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一年裡,上海吃貨戰鬥力依舊是全國翹楚,咖啡、泰國菜、日料、鮮花等近百個品類的訂單量位居全國第一。
這是今天阿里本地生活餓了麼口碑發布的《2019年上海本地生活年度消費報告》中的數據。2019年,上海郊區的消費需求被進一步釋放。
數據顯示,而以浦東新區、閔行區、寶山區為代表的非核心城區去年增速迅猛,夜宵單量增速超過核心城區近20%,整體單量佔比上升至全市的58%。
上海遠郊的消費力猛增 已佔上海4成訂單量
《報告》通過夜間經濟等新場景、95後60後等新人群的各種行為數據的分析,揭示了消費者本地生活特徵。
今年上海兩會上,夜間經濟第一次進入政府工作報告。數據顯示,上海夜間外賣消費也增速明顯、上海郊區的夜宵訂單已佔全市的58%,超越靜安區等核心城區。同時,夜宵訂單的增速顯示,上海郊區的夜宵增速領先核心城區近20%。從夜宵單量佔比全天的比重來看,上海郊區夜宵外賣佔全天比重為10.1%,以1.1%微弱的優勢超出了核心城區。
上海郊區的購買力也在進一步釋放:超過51%的一百元以上的外賣訂單發生在郊區。同時,上海郊區的百元外賣訂單的增速達到18%,高於上海核心城區。2019年,上海郊區最貴的一單外賣消費了2.3萬元,該用戶購買了48瓶高檔白酒。
數據顯示,在上海城郊,95後和60後各種本地生活服務訂單的需求同比增長都高於上海核心城區。
郊區95後的生鮮外賣訂單增速達到115%,高於核心城區的109%,郊區60後的咖啡奶茶外賣訂單增幅達到156%,超越核心城區近20%。而郊區中老年人的ktv訂單佔比到達32%,核心城區為29%,95後郊區的美發訂單佔比也比核心城區高2%。
上海郊區環保意識崛起 無需餐具訂單增速達948%
數據顯示,自上海垃圾分類新規實施後,上海無需餐具訂單量呈現爆炸式上升。上海無需餐具訂單量居全國第一。2019年一共累計產生了5700萬單無需餐具訂單,相當於節省了691噸碳排放。
從無需餐具訂單量的同比增速來看,上海郊區的增速達948%,高於上海核心城區近100%。目前,郊區佔比上海核心城區無需餐具訂單的比重目已達56%,可以說郊區對於環保訂單的貢獻超越了核心城區。
今年,上海共有93種菜餚銷量居全國第一。以咖啡為例,上海是全國點咖啡外賣的第一大城,光拿鐵就消費了300多萬杯,上海的國際化在外賣菜式上也有所體現,泰國菜、日料、韓料的消費量均排名全國第一,韓式烤肉一年就售出200萬份。愛生活的上海也奪得了全國鮮花消費的第一名,有30萬朵紅玫瑰是通過餓了麼送出去的。
在上海,還有五大吃貨聚集地。松江大學城一舉拿下了最強漢堡、最強擼串、最強麻辣燙、最強奶茶的大學城稱號。過去一年,有12萬份香辣雞腿堡、3.4萬份烤羊肉串、7萬份麻辣燙、5.4萬杯珍珠奶茶被送往此地。而陸家嘴軟體園的白領們最能吃辣,是上海川湘菜外賣銷量最高的地點,僅麻婆豆腐就售出3.4萬份。位於豫園路上的東海廣場白領們吃得最健康,是上海色拉外賣銷量最高的地方,以金槍魚色拉為例,這一年來外賣銷售了3.6萬份。位於陸家嘴的國金中心是全上海咖啡外賣銷量最高的地點,一年有2.6萬杯拿鐵被送往此地。
上海的五大吃貨聚集地:
上海人能吃,還體現在非正餐時段的外賣訂單猛增,下午茶,夜宵,早餐等非正餐時段增長分別為33.4%、15%和22%。同時,上海的今年外賣人群中,增長最好的是95後的年輕人與60後的中老年人。95後年輕用戶同比增長了24%,60後中老年人群體同比增長了7%。
數據來源:阿里本地生活
數據統計時間:2019年1月-12月
註:黃浦區,靜安區,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虹口區,普陀區為上海核心城區,其他為上海郊區