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少人都出現過臉色蒼白、身軟無力、甚至發生暈厥的現象,這些其實都是氣虛的表現,多半是由於工作壓力過大,身體過度虛弱導致的。
中醫認為,「氣」是構成人體、促進生命活動的基礎物質,對於維持體溫、促進自身的新陳、物質代謝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臨床上,常見的「氣」相關的疾病,有氣陷、氣脫、氣滯等。
在這眾多有關氣的疾病中,最常見的便是氣虛證了。那麼氣虛證具體有什麼症狀呢?又應該如何調理呢?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中醫學所講的氣,分為三種,分別是清氣、水谷精氣和先天之氣。這三種氣由三個臟腑化生,分別是肺、脾、腎。肺氣虛,可以出現長期咳嗽不愈、反覆呼吸道微生物感染、氣促等,而脾胃氣虛,可以出現消化不良、納差、大便不成形等;腎氣虛可以出現腰膝酸軟、整個人的精神狀態變差、房事功能下降等。
怎樣調理氣虛?
1、吃好三餐,養好脾胃。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因此養好脾胃對於補氣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少吃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即不利於脾胃消化吸收,也會加重脾胃負擔,耗散脾氣,加重氣虛。常見的健脾開胃的食物有山楂、南瓜、小米等。此外特別推薦紅豆薏米芡實粥,不僅能健脾還能除溼,幫助脾胃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
2、多進行陽光有氧運動。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進行有氧運動可以強健心臟和四肢肌肉,提高肺活量。此外,在陽光下進行體育活動,還能曬太陽經補充陽氣。溫馨提示,倘若氣虛較嚴重,建議你散步慢慢走,防止耗氣太過出現意外。
3、早睡早起,切忌勞力勞心太過。除了氣不足引起的氣虛之外,耗散太過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因此,在平時工作中我們應該注意勞逸結合,少熬夜,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面對壓力要懂得放下,有舍才有得,別讓壓力拖垮你的身體。
以上就是3種關於氣虛的調理方法,你都記好了嗎?除此之外,氣虛是一個常見病,很多人都有。因此千萬不要有心裡負擔,謹遵醫囑,積極面對就好,正所謂,正氣內存,百病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