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歌吟天下 歌吟天下 昨天
來自專輯
說書人教育改革預言系列
今天的江蘇卷高考作文和往年一樣依然上了熱搜,但卻是最後一次了。
【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人們總是關注自己喜愛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會被同類信息所環繞、所塑造。智能網際網路時代,這種環繞更加緊密,這種塑造更加可感。你未來的樣子,也許就開始於當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
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信息繭房問題。信息繭房」具體說是指人們的信息領域會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從而將自己的生活桎梏於像蠶繭一般的「繭房」中的現象,即所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通俗來說就是人以群分,物以類聚。由於信息技術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間和任何領域的巨量知識,一些人還可能進一步逃避社會中的種種矛盾,成為與世隔絕的孤立者。在社群內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時,社群之間的溝通並不見得一定會比信息匱乏的時代來得順暢和有效。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江蘇卷真這麼簡單被人一眼看穿嗎,那些說是信息繭房問題的其實自身也可能是陷入了一個「信息繭房」。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求同存異,兼容並包,換個角度思考,也許這才是江蘇卷內在的真諦。
歌吟群裡姜廣平老師觀點:絕非只是你考你的國家情懷,我寫我的風花雪月。作文其實是暗示你可以確定這幾個主題:一、人的精神與內涵,是由你的最近信息區塑造的;二、你永遠會被語言、信息等包圍,你的選擇決定你將來自己是什麼形象;三、人是被動的動物,永遠會被動地接受信息,你要學會的,則是主動與選擇;四、當下疫情囂張,國際社會傳遞了很多信息,國內暗流湧動,你如何判斷、如何分析,都是網際網路時代對你的刺激與強行輸入,你可以一時茫然,但你必須有自己內心的堅持與堅守;五、瞬間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一次從心所欲的瀏覽,一串惺惺相惜的點讚,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場突如其來的感動都可以改變你的人生;六、人生其實是未知的,你根本不知道你的下一秒將是什麼樣的人生,你唯一能做的,是把握好當下……主題域其實非常寬,看你會不會分析並審題到位。
橫路老師觀點:這個題目不錯。1宏觀層面,告訴學生,網絡已經成為這個世界最大的人和資源配置優化和整合的力量,這是第二隻無形的手。這就是當前局勢: 你在這樣浩瀚的大海中。2微觀層面,要求學生,說說在這樣浩浩蕩蕩的歷史潮流和時代現實中,如何看清歷史方向,掌握現在,尋求同類,通力合作,共贏在未來。機會鋪天蓋地,也許一個小小的港灣,一個最意外的事件的停留,一次水滴與水滴的偶然碰撞,就會開創一個你我他的新世紀。
東神觀點:從江蘇卷的歷年考題來看,寫記敘文肯定是上策,而議則會入坑。另外,需指出材料作文一直是考生的軟肋,寫不出高度和新意,而只會「兌」材料。這次考題其實圍繞的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這八字,而難點和考點也在這裡,常規記敘文寫法傾向於對認知的轉變會較出彩。
說書人點評:江蘇卷歷來是特立獨行,比起全國卷大處著眼的家國情懷,似乎更注重以小見大的風花雪月,但絕不是小資情調,而是一種魏晉風骨。玄心妙賞,體察微妙,生活意趣,體任自然;曲水流觴,天真不羈,瀟灑深情,追求精神和心靈上的灑脫與自在。
2004年江蘇第一次自主命題是水的靈動,山的沉穩。水有水的性格--靈動,山有山的性情--沉穩。水的靈動給人以聰慧,山的沉穩給人以敦厚。然而,靈動的海水卻常年保持著一色的蔚藍,沉穩的大山卻在四季中變化出不同的色彩。山水變化完全可以概括江蘇作文命題的立意沉穩和詩意靈動,相輔相成。
17年彈指一揮間,江蘇卷終於走到了盡頭,外表上看是無奈演完最後一場風花雪月,體會最後浪漫的味道。但骨子裡「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其實蘊含著出題人最後一聲吶喊:廣陵散(江蘇卷)於今絕矣!
關注歌吟天下,反腐,相親,教育……正義、美好、公平……過去,現在,未來……總有一點思考適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