位紅腫、硬結,同時可能還有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的綜合症狀,其對身體造成生理功能障礙是一過性的,不會留下永久性損害(卡介苗疤痕除外),不需要臨床處置。異常反應一般表現為過敏性皮疹、血管性水腫、淋巴結炎、重度發熱、過敏性休克等,異常反應發生的頻率很低,但反應程度相對較重,一旦發生需要進行臨床處置,極少數可能留有永久損害。
(責編: 胡瑛)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